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及改正措施

2020-12-23胡金玲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胡金玲

【摘要】幼儿身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不良行为,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幼儿园之中,即使教师进行了引导和规范,也有可能因为后期的监督、家庭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良行为习惯难以改正。就幼儿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探究,寻求较为有效的改正措施。

【关键词】不良行为习惯 影响因素 改正措施

一、幼儿常见的不良习惯

1.生活习惯。目前,幼儿生活习惯都相对较差,安全意识和卫生意识还没有养成。很多幼儿园孩子在放学的时候,都会出现身上乱糟糟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生活习惯没有养成。孩子在家里过于自由和懒散,导致了孩子形成一种主观的生活意识:总会有人替我收拾麻烦。这是十分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

2.学习习惯。幼儿教育也被称之为学前教育,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基础思维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家长所应当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并不是所谓的背诵能力和记忆能力。很多家长都盲目的让孩子对幼儿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记忆和理解,这是十分不科学的,不利于当下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也不符合幼儿发展的具体纲要。

3.思维习惯。幼儿的思维习惯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模仿,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影响力,确保自身对幼儿思维习惯的养成没有恶劣的影响。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形成推卸责任,推卸事情,懒惰等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是因为教师作为直接的引导者也存在着这种习惯,这对幼儿的思维发展是不利的。

二、幼儿不良习惯养成的原因分析

1.过分溺爱的家庭环境。俗话说得好,水手都是成长于波涛汹涌,伟人都是生于乱世时代。可以说,每一个成功者的人生都不會是一帆风顺的,在他们的生活中都会多多少少的面对一些困难,也正是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克服了自己的困难,最终他们获得了成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幼儿,大多成长于安逸的生活,父母对于自己孩子也是过分的溺爱,使幼儿在生活中遇到一点点的困难就放弃了,他们不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专制型的家庭环境。家庭对于幼儿的管制过于严格。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勇敢,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敢面对一件事时,他们就会采取强制性的措施,逼孩子去完成这一件事。他们以为这对孩子一种锻炼,对孩子的成长的是起到帮助的作用的。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只会让幼儿对自己的家长产生害怕的感觉,很多幼儿指出,他们所做的在父母的眼里都是错误的,而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他们必须照着自己父母的意愿去做事。这种做法只会使性格乖巧的幼儿变得自闭,性格倔强的幼儿变得叛逆,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幼儿,这种教育方式都不能引导幼儿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地发展。

三、幼儿不良习惯改正措施

(一)家校共育,互为监督

1.加强家长会的执行力度。学校举行家长会,就是将所有学生的家长召集在一起,教师对与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作出总结,根据笔者调查发现,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对家长会的目的没有深刻的认识,或是缺席、或是迟到,没有积极地参与到家长会的参与活动中。对此,就需要学校加强家长会的执行力度,使家长能够明白家长会的重要性。

2.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家校合作的方式不仅仅是家长会,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将所有学生的家长拉入微信群,那么家长和教师之间经常进行沟通,家长也可以时刻了解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有助于后期家长对于孩子的监督和管理。还有就是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可以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行为培养的重要性。

(二)榜样效应

教师在一个班的教学生活中,会面对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生,如果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任务全部交给教师,那么势必会为教师带来巨大的负担。对此,教师就可以重点培养一两个学生,这个学生在班级了一定要有一定的地位,如班长、学习委员,通过对这些学生重点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让他们树立起其在班级中榜样地位,让其余的学生能够向他们学习,如此就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只有教师自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校内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比,如运动会中的精神文明评比活动、课间操的队列评比活动、教师卫生评比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的表现自己。在这个活动的评比结果上,会出现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上,教师应当保持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职业观念,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幼儿学习环境。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减少学生之间错误行为的传播,增强幼儿家校共育,共同促进幼儿优秀行为习惯的养成,帮助孩子不断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游锡剑.论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改正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