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明孝陵

2020-12-23陈若然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皇陵石像新作文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南京著名的景点——明孝陵。

刚进明孝陵,放眼望去,寂静的天空下是一片片苍翠的古柏,青青的砖石路指向一座座金色屋顶、红色宫墙的建筑。我忍不住压低声音对妈妈说:“这就是黄瓦红墙、青砖古柏啊。”

接着往前走,我们来到了石像路,树木掩映下的石像路上有各种神兽。我疑惑地问妈妈:“妈妈,石像路到底有哪些动物呀?”妈妈笑眯眯地摸了摸我的头说:“有狮子、獬豸(xiè zhì)、骆驼、大象、麒麟和马这六种动物。我们可以用‘是写罗象棋吗的谐音记忆法来记住它们的种类和顺序。”“哇,这可真是个好办法呀。妈妈,我发现每一种神兽都有两对,它们一对站着,还有一对蹲着。”“是呀,这些神兽是守护皇陵的,白天黑夜也许还会轮班呢。”“嗯,让我想象一下,每当夜幕降临时,皎洁的月色笼罩着整个皇陵,风从树叶间沙沙地穿过,神兽们就会从石像中飘出来,认真地巡(xún)视皇陵。嗯,也许它们还会谈谈当年那些旧事和今天这些游人呢。”“是呀,六百年啦,它们还在这里坚守着皇陵,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皇室的威严。”

走出石像路,穿過翁仲路,我们来到了孝陵。六百多年过去了,有些石柱已经苍老破损,可是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它们的古朴和庄严。“妈妈,你看,这些龙头可真精美呀。”“是呀。这些呀,叫作‘过水盘螭(chī)。‘螭呢,其实是一种龙,它的肚子能容纳很多水,所以古代一般用螭首做排水装饰。”“可是,排水那不应该有孔吗?它们好像没有孔啊。”我疑惑地问道。“别着急啊,”妈妈笑着说,“你再找一找,看看机关在哪里。”终于,我在一个破损的盘螭上发现了奥秘。原来,工匠在龙头里凿(záo)出了一个圆溜溜的小孔。更神奇的是,这个小细孔居然在龙鼻子的地方分裂成两个小孔,变成了龙的两个鼻孔。这个构思真是太棒了,我几乎可以想象排水时四面的龙头都在吐水,就像许多个小喷泉、小瀑布,壮观极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本之外的世界,也是一片知识的海洋。

(指导老师:丁   健)

“新”访谈

新作文:你是怎样想到写这篇作文的?和小星星们说说灵感的来源吧。

陈若然:有一次老师要求写一篇有关最近发生的事情的作文,我马上就想到了上周末我和妈妈刚刚去探访过明孝陵。实际上明孝陵我们已经去过很多次了,但是都没有这一次的认识深刻,因为这次探访时,我和妈妈进行了很多交流。我结合亲眼所见,了解了不少关于明孝陵的知识,认识到很多古迹如果离开历史背景,只是一个地点,一个建筑,但是因为有了历史和文化的加持,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新作文:这篇作文经历了怎样的写作过程?

陈若然:当我确定要写探访明孝陵的经历时,我首先进行了构思。因为是探访一个地方,肯定要有一定的写作顺序,于是我就把我的行踪理清后定为写作顺序。接着我想了想整个过程中我的感受,要说的太多,不能每个都详细描写,得有详略。而石兽和过水盘螭我印象最深刻,所以我把这两点定为了详写内容。写作时,我牢记“重描写,抓细节”的要点,通过描绘来表现特点。最后对文章整体进行提炼,整个探访给我的感受是:读书和实践是互相促进的。就这样,整个构思完成,然后动笔,搞定。

新作文:你们家经常会进行这种文化之旅吗?是你的兴趣还是爸爸妈妈有意培养?

陈若然:我本身就对这些特别感兴趣,爸爸妈妈也大力支持。我们家书非常多,种类也很丰富,其中历史文化类别的书特别多。我和妈妈会一起阅读这些书,然后利用各种机会实地探访。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必去的是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还会探访一些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地方”,了解和当地有关的历史文化。而我们又生活在有“十朝都会”雅称的南京,从小我就喜欢跟着爸爸妈妈探访大街小巷,听各种陈年故事。

新作文:给读者们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关于历史或者传统文化的书吧,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陈若然:我想给大家推荐的书是《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里面的故事都非常简短,又特别生动有趣。我们平时听过的很多故事都会在这本书中出现,比如“老马识途”“一鸣惊人”“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李广射虎”“三顾茅庐”……虽然是历史故事,但是读起来都很简单生动。读下去,你会发现:“哦,原来这个故事说的是这么一回事啊!”“哎呀,原来这个故事讲的是这个人啊!”……

猜你喜欢

皇陵石像新作文
京剧《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流变考
复活节岛石像
未解之谜——复活节岛石像
皇帝邻
皇帝邻
为武则天守陵的61尊石像为何都没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