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本兼治,做好“节粮、减损”两篇文章

2020-12-24

黑龙江粮食 2020年12期
关键词:消费观浪费粮食

丁 声 俊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出具有重大意义的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给人们再一次敲响警钟!响亮的钟声,唤起亿万人民“恒念物力维艰”,珍惜“一粥一饭”、 节约“半丝半缕”。在一次谈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减少能源和粮食资源的损耗。我们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辟阐述的思想理论观点,标本兼治,扩大优质粮食产能(“开源”)和节减粮食损耗(“节流”)两手并抓,做好“节粮”和“减损”两篇文章。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必需品,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勤俭节约,减少粮损,具有重要社会经济意义。

一、粮食浪费和损失问题的严重性及危害性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年总产量连续7年达到1.3万多亿斤;水稻、小麦连续丰产,自给率保持在100%,玉米自给率达95%,农业科技进步率突破60%,粮食等农产品优质率显著提升。同时,粮食储备充裕、市场供应充足、粮价基本稳定。可以说,今年是我国粮食形势最好的时期,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在如此粮食安全有保证的形势下为什么还要提出节约、减损粮食资源的问题?不免有人怀疑是不是要“闹粮荒”了?是不是粮食储备不足了?这里可以明确回答:产生这样的疑虑或误读,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更是名闻遐迩。当今,我国在农业连年丰收、工业和科技革命累累成果的基础上,整个食物消费结构显著变化,粮食消费升级,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消费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和“吃出健康”转变,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在这种粮食消费的态势,与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呈“紧平衡”态势格格不入的粮食浪费现象极为严重。目前,被誉为“宝中之宝”的粮食资源,在我国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餐饮浪费严重,触目惊心。二是粮食收获后损失巨大,令人痛心。由于粮食“浪费”和“损失”这两大问题具有普遍性、严重性、因而具有极大危害性。

先说第一个问题。餐饮业浪费之风愈演愈烈,危害深重:消费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消费场合众多,普遍蔓延;消费行为难看,胡吃海喝;消费理念愚昧,追求行乐和面子。在各地的大中型餐馆、大中学校、游客群体、学生群体、公务聚餐、节假日喜宴,以及婚嫁庆宴等,都是粮食浪费的“重灾区”。此外,“外卖点餐”造成的浪费也不可忽视。“点外卖”已经成为很多百姓的生活方式。由于外卖食物分量固定,食量较小的顾客吃不完便丢弃,造成饭菜的浪费。至于公款招待造成的餐桌上的浪费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据有关调研报告,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6%以上。按较保守推算,我国消费者仅在中等规模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全国各类学校、单位规模以上集体食堂每年至少倒掉了可养活3000万人一年的食物;我国个人和家庭每年可能浪费约110亿斤粮食,相当于1500万人一年的口粮。如此数量大、质量忧的食物浪费,怎能不让人痛心!

再说第二个问题。在我国,粮食收获后造成的损失也很惊人。近年来,我国实施“粮安工程”和加强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粮食在收获、仓储环节的损失明显降低。然而,我国粮食产后损失仅次于餐饮环节,减损任务依然严重。不过,我国粮食从收获到加工、再到储藏的链条上的损失,却不为专业外的人们所知。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特别是农户储粮环节,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上下。根据对全国28个省(市、区)近5000个农户的粮食收获环节损失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小麦的人工收获损失率为5.87%,高于分段半机械化收获损失率(5.39%)和联合机械化收获的损失率(4.28%),水稻的人工收获损失率(2.84%)略低于分段半机械化收获的损失率(3.28%)和联合机械化收获的损失率(3.84%)。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农户粮食储存设施和储粮条件近于原始,粮食干燥能力缺乏、技术服务薄弱等原因,导致农村粮食储藏损失率很高。除了农户,农村部分中小型粮食收购企业和粮食经纪人的储粮设施也很简陋,甚至不具备基本的粮食储存设施条件,造成的粮食损失也相当严重。据估算,我国农村储粮损失率高达8%左右。这是一个沉甸甸的数据,等于以大量资源转化而来的粮食被白白丢掉了。

