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肿瘤医院组建援鄂医疗队抗击疫情的工作探讨

2020-12-25胡成文孙忠河赵亚军陈淑婷马继萍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医疗队医务人员我院

周 超 胡成文 孙忠河 赵亚军 陈淑婷 马继萍 汪 媛

2020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1~2],至目前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已超8万例,安徽省累计确诊990例,由于疫情迅速蔓延,抗击新冠肺炎成为全国人民首要任务。疫情发生以来,安徽共派出8批次援鄂医疗队共计1362名白衣战士奋战在湖北抗疫最前线。笔者所在的安徽省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系省属三甲肿瘤专科医院,开放床位946张,现有在职职工1235人,卫生技术人员1099人,其中医生356人,护士569人。在此次疫情中,我院按照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快速组建三批援鄂医疗队共35名医务人员,为有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一定贡献,防疫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报道如下:

1 组建援鄂医疗队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此次新冠肺炎传染性极强,社会反应和关注度高,组建援鄂医疗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组建过程中会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困难与挑战。

1.1 组建时间紧迫、责任重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群众健康[3]。我院作为肿瘤专科医院在医疗资源薄弱、业务骨干有限的情况下,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举全院之力,迅速分批派出优秀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由于选派人员时间紧,给予每位队员准备随身用品、防护物资以及和家人同事告别的时间非常仓促,医疗队员业务与防护等培训时间短,救治任务重。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降低病死率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任务[4],面对新的医疗环境,身处高度传染的疫区,援鄂医务人员面临救死扶伤与自我防护的双重任务。

1.2 配置物资有限,心理压力大 由于突然的疫情造成一次性医用口罩、乳胶手套、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迅速短缺,也造成援鄂队员物资相对缺乏,出征的援鄂队员个人防护和生活用品等物资配置有限。尽管队员们都是工作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但在平时的工作中较少用到如此多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护目镜、口罩、酒精与消毒液等),不同队员所携带的防护物资存在差异,部分队员出现对防护用品不熟悉、不会使用而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由于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极强的人与人传染性[5],迄今湖北省近3000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其中约40%在医院感染,这必然使得援鄂队员们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作为援鄂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必须采取严格的规范防护措施,才能确保自身安全,同时可以降低自我心理压力,缓解焦虑情绪。

1.3 援鄂队员们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援鄂队员之间存在沟通困难。由于援鄂医疗队组队迅速,抽调的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之间相互不了解,各省、各地区医院医疗队员们相互之间更不熟悉、不认识,相互之间协助配合需要磨合。救治危重患者,由于穿着厚重防护服,技术操作上与平时存在差距,加上交流存在障碍,这都将可能影响顺利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进度。对于新的援助环境基本都不认识,都需要快速熟悉。其次,支援时间需要多久,医疗队员们该做哪些救治工作,医疗队员们出发前都不得而知。这些都给援鄂医疗队的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需要援鄂队员们在前线逐一面对和解决。最后,援鄂队员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互帮互助,加强医护、护患、医患三方沟通,畅通渠道,惟有如此才能有效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与挑战。

2 组建援鄂医疗队的过程与保障措施

2.1 组建援鄂医疗队的情况 2020年1月26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下达紧急通知,要求省属公立医院选派首批50名重症监护护士于次日驰援湖北疫区。接到通知后,我院连夜动员部署,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完成志愿者征集工作,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主动请战,纷纷要求参加安徽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经挑选ICU、麻醉科、日间病房首批4名护士被派往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执行救治任务。2月4日,又选派4名护士前往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执行救治任务。2月12日21:00我院接到上级指令,要求继续选派27名医护人员援助武汉,当日23:00医院组队完毕,仅用时2小时;次日第三批27名医务人员出征武汉,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成员整建制接管相应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病区。至目前我院共派出三批援鄂医疗队35名队员,并分批携带所需部分防护用品、必要的医疗设备,援助湖北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部分病区、东西湖医院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内科六病区。

