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巧用生活材料开展幼儿美术活动

2020-12-23李梅

学周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幼儿发展美术活动

摘 要:美术活动是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活动的开展,对幼儿身心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生活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因此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多样的素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积极开展幼儿美术活动,从开始就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将来学习美术夯实基础。通过合理利用生活材料,开展有效的美术活动,也是基于幼儿园教学的一种活动延伸,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发展;美术活动;生活材料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6-01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6.090

对于幼儿的美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而应当丰富课堂外的美术活动和课外教学,充分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多元化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利用生活材料指导幼儿开展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能够多面而深入地刺激幼儿的感官感受,有效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在采用生活材料培养幼儿的美术能力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建立起不同的活动区域,确保美术活动具有多样性、针对性、指向性,而不同的活动区域,同时也能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教学提供便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设立不同的活动区,按照幼儿的兴趣,将他们分在不同的活动区域,从而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美术能力。

一、深入挖掘自然资源,生成美术活动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野外郊游等方式,组织幼儿前往,讓幼儿在活动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神秘与秀丽景色。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加大学生对于美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创作水平。需要注意,幼儿的成长固然需要接触大自然,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但在组织幼儿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要格外重视安全工作,要提前做足准备工作,将一切危险因素考量在内,确保幼儿外出活动的安全性。

(一)利用户外活动,生成美术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踏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开展适合幼儿阶段的美术活动。可以让小班的幼儿进行涂鸦和观赏,带幼儿们去田间、去公园多走多看,形成一定的对美的欣赏,发现美感受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大班幼儿需要表现出一定的绘画能力,因此在踏青的过程当中可以背起画板,带上工具,在大自然中寻找美,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进而有一种想要画出的冲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幼儿的创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在幼儿接触大自然,因陶醉大自然的风景而产生绘画的兴趣时,教师应给予幼儿足够的绘画时间,让幼儿能多观察、多思考,顺利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

教师可以发动家长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带着幼儿走进大自然,寻找自然美景。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加强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幼儿的幸福感,同时促进家长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教学成绩。教师还可以引导家长在带领幼儿感受大自然美景的过程当中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提问,逐步让幼儿了解景色的悠久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等。同时让幼儿用画笔记录下美丽的景色,在绘画的过程当中,幼儿的注意力十分集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充分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好玩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不要克制幼儿好玩的天性,且需要有意识引导幼儿将绘画作为玩耍娱乐的一项活动,这样才能有利于保持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通过绘画展示自我。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开展美术活动

在环境创设的过程当中,可以选用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美感的生活资源进行设计,通过教师和幼儿之间进行合作,制作各种装饰品,布置幼儿园环境,凸显出幼儿园的本土文化。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南北东西之间的区域差异十分巨大。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又如“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由此可见,在各个区域之间,因为气候、生产、地理、历史等原因,每个区域均有着鲜明的地方色彩,而乡土资源正是地方特色的主要承载载体。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挖掘当地的乡土资源,搜集特色鲜明的乡土资源来打造别具特色的室内环境。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极具地方特色的室内环境,可在色彩、造型、氛围等多个方面,给予幼儿全面而具体的感官感受。总而言之,让置身于其中的幼儿,直观而具体地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从而因环境因素而激发出绘画或创作的欲望。

二、密切联系生活资源,创设美术活动

在幼儿的眼中,生活是美好的,是十分丰富的,尽管他们看待世界的眼睛还很纯真,还很浅层,但是他们通过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的美,让自己的创作更加富有激情,更加热爱生活。事实上,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对美的感知力,要远胜于成年人。幼儿天真烂漫,简单的事物也能让幼儿充满浓厚的探究欲和好奇心。而作为教学工作者,切记不可限制了幼儿对事物的探究欲望,与之相反,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本性,给予幼儿支持,为幼儿设置充满趣味性、探究性的教学环境,从而给予幼儿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

(一)结合幼儿生活实践,生成美术活动

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感受到生活给予的不同体验,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创作兴趣,调动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美术活动的灵感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幼儿美术的创作同样如此。对于幼儿来说,美术是游戏,是娱乐,是自我表达情感和映射客观世界的一个路径及窗口。基于此,美术教学应在丰富的基础上,融入多元教学方法,遵循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尽情感受美术的所在,从而才能有效激发出幼儿的绘画或者是创作热情。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规定幼儿必须正襟危坐,不允许幼儿随意走动和说话。事实上,年龄较小的幼儿,根本无法做到克己自律,而强制幼儿静止,无异于缘木求鱼,其教学结果往往不负众望。

(二)结合幼儿园特色,生成美术活动

幼儿园可以结合本园的特色,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全面培养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良好的美术环境。基于环境的体验让幼儿有了更多发现美的眼睛,同时也有了更多创作灵感的源泉,幼儿在艺术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通过环境设置的熏陶,往往比言语或其他手段的教育更具有教学的有效性,而一旦幼儿们在园内习惯、接受和喜欢上园内环境,则将缓慢渗透于幼儿成长的各个方面,与美术活动的高效教学有着直接的关联。

(三)结合重大节日,生成美术活动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教育方面的资源也十分丰富。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美术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我国是礼仪之邦,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节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事实上,我国的传统节日,尤其是较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大多有着优美的传说、感人的故事和发人深思的教育意义。这些重大节日,或者导人向善,或者传达爱国、思乡等美好精神。而幼儿园所处的区域,或许正是重大节日的发源地,或者与重大节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均是开展美术活动的经典课题。

三、巧妙利用物质材料,开展美术活动

《綱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采用旧物品利用的方式,给幼儿制作美术材料。教师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幼儿搜集生活中的旧物废品,实际动手组合创作艺术作品,进而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实现废弃物品“变废为宝”。

(一)利用本土物质资源,丰富活动内容

每个地区都有着丰富的物质资源。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幼儿外出,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自然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激发幼儿绘画或创作的动力源泉。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幼儿在亲近自然时,所绘画的内容可以是老师,可以是花草,可以是小动物,更可以是本地固有的特产。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可组织幼儿一起看日出,在阳光下开展美术活动。在美术活动中,还可以特意锻炼幼儿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当地的特产放置于讲台上或者是园内的操场上,组织幼儿们一起制作当地特产的模型,以动手实践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且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强化幼儿对家乡的自豪感。

(二)利用废弃物品,开展美术创意活动

不同的区域,特产不同,乡土文化不同,而本地在特有的产业链条下,生产或生活所剩的废弃物品也各不相同。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变废为宝是非常高效、环保的教育理念。一些有当地特色的废弃物,在安全无害的情况下,可以巧妙结合到教学主题之内。这样一来,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园内美术教学活动的教具,帮助教师更加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工作。而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在客观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废弃物充分发挥了所长,这对教师的教学创新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废弃物在丢弃后,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会程度不一地污染环境。在美术教学中使用废弃物,可引导幼儿学会搜集废弃物,侧面向幼儿宣传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等环保知识。灵活而合理地应用废弃物,特别是与当地乡土文化、地方特色相关联的废弃物,可极大降低园内的教育经费投入,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合理地引导、激励和鼓舞。幼儿教育无小事,在幼儿美术活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重视幼儿的感受,多多听取他们的心声,多带幼儿感受自然亲近自然,引导幼儿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通过这种方式,不断锻炼幼儿形成良好的创作思维,教师还应当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最终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丁一.生活用品“变身秀”——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运用生活材料[J].文学教育(中),2013(9).

[2]翁钦.浅谈生活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以拓印画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李梅(1976.7— ),女,汉族,甘肃民勤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幼儿发展美术活动
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