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社团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2020-12-23马成明邓国亮

学周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作用初中活动

马成明 邓国亮

摘 要:美术社团活动是对美术教育的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往往能够投入更大的积极性与热情,使其在优良的美术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术的熏陶与滋养。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巧借相应的美术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同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美术素质。

关键词:初中;美术社团;活动;教学;作用

中圖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6-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6.076

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工作中,由于美术课程的课时安排普遍相对有限,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仅难以满足学生们自身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爱好,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也常常难以全面达成。美术社团是学生们课外实践参加美术活动的重要途径,若美术教师能够在把握课堂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发挥社团活动的作用,则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扩展,满足学生们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与需求[1]。同时,美术社团活动是美术教育的延伸,若教师在课后能够灵活地借助美术社团活动来丰富学生们的美术学习,则无疑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的美术能力与素质。从另一角度上说,美术社团活动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且在具体的活动中能够充分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当他们通过社团活动充分感受、享受美术魅力时,其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美术操作技巧、构思能力、创新能力等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2]。在下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美术教学经验,具体从满足学生兴趣爱好、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美术技巧、搭建展示平台四个方面论述初中美术社团在美术教学中所发挥出的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以期为后续的美术社团活动组织管理以及美术教学提供参考。

一、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

在常规的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上,不少操作性要求较强或者所耗费时间相对较多的美术内容,在课时、场地等因素的限制下不得已被取消,但实践性课程的缺乏则会导致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学生丧失继续学习美术知识、技巧的兴趣与热情。但在美术社团活动中,实践操作性强的内容却特别适合作为学生们的活动主题,这也提示广大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校园内的美术社团,组织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学习相应的实践操作技巧,锻炼自身的美术能力。教师可以将“蓝白之美”相关课时的内容作为社团活动主题,引导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以不同的小组为学习单位,鼓励他们通过自行寻找原材料,并按照教材中对于蓝印花布制作工艺的介绍去尝试操作。尽管不少学生们印染得到的“作品”较为简单,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亲自体验了蓝印花布的工艺过程,不仅能够充分地满足学生们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源的合理安排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内容,对于锻炼其实践操作技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3]。

二、通过社团日常管理促进教学资源拓展

仅仅依靠教材中的美术教学资源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已经难以充分地满足学生们的实际发展需求,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打开其眼界,教师通常会挖掘网络中的美术教学资源,将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引入教学课堂,从而达到活化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启发其美术创作欲望的教学引导目的。而在美术社团活动中,同样也可以充分地发挥出网络资源在教学上的应用优势。针对美术社团的日常租住与管理过程,教师自身可以建立起较强的互联网思维,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在课外时间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些富有价值美术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美术学习。结合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将这些美术资源与美术社团活动相互结合,从而帮助学生们在参与社团活动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强化自身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在社团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们布置一些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围绕教师所提出的课题,在网上自主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在其学习过后,要求他们以学习报告的形式分享自身学习成果,此时,学生们所掌握的美术知识也不再被限制于教材内容中,他们的自主学习行为让自身接触到了更多、更丰富,甚至于更加系统全面的美术知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极大地促进了初中美术教育成效。不过在通过组织、管理社团活动促进美术教学资源拓展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时常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地了解学生所接触的内容,以防止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以及思想价值观念的侵害。

三、通过经典作品欣赏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美术教育通常也被视为美德教育、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也能够积极地提升学生自身认知美、感受美以及鉴赏美的能力,对于陶冶学生情操而言价值显著。依托美术社团开展相应的美术活动,则是对初中阶段整体美术课程结构进行的补充,通过社团活动学生的课余生活得以丰富,而美术与生活的相互促进融合,更使得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释放,美术活动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塑造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美术作品常常蕴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与艺术心思,因此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可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在美术社团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们进行经典美术作品的欣赏活动,从而通过欣赏活动使得学生们善于在美术中发现美、欣赏美,以美术作品熏陶其内心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在课外时间参加相应的艺术展览或美术展览活动。当学生们在欣赏绘画作品时,教师可以从线条、构图、色彩、不同流派、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国家等多个方面为学生们介绍相应作品的艺术特点以及创作寓意;而当学生们欣赏雕塑作品时,则可以引领学生们体会作品艺术造型所传达出来的美感与艺术理念,从而提升学生们自身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

