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呼吸锻炼装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20-12-25耿昌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呼吸肌腹式阻塞性

耿昌芳

(溧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常州 213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科常见慢性疾病,以不完全可逆且呈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患者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喘息、活动乏力,肺功能可不断恶化,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1]。呼吸锻炼是COPD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可有效增强膈肌等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从而预防呼吸肌疲劳,减轻呼吸困难,增加摄氧量和肺活量,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2]。常用呼吸锻炼方法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体操等,然而由于COPD患者多为老年人,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患者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呼吸锻炼的方法,且在离开护士的监督和帮助后,锻炼依从性较差,加之传统呼吸锻炼方法缺少量化标准,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本文自制呼吸锻炼装置,指导患者采用该装置进行呼吸锻炼,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的活动能力。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2例,将住院号编号后采用电脑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1例。纳入标准为:(1)年龄≥60岁;(2)符合中国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治实践指南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3];(3)经抗炎、氧疗等治疗后已处于稳定期;(4)排除合并有精神病病史者或认知障碍者;(5)可正常沟通、交流;(6)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呼吸锻炼指导,试验组则在常规呼吸锻炼的基础上采用自制呼吸锻炼装置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具体方法如下:(1)自制呼吸锻炼装置:该装置是在三球仪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设有保护盖,主要结构为呼吸管,外层过滤网,内层过滤网,外围有防漏胶,确保不使用时候灰尘不会盖住滤网影响使用,整体设计结合三球仪和呼吸锻炼面罩的优点,可有效改善呼吸深度和持续时间,即可量化呼吸锻炼标准,又方便使用。(2)呼吸锻炼指导:指导患者使用自制呼吸锻炼装置进行呼吸锻炼,该装置设有600cc、900cc、1200cc共3个容量刻度标识,刻度越高,则表示每秒吸气流速越大。护士指导患者从第1个球开始练习,以其可体能耐受为标准,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训练量。协助患者取端坐位,深呼吸3~5次后将吹气管连接呼吸锻炼装置,将锻炼装置置于患者前方,便于患者看清高度,患者口含吹气管,深呼吸后缓慢用力吹气,使球体上升,观察球体上升的刻度,屏气保持2~3s后松开口含嘴,再缓慢缩唇调整呼吸,重复以上训练过程。训练过程中如出现胸闷、气促、头晕等过度通气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休息。

1.3 观察指标

锻炼2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每分钟最大通气(MVV)。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SS 19.0统计软件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每分钟最大通气(MVV)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FVC、FEV1和MVV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使用自制呼吸锻炼装置进行呼吸锻炼2周后的FVC、FEV1和MVV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呼吸锻炼是肺康复的重要手段,不仅可协调呼吸肌功能,提升胸廓运动,还可增加机体摄氧量和肺活量,从而改善COPD患者的活动能力,延缓疾病进展。常用的呼吸锻炼方法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可增加气道压力,减少肺内残余气体,使肺泡内气体缓慢呼出,从而提高呼吸肌互动,改善通气功能;而腹式呼吸则可增加膈肌的活动,提高肺通气量,改善肺功能[4]。然而,由于缺乏量化标准,患者较难掌握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的要领,锻炼依从性较差,且锻炼方法有偏差。自制呼吸锻炼装置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在原有三球仪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更加清洁、实用,患者可清楚地看到自己每次吹气所达到的刻度,并自我设定目标,将呼吸锻炼进行量化,从而不断提高训练量,与常规呼吸锻炼方法相比,患者的依从性更高,训练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文将自制呼吸锻炼装置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锻炼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的活动能力,延缓了疾病进展。

猜你喜欢

呼吸肌腹式阻塞性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基于运动员呼吸肌训练技术分析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腹式呼吸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