APP下载

中药在母猪生产疾病防治中的运用分析

2020-12-28胡文芳

兽医导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链球菌病胎衣益母草

胡文芳

(临沭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临沭 276700)

0 引言

规模化、标准化生猪管理不断提升,生猪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是提高养猪场生猪产量的有效手段,就当前猪肉市场价格看,生猪养殖成本也在不断地提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猪肉价格的变动。因此,相关养猪场有必要就母猪生产疾病进行防控,做好中药运用工作,加强对母猪的保护。

1 中草药在生殖养殖中的作用

相关研究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中药在妊娠母猪疾病预防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治疗的效果,可解决和缓解大部分的猪病,中草药本身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适量地运用中操作,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的增长,避免妊娠母猪染病,相关兽医人员通过实践验证,发现中草药可以提升母猪的免疫力,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加快母猪生产体能的恢复。同时,将中药应用在母猪生产疾病防治中,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降低母猪染病几率,中药成分可以破坏猪病中的病毒结构,缓解甚至治愈母猪生产疾病。

2 中药在母猪病疫防治工作中的运用

2.1 中药在助孕方面的运用

在母猪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相关研究中,对中药在母猪生产疾病防治的应用成效进行研究,发现中药具有标本兼治、药效持久等功能作用,用药安全、副作用相对较小,在生猪养殖行业中广泛应用中草药进行母猪生产疾病的防治。中药具体可应用在母猪助孕环节,基于母猪存在诸多的不孕因素,受各种因素影响,生育功能下降,进而引发一些列的病患。利用中医滋阴补阳、综合调理原理,实施中药疗法,可有效改善母猪子宫受孕环境、疏通祛瘀,通常中药成分中包含了当归、阳起石、党参等多味中草药;各位中药融合在一起,可优化母猪的生殖功能,提高卵子成活率,对不易受孕的母猪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实际应用中发现,采取中药助孕的方式,母猪在短时间内恢复体力,治标治本,可最大化提升母猪的生产性能。

2.2 在保胎方面的运用

母猪在妊娠期间,存在流产、死胎等问题,为解决母猪孕期多种生产疾病问题,相关养殖行业必须加强预防,根据相关临床经验显示,将中药应用在母猪保胎阶段,效果显著,降低母猪孕育过程中不利因素的影响,相关人员养殖人员需要根据母猪流产的不同特征进行判断分析,确保在中药运用下,实现对待生产母猪的保护。同时,为提高母猪的抗病能力,加入了紫苏、艾叶、干草等草药元素,在反复的临床试验中得出,中草药在母猪生产中上的应用,安胎、避免仔猪生长缓慢,加强对流产事件的控制;解决母猪不孕问题的同时,加强对生产母种疾病的防控,提高母猪生产率。

2.3 在生产瘫痪和胎衣不下方面的应用

母猪在产前和产后,容易发生瘫痪并发症,此种疾病是较为常见的,为补充母猪的气血,在中草药方搭配上,采取的是白芍、黄芪、桃仁、干姜等药材,可疏通母猪的脉络、益气补血;其中干姜等药材可以祛风散寒,在待生产母猪生产疾病预防上呈现了显著的效果,防止母猪出现产前产后瘫痪的症状,可治愈几率较高。同时,中药还适用于治疗胎衣不下问题,一般在母猪生产期间,出现胎衣不下现象的几率较小,一旦出现此类病况,相关人员可根据母猪生产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胎衣不下的影响因素,确保胎衣能够正常排出,为保障母猪生产气血的畅通性,降低气血消耗量,可制作适量的益气汤和生化汤对母猪进行进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导滞,短时间内快速恢复母猪生产体能,顺利将胎衣排出。