由于在美术课程中不同类型的科目所要传达的美术理念往往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作品欣赏活动时,也应当注重学生不同方面情感体验与核心素养的锻炼。在书画作品鉴赏活动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中华传统文化领域,领悟美术作品中所沉淀的精神内涵,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身的民族荣誉感,强化其爱国主义精神;而在动漫动画美术作品的赏析过程中,教师则应当引导学生关注时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文化元素与美术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从而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与信息思维素养。

四、通过趣味创意活动提升学生美术技巧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追求新鲜的性格特性,因此,教师在借助社团活动开展相应的美术教学时,则应当关注不同学生们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及其性格、心理特征,尽可能组织富有趣味性的創意美术活动,来激发其对于参加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以此提升其美术能力,为其后续的美术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美术社团所组织的“素描”活动中,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训练过线描画、彩笔画、油画棒等美术技能,其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绘画能力,加之随着他们表现欲、认知能力的逐步提升,教师在素描活动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们掌握透视等立体感强的写实素描绘画。但若依旧通过枯燥素描训练方式,学生们在面对冰冷的坛坛罐罐、几何体等物体时,则很有可能难以体现出素描能够表达出的立体感,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自信心受挫,严重时甚至会丧失参加素描学习活动的欲望。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则可以设计相应的趣味创意活动,鼓励学生们从自身的兴趣出发,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喜爱的物品进行临摹,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增添素描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同样的,在学生们的练习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做好个别辅导、整体辅导工作,并把握住不同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位学生提高素描绘画技能。

五、通过竞赛展览活动搭建展示平台

社团活动具有较强的群体性与开放性,社团是学生们进行校园活动的载体,也是学生们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而教师则可以很好地借助这一平台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在美术教学工作中,竞赛展览活动是体现学生学习成果以及展示自身美术能力的重要契机,因此,教师在相应的社团活动中,可以有机地结合相关美术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们通过美术竞赛展览活动感受浓烈的美术氛围,收获美术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4]。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参加“生活标志设计”的美术比赛,要求学生们所设计出来的标志能够向人们传达出美好生活的意愿。而当设计主题确定之后,学生之间可以合作完成设计也可以独立完成设计,在这样良性的竞赛氛围中,学生们集思广益,设计出不少富有创意的优秀生活标志。比赛结束后,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在校园中举办相应的作品展览,通过为其搭建一个展示自我才华平台的契机,来进一步提升学生们对于美术学习以及参加美术社团活动的积极性。美术社团竞赛展览活动是基于学生自身主观个性差异基础上所开展的校园活动,“以赛代练”的美术教育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在浓烈美术氛围的潜移默化作用下完成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并且通过竞赛活动,学生的精神风貌得以有效展现,在竞争机制的导入下,良好的校园美术艺术文化也得以充分激活,美术社团在美术教育工作中对学生所起到的发展促动效能,更是能够延展到整个校园。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社团活动的开展能够对美术学科教育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与影响。对于美术教师而言,则应当积极地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合理地设置社团活动来实现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并且以社团活动来达到锻炼学生综合美术素养与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英才,张海霞.浅谈初中美术社团对美术课教学的作用及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234.

[2]刘珊珊.社团学习对中学生美术课堂兴趣的激发作用研究——以临沂第五中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30.

[3]朱海清.如何通过社团活动完善美术核心素养的培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158.

[4]王俊菊.美术社团:培育高中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载体[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140.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马成明(1983.5—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学。

通讯作者:邓国亮(1978.12—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作用初中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