如此庞大数量的粮食餐饮浪费和收获后的损失令人吃惊,由此产生的危害更令人惊心!概算每年因餐饮浪费和粮食收获后的损失两项计,导致850多亿公斤的粮食和食物被抛弃。这一数量超过了我国第一粮食大省黑龙江省、更超过位列第二、第三的河南省和山东省等粮食大省的粮食产量。2019年,这三省的粮食产量依次是750.3亿公斤(7503万吨);669.5亿公斤(6695万吨)和535.7亿公斤(5357万吨)。以此计算,我国每年浪费和损失的粮食量比黑龙江省多99.7亿公斤;比河南省多180.5亿公斤;比山东省多314.7亿公斤。

这组数据的份量是多么沉重!它们都是农民用血汗换来的优质粮食和食物。这大体相当于2.27多亿亩耕地一年的生产量。换句话说,我国每年需要用2.27亿亩的耕地、再加上大量淡水、能源和劳动力,才能生产出所浪费和损失的粮食。要知道耕地、淡水和能源等,都是我国的稀缺资源,如此庞大数量资源被白白糟蹋和损耗,怎能不让人触目惊心、痛心疾首?

二、习近平“粮食新论”为节粮、减损提供了理论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发表一系列论述,强调党员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更好地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解决当今面临的许多新的重大课题,

(一)开拓中国粮食产业经济理论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还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他还特别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尤其是在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大环境下,解决当今时代面临的许多重大的新课题,需要做出科学的理论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持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调人民至上,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二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运用好指挥棒、红绿灯。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四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五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六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七是坚持人民共同富裕原则。八是科学保护开发利用资源的理念。所有这些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发展的观点,是指导实施治国理政的根本,也是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高效益持续发展的遵循,以及实现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目标的制度性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深邃论述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现了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治国理政的思想。其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经济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坚定守住底线、继续推进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取“五大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高效益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经济思想和理论成果,诸如“经济新常态”论、“基本经济制度”论、“供给侧”结构改革论、“两手合力”论、“共同富裕”论、“人民主体”论以及“五大发展”论等。这些具有创新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成果,完全适用于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对节约粮食、减少粮食损耗提供了指南。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减少粮食资源损失的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成果,并指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这些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的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也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的政治经济学。自然也是指导中国粮食产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实践结合起来、并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的论述,对于深刻认识我国粮食产业经济运动过程,把握其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现代粮食市场经济的能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特别是深入领会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产业经济的一系列精辟讲话和论述,就更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产业经济的重要讲话和论述,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的理论体系,堪称“粮食新论”。它具有精深丰富的内涵,全面阐明了改革与发展粮食产业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精髓阐明深化粮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针和方向、战略和策略、道路和措施。所阐述的一系列观点,特别提供了“节约、减损”粮食资源的法宝。

一是“粮安论”。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的方法论深刻阐述,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任何时候这个弦都不能松。”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掌握发展的大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对中国这样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必须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这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

二是“战略论”。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辩证的、准确的阐明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新战略。他强调,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还必须从政治上、从战略上看。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并反复强调,必须保持战略定力。

三是“饭碗论”。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粮食供求盲目乐观的情绪,响亮地敲响“端牢饭碗”的警钟。他语重心长、深入浅出地论说:“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吃饱饭’曾经是困扰中国人的一件难事。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四是“底线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强调底线思维的方法论。他反复告诫,凡事要从坏处准备,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他还循循善诱地阐述道:“粮食安全是关系子孙后代的长远战略问题。”在新时代,必须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把底线思维贯穿工作始终,千方百计“托底”、“守底”、“保底”。

五是“红线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底线论”的同时,还提出“红线论”。针对许多人对耕地“红线”该“守”还是该“破”的各种疑惑和不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指出,耕地“红线”必须“坚守”、不可逾越。他反复告诫:“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他还批评了种种滥用、浪费耕地的现象,要求应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

六是“质量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新形势、新趋势的基础上准确判断: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他从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出发,反复强调粮食是最基本的食品,是食品加工的基本原料,粮食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粮食和食品安全的源头在田头,要把住生产环境的“安全关”,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即确保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

