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浇复合薄壁管空心楼板施工技术分析

2020-12-23谷军毅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抗浮

谷军毅

摘要:混凝土现浇空心板凭借轻量化、高净空、低碳性及高性价比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结构中,同时得到了住建部的高度认可和持续推广。为了具体分析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方式,本文立足于工程实践,对其开展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阐述;进一步明确了混凝土现浇空心板用于住宅建筑楼板的工程可行性,为此项技术的持续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空心楼板;BDF 管;抗浮;量控制

引言

混凝土现浇BDF空心楼板属于轻量化混凝土构件,主要由暗梁和孔式楼板构成,用于住宅建筑的楼板结构施工,BDF空心楼板采用非抽芯成孔技术,在空心板内等距离布设由BDF复合材料制成的薄壁圆管,再浇筑混凝土,进而浇筑出中空式的空心板结构,最终制成完整的无柱帽混凝土现浇楼板结构。其结构形式详见下图1:

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依靠中空式结构,极大地降低了楼体板自重,同等承载条件下的混凝土用量显著降低,低碳环保特性更加突出;此外,通过控制楼板自重,提高了板的跨越能力,为实现板的阻热隔音功能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薄壁型BDF管的自重较小,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浮力影响,容易诱发薄壁管“串位”、“浮动”等问题,影响空心板的制作质量;为了提高现浇空心板的现浇质量,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内芯进行必要的固定,并随时监测芯模的位置。本文特以某住宅施工项目为研究对象,就混凝土现浇BDF空心楼板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方式展开研究,拟进一步完善BDF空心楼板的施工技术水平。

1. 工艺流程

设计BDF薄壁管敷设图纸→混凝土模板及支撑系施工→混凝土模板放线(工字梁、BDF薄壁管、管盒预位)→混凝土空心板钢筋骨架绑扎→BDF薄壁管定位构件预位并固定→BDF薄壁管敷设→水电管道预埋→混凝土现浇空心板面层钢筋骨架绑扎→施工质量检测验收→混凝土振捣及养生。

2 .施工准备

(1)结合BDF薄壁管设计图纸和现场技术交底要求,定量给出BDF薄壁管的档数、每档内的管道数量及非标管道长度;

(2)实地考察楼板预留孔道内径后,建议薄壁管边缘距梁边缘有效距离不能小于200mm,以避免结构开孔削弱结构强度和刚度;非标施工区域应敷设非标管,非标管施工应以设计图纸为准;

(3)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交底工作,制定详实、可行的BDF薄壁管施工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关键施工环节的施工工序及工艺要点;

(4)强化BDF管材的进场质量控制工作,质量控制指标应包括:力学特性、几何外观参数、薄壁厚度及端部密封情况,务必杜绝不合格管材混入施工现场。

3. 施工技术

3.1.模板工程

(1)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支撑系通常选用碗扣式脚手架,混凝土模板支护参数确定应以空心板跨径、板厚等参数为基准,且应对模板的各向稳定性进行验算;

(2)模板应设置预拱度,拱起率应控制在2.5‰~5‰之间,且应遵循双向拱起的原则;如果空心板跨径超过5m,则混凝土模板应按1/200L 标准拱起;

(3)为了避免立杆对空心板的集中荷载作用,应对空心板底部进行适当补强,补强间距为1000mm ×1000mm,为了提高立杆的横向刚度,应水平布设三道横撑;

(4)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病害,应保证混凝土模板的加工精度,处理好模板接缝,接缝宽度不得超过2mm。混凝土模板就位并经现场验收达标后,接着对暗梁和预先埋置的管孔放线,满足施工要求后继续进行后续施工环节。

3.2.钢筋工程

(1)为了简化计算模型,空心板结构可以简化为若干横向联系的工字梁,为了满足钢筋的布置要求,应根据BDF管设计图,通过弹墨线确定钢筋骨架的绑扎位置;

(2)预先埋置的管孔、线路盒的交叉点应尽量布设于管肋部位,同BDF管交叉的管线应选用钢制管道,以保证管道刚度,避免因管道变形造成管线阻断;

(3)为了控制施工荷载对BDF管的扰动影响,应选用公称直径为12mm的钢筋制作支撑马凳,确保支撑马凳的刚度满足支撑要求,马凳布置间距不宜大于1000mm,同时使用混凝土砌块作为保护垫层。上部结构钢筋骨架应根据设计图纸绑扎定位,且应与马凳牢固焊接。

3.3 .BDF 管运输、吊装

(1)由于BDF管壁薄,为了确保BDF管的质量,在管材的装卸、运输及存放过程中应小心谨慎,禁止投掷;BDF管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应分类码放,严禁在BDF管上方堆放重物;

(2)为了保证吊装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BDF管吊装作业过程中,应借助专用的钢筋笼,禁止直接将麻绳绑接至BDF管上,BDF管应单层码放,禁止堆砌,施工人员禁止在管道上走动。

