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佘幼芝与她的侠义人生

2020-12-24侯懿芸

北方人 2020年21期
关键词:袁崇焕大将军东莞

文/侯懿芸

2020年8月12日中午,81岁的佘幼芝老人在北京去世。佘幼芝不是什么名人,她一辈子就是个平凡的家庭妇女,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可以传诸后世,但是,伴随着她的去世,一段绵延了390年的传奇,就此谢幕。

佘幼芝是明末爱国将领袁崇焕将军的第17代守墓人。

1630年,袁崇焕受诬屈死,他的一名佘姓部下将部分遗体埋葬在自家后院,并立下祖训:一、自己死后可埋于袁大将军一侧,与大将军永远相伴;二、袁大将军为国家而无后代,佘家人一定要世代相传为大将军守墓,不准回广东故里;三、佘家后人永远不许为官但必须读书,读书可知史,可明礼。

此后390年,佘家人始终坚持在北京广渠门外为袁崇焕守墓,从无间断。而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从1970年开始,已继承祖训坚守袁墓整整50年。而她的儿子,因车祸英年早逝,如今其塑像也在广东东莞袁崇焕衣冠冢旁永远屹立。

坚持为一个人守墓,这其实也说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壮举。但是在这绵延近四百年的坚守告诉我们,即便这个浮华凉薄的时代,依然有人守着碑林,崇拜英雄,爱的乐器是埙,心中有的是侠。

为修复袁崇焕墓四处奔走

佘幼芝从没想过自己会扛起家族使命,成为佘家守墓的接班人。

在她之前,佘家世代守墓的都是男丁。直到“文革”期间,袁崇焕祠墓被破坏,堂兄一家搬走,她才以孱弱的肩膀撑起这份家族事业。

当时,袁崇焕祠变成了一个大杂院,19户居民陆续迁入,佘幼芝一家被挤到西边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那本是她家的羊圈,却成了她的安身之所。

“文革”结束后,面对着残破的墓祠,佘幼芝发誓不能让先祖传下来的事业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结束。1978年起,为了恢复袁崇焕祠墓,她开始四处奔走。

为此,她的双腿积劳成疾并落下了终身的病根;她放弃了一次次可以离开这间简陋平房去住宽敞楼房的机会;她得了一个“佘疯子”的绰号;她还差点与丈夫离婚……

“我开始不理解,不知道一个老太太东奔西走图个什么。后来,我看到很多人跑来拜访她,听她讲关于袁崇焕的英雄事迹,得知佘家守墓的事很不容易,我慢慢对这个事很敬重,并帮她写材料。”焦立江说。

“我那时候总在想,我的先祖冒着被诛九族的危险去盗袁大将军的头,那么大的困难我先祖都不怕,更何况袁大将军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大义,我这点困难算什么?”佘幼芝说,谁也不相信袁崇焕祠能修复,只有她一个人坚信。

佘幼芝跑遍了所有她认为有点关联的单位。24年的奔走呼吁终于换来了回报,1992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对袁崇焕墓进行了修缮;2002年,袁崇焕祠修葺一新后正式对外开放。

因文保单位中不能用明火,袁祠开放同年,佘幼芝一家从住了近400年的佘家小院搬离,并被政府聘为终身荣誉顾问,还有了专门的办公室。

有人道喜才想起女儿当天出嫁

佘幼芝多年的夙愿实现了,焦立江还用拆迁款买了一套新房,可佘幼芝十年来从没去住过一天,而是一直住在女儿家:“每次去那儿,我就会想到袁祠,勾起我的伤心事。”

“守墓是什么?是形影不离,是把亡人这种精神宣传给国人,这才是守墓。”佘幼芝说,守墓是她最后的使命、遗产。

至今,别人问佘幼芝家住哪儿,她还是会下意识地回答,自己住在佘家馆——袁崇焕祠。

许多媒体前来采访,采访中,忙于袁祠的夫妇俩却发现忽略了自己的儿女。

“我们以前从没想到过孩子的感受,后来在电视上看到儿子、女儿接受采访,才知道他们这么多年对我们有很多怨言。”焦立江很难过地说。

在儿女小时候,佘幼芝夫妇每天都忙于工作和为袁将军祠的修复,即使在周末也没有时间陪着孩子。“每天我们出门,就把两个孩子锁在家里,他们一直到搬离袁祠,都不认识街坊的孩子,别人也不认识他们。”佘幼芝回忆道。

1990年9月27日,佘幼芝的女儿焦颖即将结婚,当天她的婆家人要来和亲家见面。同时,袁氏宗亲会的两对夫妇也要来拜访佘幼芝。

原本焦颖应该去车站接婆婆一家人,但佘幼芝没有同意:“因为袁氏宗亲会的人要来,她得帮我招待,所以我没让她去,让姑爷去接站。”

袁氏宗亲会的人来的时间比预计晚了两个小时,等他们走了,焦颖婆婆一家人一直在门外坐着,连屋都没进。

9月30日,焦颖结婚,直到有人进屋道喜,焦立江“才想起来原来我女儿今天结婚”。

“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事业,肯定会有一些牺牲,我也能理解。”焦颖说,最让她耿耿于怀的是弟弟焦平的死。

袁崇焕将军的祖籍在广东东莞石碣镇水南村。重修了袁崇焕故居之后,东莞方面打算修建袁崇焕纪念园,并多次提出请佘幼芝、焦立江前去东莞工作。可祖训明令后代不得离开北京回广东老家居住,佘幼芝便婉言拒绝了。

2003年,东莞方面再次提出,如果佘幼芝夫妇不能前去,可否由他们的儿子焦平继承祖先的事业,去纪念园工作。佘幼芝夫妇没有想到,儿子竟欣然答应前往。

原来,焦平当时正与一位来自吉林的朝鲜族姑娘交往,打算让女朋友同去东莞,继承祖业。于是,焦平决定先去吉林见见未来的岳父岳母,征求对方家长的同意。随后,他们将回北京与父母告别,再赴东莞。

然而,2003年6月24日,焦平在吉林舒兰横遭车祸,一句话没说就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一年,他只有28岁。

经商议,东莞方面决定将焦平的骨灰安放在袁崇焕纪念园里的衣冠冢附近。随后,夫妇俩给儿子改名为“佘焦平”,“让他作为佘家的后人永远为袁将军守下去”。

2002年,焦平陪佘幼芝夫妇看话剧《袁崇焕之死》,遇到有观众问“佘家人为袁大将军守墓到什么时候”,焦平抢着回答说“永远”。“当时我还觉得他太冒失,没想到如今成了现实。”焦立江回忆。

2004年元旦前后,佘幼芝夫妇去吉林处理事故赔偿问题。

面对肇事司机,夫妇俩本来不打算要一分钱赔偿金的。“后来我们考虑焦平既然不能为英雄故里尽职尽责,还是将赔偿金给袁崇焕纪念园吧。”

于是,除了焦平办身后事的钱,他俩自报以一年1000元的标准领了2.8万元补偿金,并一分不少地捐给了袁崇焕纪念园。

猜你喜欢

袁崇焕大将军东莞
袁崇焕:夸下的海口,用性命买单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崇祯皇帝与袁崇焕之间的死结
大将军搬砖
东莞振宗机械展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袁崇焕的籍贯
袁崇焕之庙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公益金救孤的“东莞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