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0-12-23于柱

学周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语文教学

摘 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要想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需要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培养,并且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其次,还要对自主学习课堂情境进行创设,使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得到强化;最后,为学生拓展出更多可以自主进行学习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6-00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6.041

语文教学开展期间并没有什么可以遵循的固定模式,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受到普遍关注。因此,教师有必要积极思考并探索一些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当前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因素

教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精英教育”模式极大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师的行为和观念,一些不利的因素很难在短期之内彻底根除,这些观念长期存在必然会使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表现受到不利影响。

(一)只顾夯实基础,缺乏创新意识培养

教师在课堂和教材上所投入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上,而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却不够重视,由此很难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向着更远的空间引导,这就会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只能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二)只顾教育教学,造成学生思想禁锢

教师在课堂之上大都更为侧重开展教学工作,很少有放手让学生去做的行为,课堂教学大都处在一个封闭的状态之下,造成学生思想遭到禁锢,学生往往跟着教师的讲解去学习,思维逐渐变得僵化。

(三)教学采用死方法,缺乏灵活贯通

学生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会使学习变得枯燥和呆板,时间一长很有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只能依靠着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取得高分。

(四)学生缺少自主选择的机会与权利

教师在教学期间常常要求学生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学习,约束他们不许做一些事情。要求学生不可以在日常做出出格的选择,而且一定要保证自己的意愿和教师的意愿一致。这样的行为会造成学生思考空間发生堵塞,并且最终造成学生创造力和思想力遭到剥夺。

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期间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强化

要想切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需要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兴趣是自主学习重要的起点,属于引起一个人对新生事物认识的特有意向。如果一个人对学习有了兴趣之后,他们便不会认为学习活动是一个负担,由此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不是难事。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才可能显现出对学习的主动性,便会在心中将学习当成一种内在的需要,形成学习欲望。基于这个情况,特别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期间,首先就需要培养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笔者常常使用导入设计开场白的模式,在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经常会向他们讲一个与本节课相关的有趣故事,如果找不到相对应的故事甚至可以为了课程需要而提前编出一个有趣故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可以在内心深处产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在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培养期间,首先需要为他们创设出一个较为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在实际教学期间,只要发现学生表现出哪怕一点儿自主学习的意识,都要及时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激励和引导,这样使他们逐渐产生自我的主动学习习惯。比如,一些学生很可能表现出喜欢读书,那么便不妨让他们去读,并且从旁告诉他们用什么样的语气可以读得更好,在读的过程中可以掺入一些自己的感情,并且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性阅读等。也有一些学生会喜欢写作,针对这样的学生也可以鼓励他们多写,并且从旁告诉他们可以多写一些精彩的语句,练习一些新学到的字词,或者对重点段落进行仿写等,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进而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

(二)对学生个体给予尊重,强化对学生学法指导的力度,为学生培养一些自学的方法

学生内心中都有十分强烈的自尊,都希望将自己独立学习能力表现出来,他们各自的内心感受存在着差异,无论是思考、思想还是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与众不同。基于这些情况,我们需要对所有学生的独特个性给予充分尊重,并且在日常教学期间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可以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出更加广阔的空间,进而使学生本身的独立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习惯有着很大的帮助。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点,他始终认为教师的责任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内容,而是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进行学习。只有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在学习这条道路上有路可走,才能在学习期间发现很简单便能学会知识的方法,这样的目的便是使学生在“会学”的基础上主动进行学习。

1.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首先,需要保证学生具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计划目标。比如,建议学生制定出一个本学期内重点学习内容,如果将作文学习当成重点,可以试着每天读几篇范文,随后在阅读完范文之后再写出一篇读后感,还可以建议他们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在日记中可以摘抄几个好的词句等。这样制订出来的计划便会比较具体和明确。其次,制订计划目标期间需要因人而异。结合学生在个性特点和个体方面存在的差异,合理制订学习计划。避免一些学生出现“一口吃成胖子”式的急于求成行为出现。告诉他们不要将目标定得过高,那样很有可能会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一旦目标无法实现又很可能挫伤他们学习的信心。

2.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利用时间。首先,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懂得发现最佳的学习时间,比如早晨的时候大多数人头脑比较清醒,这个时候他们可以进行好词句的背诵或者文章的背诵,下午时间为了调节脑筋可以多做一些动笔练习,晚上环境比较安静可以进行写作和阅读。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对闲散时间有效利用。如果可以充分利用闲散的时间,那么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大帮助。比如可以在口袋里面放一本成语故事的书籍,在等人或者等车的时候可以把这本书拿出来进行阅读,在日常和同学边走边对书籍中的内容进行讲解交流,这样能够做到谈笑间获取新知识的目的。

3.指导学生学会如何阅读。首先,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批注,可以将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重點内容下面画上一条线,在关键词下面可以画一个圈等;其次指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再次,建议学生经常对好的词句进行摘抄;最后,对有意义的文章进行反复阅读。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在社会实践和交流的过程之中,反思性学习属于一种合作互动类的活动。反思的过程之中学生会以自身的学习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学生在反思性学习的过程之中会分析和审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以及自己学习期间所产生的各种结果。学生通过进行自我反思能够对自我加以完善、否定自身出现的错误。学生在进行反思期间如果能够得到他人的指点或者有机会与他人合作的话,就能够对内容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且在反思之后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期间需要注意合理使用技巧,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存在的差异,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除此,教师还要注意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目的的明确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可以在反思的过程之中得到质的飞跃。

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需要为学生积极创造一些反思的条件,引导着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之中积极反思。教师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一定要想办法使他们可以摆脱掉长久以来“你讲我听”的思想,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要求学生多动眼、动口。教师在对反思条件进行创造期间,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使他们可以将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感逐渐转变成自主学习的动力,更加牢固地确立起进行自我学习的信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属于认知的主体,教师只有在学习期间引导学生反思教师语言表述和知识推理,并且为学生创设出反思性学习的空间,进而使他们反思性学习的能力逐渐得到提升,最终在日常学习中将反思性行为逐渐演变成一种习惯。

(四)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新课标关于小学阶段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已经明确要求对学生自学习惯进行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属于一种在实践之中养成的良好素养。小学生只有勤于实践才有可能将语文学科学好。这里所提及的“实践”也就是进行自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自学的习惯主要就是在自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养成的。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进行教学,而是要使学生在日常学习期间养成自学的好习惯。教师需要结合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自学习惯进行逐步培养。要对学生认真思考和读书的习惯进行着重培养,并且使他们可以养成复习和预习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可以在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并且对自己完成的作业进行检查。笔者在教学期间经常会将自学习惯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讲给学生听,使他们明白自己在学习期间需要养成哪种学习习惯,教师在制定每节课教学目标期间需要把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加入其中,并且将其融入在平时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之中,对学生要进行严格训练,并且还要对他们悉心培养,直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开展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期间,教师只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并且时刻都以学生未来发展为教学根本目标,努力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可以在日后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意识,不断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最终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汪岳.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学周刊,2020(22).

[2]杨毅.语文自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0(6).

[3]张建国.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20(18).

[4]杨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J].学周刊,2020(19).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于柱(1968.11—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语文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