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型锻件闭式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

2020-12-25马丽赵红图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18期
关键词:模具设计

马丽 赵红图

摘要:分析了薄形锻件结合齿圈的闭式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该工艺具有材料利用率高、锻件质量好、废品率显著降低等优点。

关键词:薄形锻件;闭式锻造;模具设计

在锻造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直径较大而厚度非常薄的锻件。所谓薄形锻件是指圆形锻件的厚度与直径之比h/d≤0.2时的锻件,该类锻件复杂系数为S4级,属于复杂类锻件。此类锻件成形困难,且冲孔、切边变形大。闭式锻造一直是锻造生产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从锻件的成本构成看,飞边一般占锻件质量的10%~35%,同时还增加了切边工序,模具寿命较低,一套模具约生产2000~3000件。

针对上述情况,现将结合齿圈锻件设计为闭式锻件,设计承载设备2500t锻压机,分预终锻成形,不仅解决了成形困难问题,同时还省去了切边工序。

1闭式锻造工艺概述

闭式锻造即无飞边锻造,一般在锻造过程中上模与下模的间隙不变,坯料在四周封闭的模膛中成型,不产生横向飞边,少量的多余材料将形成纵向飞刺,飞刺在后续工序中除去。

闭式锻造工艺具有明显的优点,主要表现为:锻件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最大限度地接近产品,省去了飞边,与开式模锻相比,闭式模锻可以大大提高金属材料的利用率。

采用闭式锻造,需要具体的必要条件:坯料体积准确;坯料形状合理并且能够在模膛内准确定位;设备打击能量或打击力可以控制;设备上有顶出装置。

2.锻造工艺分析

结合齿圈零件是一个典型的薄形零件,零件尺寸外径准145.8mm,最大外圆厚度仅9.3mm。圆盘直径与厚度比h/d=0.064,属于典型的薄形锻件。

3.闭式锻造工艺的制定

3.1毛坯图的制定

闭式锻件图整体单边余量2mm,外圆出模角2°,允许上尖点处未充满圆角R≤4mm,未增加薄壁处厚度。锻件质量1.99kg。

3.2热锻件图的制定

为了抵消冲孔变形引起的凹陷,设计中从外圆设计一个2°的工艺锥度。增加工艺锥度后,将毛坯的上端面平面度控制在0.8mm以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不必另增加一道校平工序。薄形锻件闭式锻造预锻型腔设计至关重要。预锻工步主要是预成型和分料作用,使料在终锻型腔中分流均匀、定位准确,不出现毛刺及充不满现象。应用成型软件Deform模拟,最终确定预锻型腔图。

镦粗工序为自由镦粗。预锻型腔中的准86.1mm凹台是镦粗毛坯定位位置。起初设计成型镦粗,由于剪切料的端面不平整,导致镦粗后的毛坯分料严重偏斜,致使预锻毛坯外圆出现一边充不满,一边出毛刺现象。改进后靠内凹台定位,不仅简化了镦粗台的形状,而且对剪切料的端面要求降低,料定位及分料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从而使预锻到终锻定位、分料及充满得到良好的效果。同样也考虑冲孔变形,从外圆处引一2°的角度,弥补了冲孔变形带来的料凹陷现象,同时也解决了终锻尺寸准57.3mm充满问题。模具寿命也从模锻的两三千件增加到现在的万件以上。

4.模具设计

4.1闭式锻造的金属变形过程

第一阶段,基本成形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金属坯料从初始的形状开始变形直至基本充满模具型槽,变形力的增加比较缓慢。凸模向下移动△H1。

第二阶段,充满型槽阶段。此阶段是从第一阶段结束到金属完全充满型槽。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变形力急剧增加,大约为第一阶段末变形力的2~3倍,但变形量却很小。凸模向下移动△H2。

第三阶段,形成纵向毛刺阶段。坯料经过第二阶段的变形后,已经充满模具型槽,基本上不再变形了,这时如果上模继续下压的话。坯料内部的铸造枝晶、空洞、疏松等得到破碎、锻合和压实。如果锻压力很大的话,金属将会在上下模具的间阶内流动形成纵向毛刺。凸模向下移动△H3。

4.2模具设计分析

设计模具结构,除锻压机自带的导柱导套导向外,设计中还使用了模口导向,有效地保证了导向的精度。当上模进内芯固定圈10mm时,单边间隙设计为0.2mm,可根据啃咬情况调整错差。在此结构中内芯固定圈是易损件,需经常更换;其下模压圈采用螺栓结构,以方便下模内芯的装卸。在锻造过程中,操作人员根据毛坯充满情况调节闭合高度。当上、下模闭合后,上模退出,顶杆顶出锻件,然后在压床上冲孔。

5.工艺的优越性及特点

(1)材料利用率高,节材降耗。由于是无飞边锻造,再加上加工余量的减小,锻造材料消耗明显降低。开式工艺用料为准60mm×120mm/2.65mm,单件定额为2.77kg;闭式工艺用料为准60mm×98.6mm/2.188mm,单件定额为2.27kg。每件毛坯节约材料0.5kg,月需求量约为8万件,仅该产品可为公司每年节约材料480t以上,经济效益不言而喻。

(2)模具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寿命长。在此结构中,下模内芯是易损件,为了方便凹模的更换,其压圈采用螺栓结构,以便于凹模的装卸。使用预、终锻型腔,模芯冷却效果好,能够保证模具在正常温度下工作,使模具寿命也从模锻的两三千件增加到现在的万件以上,从而大大降低了更换模具所耗费的时间及人力,也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生产效率高,锻件质量好。使用闭式锻造,班产量均在2000件以上,主要原因是操作简单,省去了切边工序。模锻时,锻件废品主要是冲孔凹陷及错差两个原因,尤其是错差一直是困扰薄形锻件难以解决的问题。闭式锻件由于是单型腔成型,凸模与凹模之间极限错差为0.4mm,远低于图纸要求的≤0.8mm,优势显而易见。由于是锻压机锻造,锻件定位准确;又有镦粗去氧化皮工序,锻件外表面质量好,废品率低。

6.结束语

结合齿圈是薄形锻件的代表之一,在锻造过程中调整工艺方案可靠后,闭式锻造工艺优势明显,模具结构合理,锻件质量高。该工艺具有节材节能、生产效率高、锻模寿命长、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该类薄形件在闭式工艺下的成功试制,对以后一些复杂薄形锻件的闭式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养娟,余意.模锻锤闭式锻造下镶块模模具设计改进[J].锻造与冲压,2019(15).49-50.

[2]彭長贵,莫竞芳,黄林春,等.离合器外壳闭式模锻工艺设计[J].新技术新工艺,2018,000(009):68-70.

[3]张向卓,李文新,李士磊.模锻锤闭式精密锻造工艺优化[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8,806(11):76-77.

[4]陈国苗.活扳手扳口精密闭式锻造工艺及其模具设计[J].工具信息与标准,2003,000(001):9-11.

[5]夏巨谌,胡国安.闭式模锻模具上分流器的设计[J].锻压技术,2009(01):8-13.

猜你喜欢

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Pro/E的开关盒注塑模具设计
行李舱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探讨补偿回弹冲压件模具设计的方法
浅析高职高专“模具设计”课程中“课程设计”的设计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基于CAE技术的注塑模具设计
论如何做好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