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如何处理与家长的关系

2020-12-23李开武

学周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有效沟通班主任家长

摘 要:家庭、社会、学校构成了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以截然不同的时空形式占据着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三者之间不但要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联结,而且要全力以赴地保障教育方向的一致性。故而,学校要深化社会各方面的使命感,更新家长的综合素养,统一家庭、社会及其学校的教育凝聚力。

关键词:班主任;家长;有效沟通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6-01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6.082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除了要认真完成好教学任务外,还要加强与家长的相互联系,共同培养和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必须有效交互,双方可以行之有效地进行互动,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要素和疑难性问题进行讨论、了解并达成共识,便于从全方位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鞭策和引导学生,达到学生自我衍生的目的,且按部就班地发展下去。

随着当前社会教育的发展和知识重要性的凸现,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当然,他们最关心的是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他们注重学校的办学条件,更重视学校里教师的素质。因此,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家长、学生挑选教师的做法。由此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也日益增多。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能否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学生家长的配合,对教师的教学成绩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与家长交往,争取家长的信任与配合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修的一课。另外,学校、家庭及其社会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阵地。家庭与学校教育的通力协作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当中最关键性的要素之一就是师生二者之间畅通无阻滞的沟通。

一、当前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及其原因

1.在传达一种意识形态的理解上,有一种立竿见影的功效就是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在以往它是简单化、概括化,呈现出沟通前准备不够充盈、沟通后跟进不足的特点。行之有效的沟通需要教师和学生家长在事先做好足够的准备。在交流中,双方探讨学生的思想、心理疏通及其学习上遇到的难题等,相互了解,达成共识,便于从全方位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鞭策和引导学生,达到学生自我衍生的目的,且按部就班地发展下去。教师在与家长交谈时,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和内在涵养。然而,在现实操作中,除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有些教师平时也没有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或谈及其他的情况。因为一些家长会诞罔不经地要求教师做到最好、最高、最完美。

2.沟通形式单一,沟通无实效。目前来看,我国很多中小学教师主要采取家长会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在家长会上又只是笼统地强调学习成绩,并且由于既要顾及成绩好的学生家长,又要顾及成绩较差的学生家长,所以教师在家长会上谈的多为共性问题,对每一个家长正确定位自己的孩子并没有提供实质性的意见。因此,很多家长会只能解决一些形式上的问题。而家访、约见等形式又因为种种原因常常被教师遗忘或回避。

3.就沟通机会而言,结果比过程更至关重要,沟通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操作。具体可见:学生之间的斗殴、逃课、抽烟、喝酒等问题发生后,与家长单独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就犹如“堵”与“疏”的关系。教师工作应谨记的是疏导,还要把控好整个局势。从沟通问题的角度来谈论,学生遇到问题时应该给予耐心的讲解,时常与家长进行系统化的交谈,切勿临时抱佛脚。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从整个大的社会环境来说,素质教育虽然一直在倡导,但社会的教育大环境没有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考大学就是学生家长的首要要求,而升学率成了评价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所以重成绩而轻能力成了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其次是任课教师课程紧任务重。现如今教师除了要上好课,还得配合学校的各种评估、个人职称评定、课题研究等,所有的这些都占据了任课教师的很多时间,导致任课教师很难大范围深入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再次,如今大部分教师趋于年轻化,很多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在与家长正确沟通方面还缺乏经验,在与家长沟通时不能很好地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二、班主任与家长如何沟通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最初打开学生智慧心灵的重要一环。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援引和培育,不单单要牢记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所学的知识,还要行之有效地规避和纠正家庭中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了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班主任就必须要考虑如何与家长联系,建立与学生家长的密切关系。如果学生是走读,班主任则可以家访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如果学生是住宿生,则可趁家长接学生的日子及时与家长联系;另外还可建立《家庭联系卡》与家长互通信息,彼此交换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情况。

