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沅陵 翠茗片片映初心

2020-12-23杨宇航农业科技报社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茶园茶叶

文/杨宇航 农业科技报社

碣滩,因“滩中礁石竖立如碑”得名;碣滩茶,因主产于沅水北岸碣滩山得名。碣滩茶,产于两山之上、两水之间,紫岩之中、云雾之下,是工艺之晶。

沅陵,北纬28°,黄金产茶带。武陵山与雪峰山在此交汇,森林覆盖率高达76.19%,海拔400~600米;沅水、酉水穿境而过,千河之城,雨量充足,五强溪水电站形成了独特的库区小气候,非常有利于茶叶中氨基酸、咖啡碱、芳香油等物质的积累;这里有数百平方公里的紫色岩土,营养丰富,全国少见;这里峰峦挺秀,林木苍翠,终年云雾缭绕,孕育出高山原生态好茶。

“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了沅陵茶产业的发展,欢迎‘科技列车怀化行’专家为沅陵茶叶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出谋献策,协同创新,共同破解制约碣滩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难题和核心技术,推动碣滩茶产业链一体化和全面升级。”9月5日,沅陵县副县长张良波在“科技列车怀化行”沅陵站启动式致辞中说道。

茶树已成群众致富“摇钱树”

辰龙关,位于常德市与怀化市交界的沅陵县官庄镇境内,古属界亭驿,是通往大西南的必经之道,有着“湘西锁钥”“滇黔咽喉”之称。

从沅陵县城沿国道驱车东行进入官庄镇辰龙关,还没来得及喝茶,秀丽的风景已经让人沉醉了。

青山起伏,群山夹溪;高耸连绵的峭壁,苍翠欲滴的茶园,雅致的风雨古桥,往来的游人茶客,一步一景的十里长廊……好一幅山水田园风光图!这里,是辰龙关碣滩茶庄园。

“辰龙关就是实现我梦想的地方。”沅陵县茶叶协会会长、湖南官庄干发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干发告诉记者。自2009年起,干发茶业有限公司在辰龙关辟谷种茶。茶园延绵十里,其间小溪穿流而过,两边丹霞石壁护园,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相比美景,更让张干发心动的还是茶园带来的产业效益。干发茶业以辰龙关“十里茶廊”为基础,以“公司+农户”模式运作,逐步发展茶园近万亩,并在科研、加工、市场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当地群众在土地租金、劳务工资、鲜叶收购等方面得到乐实实在在的收益,实现贫困户年人均增收6000元。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张干发把茶园与旅游结合起来,跳出产业做产业。“目前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茶园于一体的辰龙关茶旅融合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我们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打造、一个片区一个片区地建设。”谈到未来,张干发信心十足。

专家进茶园赋能茶产业发展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关键工序,对红茶品质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萎凋叶经揉捻后,细胞破碎,在氧气的参与下,多酚类等物质与多酚氧化酶充分接触,并伴随其他一系列酶促反应……在沅陵县皇妃农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参与“科技列车怀化行”活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曾建明现场示范,对“皇妃碣滩红茶”的产品定位及产品研发提出建议,并根据地域特点、主栽茶树品种情况等进行系统讲解。

专家一行在沅陵县皇妃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对茶叶生产发展进行指导

专家进茶园,指导广大茶农进行茶园秋季采摘前期的田间管理

沅陵县皇妃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三面环水,风光秀丽如画,保持了良好的原生态环境;皇妃碣滩茶园茶韵天香,作为怀化美丽茶园代表从全国若干座茶园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全国最美茶园”榜单。

“茶业香型元素有数百种,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工艺流程做出不同香型的产品。相对于其他红茶‘花蜜香、甘鲜味’的特点,皇妃碣滩红茶的香味更加浓郁。”提及自家“皇妃碣滩红茶”,邓传建自豪地说。

碧绿的鲜叶在机器里翻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全自动机械化的茶叶生产设备,自投入使用以来,每一个流程,邓传建都如数家珍。“这里是自然萎凋,没有太阳时可加热;那边是自动加压的揉捻机,目前在湖南是最先进的……自然发酵机,人可以进去;下面是可以加温的发热地板,还有烘干、醇化、提香……正常情况下只需两三人就可操作,仅8个小时,2000斤茶叶成品就能从终端出来。”

北溶乡碣滩村是沅陵县碣滩茶的原产地,有着悠久的文化背景、优良的茶叶种植环境、多年的茶叶种植加工经验。

“这里雨水多,云雾大,生态好,天然适合茶树的生长。”在村口的碣滩茶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姜爱琴就“加大宣传引导,培育制茶‘匠心’,进一步发掘碣滩茶品牌文化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让更多群众共享碣滩茶‘红利’……”与村干部、群众代表展开座谈,大家畅所欲言,分析当前碣滩茶产业发展形势,查找问题,研判茶产业趋势方向,探讨茶产业发展路径和措施,为碣滩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9月5—6日,参与“科技列车怀化行”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曾建明、姜爱芹冒雨深入沅陵县官庄、五强溪、清浪、北溶等乡镇茶园、产茶基地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展“碣滩茶”产业提升专题调研,并在现代农业碣滩茶综合产业园召开“科技列车怀化行﹒碣滩茶产业专题技术培训”。姜爱琴、曾建明等茶叶专家结合当前全国茶产业发展趋势,对碣滩茶产业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姜爱芹围绕“以实施品牌战略,用足用活碣滩茶公共品牌,打造特色卖点,促进茶产业增效”作专题讲座;曾建明以生态茶园种植栽培技术为主题,就茶树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与当地龙头企业、茶产业基地、合作社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他们为沅陵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促进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生态茶乡小茶叶做出大产业

碣滩茶,因产于千河之绿、水韵悠长的湖南怀化沅陵碣滩而得名......

沅陵立足“碣滩茶 ”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和雄厚的茶产业发展基础,将茶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精准脱贫“一号工程”来打造,全县茶园面积达15.8万亩,可采摘面积12万亩,2019年茶叶产量1.28万吨,综合产值16.3亿元,茶叶企业达120余家,带动9600多户近3万人脱贫致富。

正如沅陵县茶叶办主任张清敏所说,“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建立碣滩茶产业发展机制。《沅陵县茶产业五年规划》明确目标,到2023年全县优质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年总产值达25亿元以上。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个,建设3个茶放融合体和2个保护区;出台《沅陵县茶叶产业专项资金奖补规定实施细则》,主要用于奖补茶叶基地建设、茶园有机认证等;成立沅陵县茶产业领导小组、产业扶贫领导小组、碣滩茶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宏观上整合全县资源,高位推动碣滩茶品牌发展。这些给企业吃了定心丸,茶农生产也有了好保障。”

民以茶兴,县以茶贵。伴随创新驱动的持续发力,一批批创新成果逐渐应用于该县茶产业实际沅陵县将依托碣滩茶生态有机品质,经由科技赋能,传统茶产业必将因创新而创造新的价值,抢占武陵山片区茶产业制高点,将沅陵打造成武陵山片区生态有机茶的生产加工中心、批发交易中心和茶文化展示中心,使茶产业成为沅陵人民全面小康梦想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

科技列车驶来的正是一次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面向未来,沅陵风帆正劲。

“科技列车怀化行”茶叶专家深入沅陵指导碣滩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茶园飘香
山东省茶园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周宁生态茶园
金鼓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