七是“消费论”。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消费问题的多篇讲话、文章和批示中,阐明了关于消费的主要论点:从辩证唯物论的视角阐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从社会生产的整体视野,提出发挥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动作用;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强调节减粮食浪费和损失就是节减资源损耗;从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度,倡导和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从进行现代化治理和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根本出发,要求建立健全“节约、减损”粮食的各项法规和制度;从转变人的思想观念着眼,强调倡导实施科学文明消费观。特别是阐明了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九大的表述表明了党的全新历史方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顺应人民大众广泛和多彩的社会需要,消费必然不断升级,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述,为科学文明的消费观提供了理论支撑。

八是“节约论”。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从资源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出发,站在建设“两型社会”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美德的高度,精辟地阐明,节约、减损粮食,既是节俭稀有资源,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美德。所谓节约,指的是生活有节制,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这一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一次批示中指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科学文明消费观的理论特质。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重生产、轻消费”和“重投资、轻消费”的理论观点的影响,对消费问题的研究长期摆不上应有的位置。以改革开放为契机,逐步把消费经济研究提到日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论述中,肯定了消费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和对拉动经济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确立其重要地位,并积极实施科学文明消费观。

一是科学文明消费观的辩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保障粮食安全的系统论述中,消费理论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丰富内涵:一是消费是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消费与生产、分配和交换呈辩证关系,呈现作用与反作用的内在联系。二是消费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消费是无限的,解决“有限”和“无限”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在于适度消费。三是消费行为必须发扬科学和文明理念:既反对抑制消费的禁欲主张,也反对导致浪费资源的奢侈浪费的或过度消费,即前述的“适度消费模式”。四是消费与人的素质及发展的辩证关系。消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实质既是发展生产能力,又是发展消费资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拉动力,甚至是社会经济的第一强大拉动力。几年来,消费成为我国积极发展的第一拉动力。

二是科学文明消费观的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其一系列有关粮食的论述中,对粮食消费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述。这种科学性集中体现在:尊重历史唯物论,肯定消费在社会生产的重要作用;同时注重适度消费,从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出发,反对抑制消费。从上述辩证关系出发,消费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一个哲学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和视域予以整体性把握可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人民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及其他生活资料——这可以说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经典表述,也是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出发点。肯定消费的积极意义是“科学文明消费观”的重要前提。其实质是完全不反对消费,而是充分肯定消费对于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主张采取“适度消费模式”,并强调提出两点——要求生产出新的消费,在流通内部扩大消费的范围;同时要求扩大现有的消费量,把现有消费量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以便造成新的需求,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以发挥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强大的拉动作用。

三是科学文明消费观的人文性。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科学文明消费观,实质上也是倡导理性(人文性)消费。所谓人文性消费,经济意义上的节俭,是对生产要素的合理使用,也是是持家之本和降低社会生产成本之途径;政治意义上的节俭,有利于防止腐败,是安邦定国的法宝;道德意义上的节俭,是个人修养的标志,体现了对一般劳动者和自己的尊重,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它坚决反对挥霍浪费、无度追求享受的过度消费,并指出其多种危害:一是不利于人的发展,而是否定人的异化行为,是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否定。二是不利于保护自然环境,而是否定对自然的保护,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破坏。三是不利于“节约、减损”资源,而是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当然也包括粮食资源。四是不利于培育优良社会风气,而是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勤俭节约美德。

四是科学文明消费观的实践性。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科学文明消费观是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它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也可以说是强烈针对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方式发生了结构性转换,开始从基本生活消费型向享受生活消费型转变。然而,非理性的奢侈浪费之风滋长泛滥。这种奢侈浪费现象的产生,除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之外,在根本上是根源于不科学、不文明的消费观。治理和消除奢侈浪费之风的根本举措在于,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其本质在于,从生产、流通、供给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出发,倡导和采取科学合理、健康文明、适度消费模式,厉行勤俭节约,摒弃奢侈消费,反对浪费资源的消费观,这对于我国“节约、减损”粮食资源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消费观浪费粮食
不浪费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正确认识消费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90后”消费观
消费观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