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营口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

2020-12-24邓书平刘海燕牟淑杰

山东化工 2020年22期
关键词:营口课程体系理念

邓书平,刘海燕,牟淑杰

(营口理工学院,辽宁 营口 115014)

据人社部统计,今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 万,再创历史新高,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和众多企业招聘难的“双难”现象,究其原因是不是高校培养的人才过多,而是很多地方高校没有切实研究区域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需求,仍按传统模式办学,影响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了所谓的“人才过剩”现象。因此,本文以营口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通过介绍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及所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以期为其它学校的专业改革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 OBE理念的内涵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工程教育理念是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其实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1]。开展基于OBE理念的教育改革,是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2 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为适应营口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解决应用型人才的供需矛盾,为此,营口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团队借鉴OBE工程教育理念,将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引入专业改革,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并从人才培养、教学方法、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2],并取得较好效果,具体是:

2.1 以OBE工程教育理念指导,科学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模块、六类别”课程体系

在充分考虑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及家长各方利益关切的基础上,营口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团队调研了营口及其周边地区化工行业发展状况、人才需求、岗位设置、生产工艺、工作任务等内容,并剖析化工产业链典型岗位任务需求,凝练工作岗位所需能力和素质,及其对应的主要知识和课程,并编制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框架,进而找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学生学习成果),进而制定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表,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模块、六类别”课程体系(见图2),并建立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间清晰的映射关系,确保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结构紧密契合。

图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示意图

图2 专业课程体系

2.2 推行“三导师制”育人模式,建构”德育+学术+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

本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配备一名班主任作为成长导师,为学生成长和学业规划作指导;大二、三专业学习时,配备专业带头人、教学和科研骨干等优秀教师作为学生的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等;在学生大四实习实训阶段时,聘任来自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岗位实践训练,为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奠定基础[3]。

2.3 改革教学方法,实行实践训练与“化工职业资格考试”相结。

2.3.1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打造互动式课堂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教学生被动学。为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采用“BOPPPS”教学设计方法、“对分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且可操作的教学项目,学生则紧密围绕项目任务提出项目建议、完成项目策划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兴趣提升带动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2.3.2 实行三阶段实践教学改革,将理论学习和创新实践有机结合

校内实践技能训练分为三个阶段[4],第一阶段为基本技能培养阶段,它由基础实验、金工实习等组成。这一阶段除保留一部分必须的基础实验项目以外,老师还在基础实验中增加了与地方企业生产实际相关的一些实验项目,如香料的合成、油品性能检测等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阶段为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它由若干专业基础实验、专业课实验和课程设计组成。在这一阶段,老师要求要从实验方案设计到最后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都由学生自主或协作完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只是提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介绍实验操作的要点和仪器使用方法。在这一阶段的实验项目设计中,教师增设了与化工生产相关的实验项目,如涂料配制、食品添加剂的合成等。第三层次为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爱好选择老师进入实验室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研究拟定的课题或创新创业项目,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

2.3.3 实行实践训练与“化工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以此检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在各阶段实践训练中,老师将化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融入学生实践训练,并鼓励学生申报化工类职业资格考试(如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考试等),并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2.4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推行“三个一”计划,即“要求每一名教师,鼓励每一个部门都带领一支创新创业团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了以创新创业课程、大讲堂、实践训练、科技竞赛和成果孵化为主“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明显加强。比如我们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师生共同研究一些与实际生产相联系的课题[5]。如:尼龙66系列功能材料的开发研究、三聚氯氰下游产品开发、新型塑料薄膜研制等,这样既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又增强学院服务地方的势力。

2.5 制定科学、可行的师资培养计划,培育一支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双师双能“师资队伍

通过借助“双百计划”、“访问工程师”和“四维一体”的师资培训和优秀引进计划,打造了一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6 加强校合作,搭建起学生“实验-实习-科研创新”三元实践平台

通过与相关企业签定产、学、研合作协议,本专业已搭建起了由省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营口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组成的“实验-实习-科研创新”三元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三层次、六类别”的实践训练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学生”实验竞赛-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7 制定适合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形成培养方案-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整改的循环改进和动态调整的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和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不足。教师根据教学评价结果适时调整授课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专业教学团队还通过人才培养效果达成度评价,形成正确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整改,以此指导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的适时调整,并形成从培养方案→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整改的循环封闭动态调整机制,以提升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

3 改革成效

营口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于OBE教育理念的专业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是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获批“辽宁省创新创业试点专业”和“转型发展示范专业”,获得专业专项建设经费160余万元。

二是师资水平明显提升,专业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校级名师2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承担省级以上教研项目近10项,获批辽宁省本专科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三是毕业生竞争力明显增强,近三年来,专业学生申报各级创新创业项目60余项,其国家级9项,省级11项,超100人次学生在辽宁省化工创新大赛、化工原理实验等各级各类大赛上获奖。学生考研录取率一直稳居全校之首,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超过92%,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中国石化、大唐发电、恒力集团、盛虹石化等大型国企或民营企业就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猜你喜欢

营口课程体系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营口成为世界海蜇产业链核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营口古代文明展》的内容设计与特色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