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优“头雁”谋振兴

2020-12-23郭彦武谢俊杰韩建平

奋斗 2020年21期
关键词:绥化市头雁组织部

郭彦武 谢俊杰 奋斗全媒体记者 韩建平

作为村级发展的领头雁——村党组织书记,处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维护稳定、改革发展的最前沿,服务群众、富民兴村的第一线,是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

而乡村工作难,就难在能否培养出一个能干的“好书记”!尤其在一些“软弱散乱村”,更是难上加难。

绥化市委针对这一难题,集中开展了村党组织书记公开遴选。截至7月31日,该市公开遴选村党组织书记126名,占全市1336个村党组织总数的9.43%。这为绥化市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瞄准痼疾  精准发力

——时代快速发展倒逼拓展“选人视野”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探索改进选任方式,在全市范围内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公开遴选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一批好人中的能人、能人中的好人充实到这支队伍中来,就是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农村社会治理。”绥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军勇说。

一直以来,绥化市高度重视村党组织队伍建设。2013年出台《关于深入实施“能人强乡兴村”战略的实施意见》,201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2019年全面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出台《绥化市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系统推进下,绥化市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不断优化,涌现出一批“能人”书记。然而,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仍有“一些人渐渐变得‘不适应、不称职,遭遇‘本领恐慌;很多村则面临着‘选人天花板——矬子里拔大个儿,无人可选”!绥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国宁分析,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

自2019年年底起,绥化市委便以乡镇为单位,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信访稳定和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状态、党员群众愿望诉求等情况。此举为开展遴选工作打牢了基础。

经调研摸底,全市有52个村矛盾突出、管理混乱——本村没有合适人选,只能下派干部到村任职;有45个村党组织班子战斗力不强——消极应付各项工作,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有20个村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公益事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另有9个村党组织书记因考录公务员、患病等原因而空职。

在准确把握村情实际的基础上,绥化市委根据近3年对村级班子及村党组织书记考核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合格不尽职的撤换一批,不适应“一肩挑”的转任一批,“看摊守业”的劝退一批,机关下派任职工作一般化的“召回”一批,正常离任空职的直接納入一批等“五个一批”举措,确定了遴选岗位。

5月8日,《绥化市公开遴选村党组织书记工作方案》印发,确定了遴选的范围、参选资格、程序步骤、政策待遇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同时,明确参加公开遴选人员不受身份、职务、职级限制,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退休干部、退役军人、种田大户、乡村医生、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中的优秀党员都可报名。6月3日,《2020年绥化市公开遴选村党组织书记公告》对外发布。

严把关口  人岗相宜

——选派“最优秀的人”到“最合适的村”

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

一时间,在绥化市的街头巷尾,“遴选村书记”成为热门话题。

“52人报名参选16个岗位,竞争很激烈!”北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史宏志介绍,绥化市鼓励动员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尤其是35周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报名参加遴选。“北林区位于绥化市所在地,因而成为很多人的‘首选目标。”

不仅是北林区,绥化各县区的遴选工作都备受关注。报名的人中,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和退休干部123人,返乡创业人员135人,其他人员42人。

为实现好中选优,绥化市在选人标准上较集中换届、平时调整时提高了“门槛儿”。比如,50周岁以下,具备高中以上学历,签订“服从组织分配”承诺,有基层工作经历者优先等。

报名结束后,“组织部牵头,会同纪检监察、公安、民政等8个部门组成审查组,对报名人进行资格联审。”肇东市委组织部部委张立君介绍,该市34人报名,经审查29人进入组织考察和集体面谈环节。

集体面谈中,由“考官”现场打分,是公开遴选的关键一环。为了保证遴选公正严谨,绥化市各县(市、区)顶住了压力、费尽了心思。

按照遴选程序,各县(市、区)迅速组成主体明确、结构多元、导向清晰的“考官团”。在大多数县(市、区),“每个遴选村选派1名党组织成员,1名党员代表,1名村民代表;每个乡镇的党政主要领导1名;考察组成员组成‘面谈考官团,同时打分。”