2.2 援鄂医疗队成员分布情况 三批援鄂队员均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其中男9名,女26名;联络员1名,医生6名,护士28名;中共党员12名。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1.5岁。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7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和护士21名。主要由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的医生和临床各个科室的护理人员组成,护理人员主要从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以及肿瘤科等部门选派,见表1。

2.3 组建援鄂医疗队的保障措施 医院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及疫情防控组、诊疗救治组、物资保障组等9个专项工作组,组长由分管院领导担任,组织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相应组别成员,其职责是分别负责落实各项决策部署,承担日常综合协调和调度等工作。我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采取一对一、点对点帮扶对接:即由医院安排35名联络员对接35名援鄂医疗队队员及其家庭。对于援鄂队员的老年家属进行关爱,登记其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完善援鄂成员基本信息,通过电话、微信等多渠道对援鄂队员进行沟通、关注,定期了解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的需求和困难,积极协调解决。院工会联合组织人事科、院办、医务、护理等职能部门定期慰问援鄂队员及其家属,关心援鄂队员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做好援鄂队员家庭后勤保障工作。②发放一次性慰问费、临时性补助:按照《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明电[2020]5号)以及安徽省卫健委、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统计发放一线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临时性补助及一次性慰问补助信息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援鄂医疗队等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一次性慰问费、临时性补助标准研究与统计,按要求公示和进行审核发放。疫情防控期间,我院按照援鄂医疗队、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从事诊断、治疗、护理新冠肺炎患者岗位人员为一线医务人员(一类一档),临时性工作补助标准定为600元/天/人;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一类二挡),临时性工作补助标准为200元/天/人。同时,聚焦一线中的一线,对于援鄂队员,在享受临时性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每人6000元的一次性慰问补助,所需经费由省财政部门以补贴形式专款拨付我院。③其它,我院还给予援鄂医疗队成员办理工伤保险、增加部分商业保险,对于在一线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并发挥积极作用、作出重要贡献的援鄂队员在职称与岗位晋升、实施人才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

3 体会与思考

3.1 畅通联络渠道,加强与援鄂队员的沟通联系 经常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联系援鄂队员及其家属,定期了解援鄂队员、从事呼吸重症等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的困难和需求,及时协调帮助解决。通过传达各级领导的嘱托与慰问,要求他们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我院原则上不安排双职工医务人员同时到一线工作,对家有老人和儿童需要照顾的援鄂人员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其一方兼顾家庭。

3.2 加强对援鄂队员的心理评估,心理辅导 援鄂队员们经过一场前所未有的抗疫实践,必然会在心理上造成影响,这就需要医院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心理干预、健康知识普及,建立专门微信群、开通咨询热线,对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有针对性安排心理专家对援鄂队员进行心理干预,舒缓抗击新冠肺炎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3.3 各级医院开展联防联控 各级医院要建立资源共享应急管理机制,开展联防联控才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这次新冠肺炎是建国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也是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而需要全国各级医务人员的共同携手抗疫。我院优化整合医疗资源,继续向急需支持的武汉疫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并与其他兄弟医院切实加强抗疫合作,同时积极探索与其他医院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利用中国科大与省立医院的平台开展药物、抗病毒治疗方案等防疫研究,尽快阻断疫情的传播渠道,为筑牢抗击疫情的全球防线贡献安徽力量。由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涉及多领域,需要多部门、各级医疗机构团结合作,协同攻克难关。随着中国科大联合团队开展的“托株单抗+常规治疗”被列入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国内抗疫斗争取得重要成果。同周边省份密切沟通,探讨建立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作为省属公立医院,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重大疫情响应机制,做好感染监测和应急处置,迅速有效控制疫情蔓延[6]。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正积极向好的态势拓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尚需大批医务工作者不懈地努力。

科学的人员调配、落实规范化管理是各级医院有效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提和保证,是控制新冠肺炎的有效方式[7]。对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医院管理者要及时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决策,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探索应对措施,分享实践经验。我院正是积极响应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通过迅速组建援鄂医疗队支援武汉抗击疫情,及时发现援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针对措施,科学部署联防联控,充分发挥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潜能,为早日赢得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

猜你喜欢

医疗队医务人员我院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援非医疗队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