2.4 中药在催乳方面的应用

在母猪完成生产任务后,难免会出现无乳现象,应用中药疗法,效果显著母猪乳汁不足,在母猪产后阶段极为常见,产后母猪的营养大量的消耗,有养殖人员借鉴益母草治疗经验进行操作,将益母草碾成粉末状混入饲料中,确保搅拌均匀,改善母猪乳汁不足的症状;母猪产后无乳症状主要表现为乳房不胀满、皮肤干燥、食欲不佳、气血亏损,相关养殖人员需要对症治疗,将适量的白芷、通草、茴香、红糖等材料混合在一起熬制进行服用。通常气滞虚型缺乳症状表现为乳房胀满、有按痛感,在此中药配方治疗下,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尤其在药方中加入益母草药材,充分发挥益母草在“妇科”治疗中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益母草粉末拌食方法,促进了母猪体能的恢复,在反哺仔猪过程中,安全顺利;另外,益母草在治疗母猪产后恶露不止方面作用效果明显,可帮助母猪更好排净恶露,避免因恶露问题引发相关的产后疾病。具体的操作是,将益母草洗干净、用水煎出汁,连续给母猪服用,直到解决恶露问题,更好保护母猪产后的健康状况。

2.5 中药用于治疗猪水肿病和猪丹毒病

猪水肿病染病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大肠杆菌引起的,此类病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病症高发期,要求相关饲养管理人员必须做好饮食管理、猪舍卫生清扫工作,为生猪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妊娠期的母猪来说,在产前,相关饲养人员,要在饲料饲喂过程中,加入微量元素、将草药碾压成粉末拌入饲料中,提高母猪身体免疫力;为避免母猪感染猪水肿病,要将母猪单独隔离饲养,当母猪完成生产任务后,需要取500g赤小豆、30g商陆、5瓣大蒜、10片生姜煎汁对仔猪进行灌服,有养殖人员采取的是将秦皮、黄连、干草等草药搬入到饲料中,对猪水肿病的预防具有显著的质量成效,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母猪猪丹毒病是较为常见的,尤其在猪存在外部擦伤问题时,感染猪丹毒病的几率更大,同时猪舍的卫生情况、饲料更换情况、温度控制等因素,均会造成猪丹毒病病发,母猪一旦感染此类病症,精神萎靡不振、持续高烧、粪便干硬,死亡几率较大,对死亡的猪进行解剖发现,猪体内呈现出不规则的红色斑块,为避免此类病症的发生,提高母猪的成活率,积极采取了熬制中药汤料的方式,对猪丹毒病进行预防。取生石膏、栀子、牡丹皮等材料混合熬制,对发病期的母猪治疗效果较好,经济成本低,治疗效果强,基于此,相关养殖行业广泛应用重要调理方法。

2.6 重要用于防治母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主要是感染了链球菌后进入病发期,尤其在潮湿的环境中,母猪更容易发生链球菌病,相关养殖人员,需要做好季节防护工作,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管理工作,为提升对链球菌病的防治效果,养殖人员采取的是重要防治的方式,此种方法治疗成效好,利用金银花汁水进行汤药熬制,加入适量的板蓝根,进行母猪灌服,提高其身体免疫力,起到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同时加强对链球菌病传播的防控,最大程度上降低母猪发病几率,保持良好的生产状态,在实际病情应用中发现,中药防治方法大大降低了链球菌病的高发,最大化提高了母猪的免疫力,加强对链球菌病的抵制,从而达到控制链球菌病病毒繁殖效果。相关饲养人员,必须及时清扫猪舍、确保猪舍始终处于良好的通风状态下,提高对母猪生产前后的关注度,及时防控生产疾病,一旦出现病症,科学采取重要治疗方法,保证母猪和仔猪的生命安全。

3 结论

综上所述,母猪顺利生产,是保证仔猪生产质量的关键,将中药防治方法应用在母猪生产疾病防治中,可有效缓解母猪当前的病症,尤其在益母草草药作用下,缓解母猪“妇科”症状,改善母猪的气血,在生产前提升母猪生产性能,在生产后确保快速恢复体力,恢复元气,更好地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链球菌病胎衣益母草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羊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益母草的毒副作用
山羊链球菌病的防治
牛、羊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治
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