为了最大化地排除人情因素和外在干扰,明水县跨地市请考官。该县特邀大庆市林甸县委组织部选派了5名“考官”,均是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

“一上考场,是英雄是好汉,当场立见!”随后,各县(市、区)考察组,进入参选人单位、居住地,开展组织谈话、随机暗访、家庭走访等,全面深入地考察识别遴选对象。

此后,“综合集体面谈、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情况,按照人岗相宜、好中选优原则进行综合研判,形成考察报告,经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审议,提交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采访中,明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永国介绍,“不少人当选后很激动、有干劲、有想法,在任前谈话中有承诺。”

就这样,经过紧张的遴选程序,肇东市电商业主王卫星,庆安市千禹农业机械制造厂厂长、“农民发明家”杨立军,青冈县纪委监委退休干部李国,绥化市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科科长吴杰男等126人,走上了村党组织书记的岗位。

“遴选后,从年龄上看,平均年龄为43.47岁,比遴选前全市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平均年龄低6.03岁。从学历上看,本科及以上学历35人,大专学历44人。大专以上学历较遴选前原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学历层次提高19个百分点。从能力上看,具有带头致富及带动能力的120人,占95.24%。”杨国宁认为,“他们的加入,不仅会对所在村产生影响,还可能引发‘鲶鱼效应,对全市其他村党组织书记起到警示作用!”

“能者上、庸者下;优者奖、劣者汰”,村党组织书记有了紧迫感、危机感。据悉,经过遴选,各县(市、区)还将成绩较好的27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储备。

考察激励  行稳致远

——激发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

“先到村里去,看看能做点啥。”7月18日,36岁的宁海涛怀揣着一腔热血来到了庆安县民心镇民兴村。几天前,他刚通过遴选成为该村党总支书记。

“干点啥?怎么干?”入户走访中,老党员胡大爷说:“孩子,最好干点儿实事儿。从老百姓衣食住行、身边小事做起,大家伙儿都支持。”

7月是雨季,大雨袭来,全村9个屯子里有4处道路的排水涵管堵塞或损毁,导致汪洋一片,村民出行困难。另外,村里的一座危桥也存在安全隐患。宁海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第二天,他便张罗动工修路,清理村屯内的垃圾,修整村活动场所。一周多,民兴村村里村外焕然一新。“村民们的心气儿也高了!”

跟宁海涛一样,绥化市新选任的村书记都想“踢好头三脚”,烧上“三把火”。同时,他们身上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

顯然,解决好基层农村执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既是当务之急,更事关长远。“农村工作经验相对不足,有些人几乎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对于这类干部的使用和培养,必须‘扶上马、送一程,而且还需要全程跟踪管理,引入帮带机制,强化县委组织部门、乡镇党委的培育作用!”杨国宁介绍,绥化市委组织部已责成各县区组织部对新遴选村书记进行任前培训。“市委组织部也将在其进入角色后,择期开展相应培训,有效提升政治理论素质和履职能力。”

7月18日,明水县率先对新选任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培训。

“担任过村支书的乡镇党委书记讲工作实践;信访局长以案例形式讲如何化解群众矛盾;县巡察办主任讲任职纪律、讲底线;乡镇经管站站长讲‘清化收。”采访中,新任的明水县育林乡东方红村党总支书记战名扬说:“培训很及时,很解渴!”

值得一提的是,为激发内生动力,促进高素质党员干部向基层倾斜、流动,绥化市在公开遴选村书记过程中,制定了多项扶持和激励政策。

“机关单位在职干部到村任职的,优先提拔重用;任满4年及以上,科级层次优先晋升两次职级,处级层次优先晋升一次职级。”

“非在职社会人员连续任满5年,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参照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标准享受有关待遇。”

“明确在落实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发展绿特色产业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

……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振兴发展、重在实效。绥化市公开遴选村党组织书记举措,必将结出壮硕的果实。

责任编辑/李长江

猜你喜欢

绥化市头雁组织部
大雁迁徙
大雁南飞
抢飞的“头雁”
抢飞的“头雁”
同贺单位
2015年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入选作品名单
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社关于表彰2014年度优秀通讯员的决定
我们的作品
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入选作品名单
我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