3.4. BDF 管安装、固定

(1)在BDF管敷设前,应检查管道的完整性,一旦发现管道破损,应及时更换,避免因管道破损出现混凝土砂浆渗漏问题。

(2)在管道敷设放线阶段,应及时微调其与梁、墙体钢筋骨架之间的距离,若存在开孔,则间距值不能小于50mm,且应保证BDF管的管间肋共线。

(3)根据设计图纸给出BDF管的定位参数,确定预先埋置管道的大致走向,应确保预先埋置管道处于BDF管的管肋上,严禁出现预先埋置管道与BDF管正交的情况。

3.5.混凝土浇筑

(1)考慮到BDF管的布设间距较小,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避免骨料离析,应选用细骨料混凝土浇筑空心板,骨料粒径最大值不宜超过30mm。

(2)梁板混凝土浇筑应遵循“先梁后板”的顺序,为了减小混凝土浇筑对BDF管的扰动程度,应沿管纵轴单向浇筑;板肋混凝土浇筑应分阶段进行,由板中心位置开始,逐步向四周均匀推进。

(3)采用小型振捣棒均匀插捣,表面使用滚筒压实收面;

(4)板肋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宜超出总高的1/3,采用小型振捣棒沿管肋均匀振捣;

(5)待肋部混凝土全部浇筑并充分振捣完毕后,继续浇筑剩余混凝土,表面采用滚筒压实收面。

(6)为了避免混凝土结构开裂,应留置施工接缝,接缝应位于空心板跨径的1/3以内,且接缝走向应与BDF管保持平行。使用钢丝网遮挡接缝,并确保板面与立面保持正交,禁止留出斜槎;

(7)接缝周围的混凝土凿毛前,应先剔除表面的松散石料,以保证新老混凝土接触面的粘结有效性;

(8)混凝土浇筑及振捣完工后,应人工找平并收面,使用抹子均匀抹平3-5次,在混凝土达到终凝前应使用滚筒压实表面;收面后使用潮湿的草帘遮盖养生,养生时间不能少于7天。

4.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防止BDF薄壁管因混凝土浇筑而上浮是现场施工的控制难点之一,通常情况下,使用木块作为临时固定结构,以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管间肋宽度指标,待混凝土达到初凝后,再取出木块;但是,在实际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达到初凝后,木块往往无法完整、顺畅地拔出,一旦施工扰动过大,将诱发薄壁管破损,造成混凝土渗漏,进而影响空心板的预制质量。本文结合工程实际特点,为了满足BDF管定位精度要求,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避免因BDF管“串位”而影响混凝土局部浇筑厚度,特提出了以下施工及质量控制优化措施:

(1)BDF管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敷设,敷设顺序从跨中逐步向端部推进;在敷设过程中,应保证暗梁不被BDF管阻断;

(2)提高BDF管的抗漂浮能力,建议增设抗浮加固钢筋,将上下层的钢筋网与脚手架支撑钢管绑接,绑接铁丝间距为1.5m,从而提高BDF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抗漂浮能力,避免出现空心板空洞、鼓包等病害;

(3)BDF管肋间钢筋应通过焊接连接成整体,从而提高结构刚度和荷载稳定性。

(4)BDF管使用钢筋梳加固,钢筋梳由公称直径为6mm的钢筋加工制成,钢筋梳应与底部钢筋绑扎,形成稳固的加固结构,钢筋梳梳间尺寸应略大于BDF管10mm。BDF管定位施工工艺详见下图2:

(5)暗梁不应被BDF管阻断,预先埋置的管盒、套管应绕开暗梁的敷设位置,同时应切断该位置的BDF管,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5.结论

混凝土现浇空心板已经在住宅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普通的楼盖结构相比,BDF薄壁管占据了一定的板内体积,减少了混凝土的浇筑量,显著降低了空心板的自重,提高了空心板的跨越能力;本文以混凝土现浇空心板的施工作为研究对象,对现有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切实提高了空心板的施工质量,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邱兴华.浅析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64-165;

[2]刘清俊.现浇GRF高强复合薄壁管空心楼板施工技术[J].安徽建筑,2013,20(06):83-84;

[3]张冲,郝庭樟.泡沫填充块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5,37(10):1179-1182.

[4]罗崇德.GBF高强复合薄壁管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0,19(03):33-35;

[5]虞立新,薛世旁. 现浇空心无梁楼盖[J.西部探矿工程,2005,17(1);

[6]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05SG343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7]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CECS175-2004 現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8]金晓冬,徐拥建,戴建明,等.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工艺[J].浙江建筑,2002,(4);

猜你喜欢

抗浮
空心楼盖采用BDF钢网箱构件成孔施工技术
某工程抗浮设计
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抗浮体系承载机理研究
武汉地铁突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
自承式芯模空心楼板技术在车库顶板中的应用
地下构筑物抗浮设计方法
哈尔滨规划展馆结构方案
GBF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板施工技术
初论AM桩的抗浮设计方法
大型建筑中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