首先,开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式。要让家长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要做充分的准备,运用合理的形式。在开家长会之前班主任要做足准备,确定好主题,以免在家长会上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要避免满堂灌的家长会,举办家长论坛,有的教师学富五车滔滔不绝,而家长则无动于衷,让家长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也就是教师简单汇报情况,而家长论坛变成一场演讲,家长难以敞开心扉,互相畅谈,与预期的目的大相径庭。故而,家长会时要尽量做到民主开放,要留出时间让家长各抒己见。才能让他们从心底里感受到被尊重。虽然有些家长会表现得很委婉,但心里却是很澎湃的。如此一来,家长和班主任的关系就更加亲睦和紧密了。

其次是家访。探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最简洁高效的方式。一则,可以和家长直面地交谈,交流更多未知的信息。二则,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学生的家庭状况,彰显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支持。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就无形地缩短了。但这种方法有或多或少的束缚性。它要求教師和家长居住的地方十分近,教师要有充裕的时间。但现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能够契合这些条件的少之甚少。故而,这种方法看似是可行的,但并不足以推广,即便如此,教师也应尽心尽责地对这种情况下的家庭进行适当的探访。

再次是相邀。从大局上来谈论这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中不可或缺的。在邀请家长时如果自己能联系上,最好不要让学生通知,应主动与家长进行联系,以表示教师的诚意与对家长的尊敬。最关键的是在电话中可以与家长沟通好见面的时间、地点,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最后是电话联系,目前电话联系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最简洁易行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会遭受时间及其地点的束缚,如果有什么事情发生,双方可以随时联系。这确保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尽可能地融合在一起。

三、班主任要运用好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首先,我们应该由内而外地尊重学生的家长。在这样的驱使下恰如其分地处理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无论如何,教师都应该把家长邀请到学校,热情地给家长们让座,倒茶,应尽可能地规避因学生犯下错误而不得不邀请家长去学校谈话的情况。现如今,每一位父母也想有一个为之骄傲的孩子,这一点虚荣心还是蛮强的。他们也希望学生成为备受关注的人才。学生出了问题俨然已让他们不安,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绝不能“越位”责骂家长,向他们散布愤怒。我们邀请家长是来解决问题,寻求切入点“共同努力”改造学生,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其次,与学生家长交谈要讲究语言艺术。在与家长交谈时,要注意双方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切不可说话时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尤其是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情况下,班主任说话一定要随和、婉转,不能把对学生的不满发泄在家长的身上。如果与家长交流不注意方式和分寸,脾气好的家长可能还会礼貌以对,脾气暴躁点的家长可能就会当场责备班主任,以使你下不了台,也使问题无法解决。

再次,在学生家长面前做到多表扬,少批评。现如今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学生就是家长的骄傲,如果在与家长交谈时,一开始就数落学生的缺点,一定会引起家长的不悦,不利于后面的交谈与沟通。因此,在与家长交谈时最好先说说学生的优点,在家长面前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以使家长对教师、对学生都充满着信心,然后再寻找机会并委婉地提出学生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样可以使家长更容易接受,也使家长与班主任更易交心。

最后,与家长交谈时要善于倾听。与家长见面时,很多班主任要谨记少说多听。不要自顾自地讲一通,待他们精疲力竭时,家长似乎也没有意愿想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只好憋闷在心里,回去秋后算账。故而,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去更迭以往的交际方式,成为“听者”。可先让家长概括讲一下学生在家里的情況,以及学生们平时在家中的表现如何。这样的做法有两大好处:一是营造轻松愉悦的对话氛围。二是便于从中获取实用性的信息。现当下,家长们的教育背景很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水平都是很高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假设能够常常征求和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家长会从心底里觉得教师比较民主且诚实守信的,这样也有利于在班主任和家长之间搭建起友好交互的桥梁。

总之,从大局上来谈论,教育是家庭、社会及其学校教育的完美契合。家庭和学校在学生的教育中占据着无与伦比的地位,而在家庭和学校直接对学生实施教育受到潜移默化影响更多的则是教师和家长。故而,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很难分辨,但家长和教师的通力协作可以使学校教育一本万利,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另外,作为班主任,若想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具备敬业精神,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必须具备崇高的精神境界,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共同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建明.浅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的问题[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

[2]刘年春.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J].民营科技,2007(8).

[3]张传达.班主任如何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J].成功(教育版),2007(5).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李开武(1982.9—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有效沟通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