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房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分析

2020-12-23夏单军马祖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白头翁调剂中药饮片

夏单军,马祖文

(1.新疆阜康市中医医院 药剂科,新疆 阜康;2.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药学部,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中药饮片作为中医治疗中主要方式之一,其调剂准确性与最终使用效果有着直接联系,若存在较为明显的调剂错误,则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但因中药饮片的来源广泛,且种类繁多,调剂程序复杂,而部分中药饮片药名、形态相似[1],这使得在调剂中易出现混淆情况,给调剂工作带来较大难度。目前临床中针对中药鉴别包括显微、理化、色谱等方式,但以上鉴别方法对于医疗设备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对于基层单位不适用;因此性状鉴别仍是目前普遍适用的准确鉴别方式之一[2];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中药房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做出探讨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药房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250张中药调剂处方,对其中因中药饮片易混淆情况发生差错的处方统计。

1.2 方法

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中药师鉴别经验,对本次纳入的中药调剂差错处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收集过往中药医师进行鉴别记录,明确不同易混淆饮片的鉴别方法,总结不同中药饮片鉴别要点。

1.3 评判指标

统计所收集中药调剂处方中因易混淆中药饮片出现鉴别差错的处方,明确易混淆中药饮片种类,并分析不同中药饮片经形状鉴别方式的要点。

2 结果

2.1 中药调剂处方差错发生情况

其中发生调剂差错处方20张,差错发生率为8.00%,其中根及根茎类中药饮片8张,包括漏芦与白头翁、北豆根与山豆根;茎木类6张,包括鸡血藤与大血藤、降香与沉香;果实种子类2张,包括砂仁与益智仁、麦冬与山麦冬;皮类4张,包括香加皮与五加皮、肉桂与阴香桂。

2.2 4类易混淆中药饮片鉴别要点

根据临床资料收集显示,自不同中药饮片形状、质地、气味、科属及时药用部位等对易混淆中药饮片进行鉴别,其不同鉴别要点可见表1。

3 讨论

随着临床中对中医学的进一步研究分析,其应用范围愈加广泛,而中药饮片作为实施中医治疗的关键,通过中药调剂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中药治疗处方;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医在实际应用中与西医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这在较大程度上与中药饮片质量有着密切联系;以往中药饮片多为野生,药材道地,炮制方式讲究,因此中药饮片药效更显著,在用于各类疾病治疗中有着显著效用;但近年来,多数中药材为人工养殖,且部分药商为牟取自身利益存在以次充好或以假充真等情况[3],这也使得中药饮片药效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加强临床中对中药饮片的鉴别,确保药物质量与药效十分必要。另一方面,鉴于中药饮片种类繁多,多数饮片在形态、性状等方面相似度较高,因此在进行中药调剂中,常会发生中药饮片混淆情况,这对于患者病情不仅无康复效用,严重情形下还会加重患者病情,从而影响医院中药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也进一步要求在进行中药饮片鉴别中,选择有效合理的鉴别方式以提高鉴别准确率,进而保证中药调剂处方的高效、合理、安全。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中药房的250张中药调剂处方进行分析得知,其中因中药饮品易混淆致差错发生占比达8.0%,其中包括根及根茎类、茎木类、果实种子类、皮类;鉴于该结果,根据不同中药饮片形状、质地、气味、科属及时药用部位等对易混淆中药饮片进行性状鉴别,需注意在行性状鉴别中需选择具有丰富经验与高年资中药医师进行鉴别。

3.1 根及根茎类中药饮片性状鉴别

漏芦与白头翁:根据性状鉴别显示,漏芦别名野兰、鬼油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状茎较为粗厚,呈圆锥形,部分可呈破碎片状,有明显扭曲状,其完整长度可达10~30 cm;因根直伸茎直立,不分枝,顶端呈灰白色棉毛,因而与白头翁相似;其表面为灰褐色或是暗棕,较粗糙,外皮易剥落,直径同白头翁一样。而白头翁根为圆柱形,有稍微扭曲现象,表面则为黄棕或棕褐色,外皮易剥落,有不规则褶皱,顶部有白色绒毛;其长度为6~20 cm,直径0.5~2.0 cm,与漏芦相似。但漏芦气味特异,味道微甜中带酸苦,而白头翁则气味较弱,味微苦涩[4]。

北豆根与山豆根: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多为细长圆柱形,多数呈弯曲状,有分枝,表面为暗棕或黄棕色,有突起状纵褶皱,且质地坚硬,难以折断,断面往往表现为参差不齐,气味微淡。山豆根则为豆科植物,根与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长圆柱形,有分枝,表面棕褐或棕色,多横长皮孔突起,且质地同北豆根较硬,断面为浅棕色,气味带腥,味苦。

3.2 茎木类中药饮片性状鉴别

鸡血藤与大血藤:鸡血藤为豆科植物,栓皮为灰棕色,部分伴有灰白斑,断面为裂片状,存在较多不规则排列导管孔。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表面为棕色或灰棕,外皮鳞片状,颜色与鸡血藤相似;断面平整,褶皱少;木部存在较多细孔状导管,放射状排列[5]。

降香与沉香:两种中药饮片均为植物干燥心材,前者为芸香科木本植物降香干木,呈扁圆长条状,表面红棕或紫红,质地坚硬,入水下沉,点燃时香气浓郁,有油性。后者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树脂木材,为不规则片状或类圆柱形,凹凸不平,表面黄白色与黑褐色树脂相间,质地坚硬,气芳香,燃烧时有浓烟,香气浓烈,可渗出黑色油状物。

3.3 果实种子类中药饮片性状鉴别

砂仁与益智仁:前者为姜科植物果实,近球形或长圆形,表面软刺状短突起,种子团则类圆形或长圆,有明显钝三棱,多为矩形多面体,棱角分明。后者为姜科植物益智果实,呈橄榄形或长椭圆形,表面无刺,多纵向突起棱线;种子团为长椭圆形,多数不具三棱。

麦冬与山麦冬:前者为纺锤形,长度1.5~3.0 cm,直径0.3~0.6 cm,断面黄白,质地柔韧,表面则为黄白或黄色,伴细纵纹;气微香,味甘微苦。后者同前者形状抑制,长1.2~3.0 cm,直径 0.4~0.7 cm[6],干后质地硬脆,表面为棕黄或淡黄,不规则纵褶皱;气微,微甜,嚼之呈黏状。

3.4 皮类中药饮片性状鉴别

香加皮与五加皮:香加皮也被称为北五加,为萝藦科植物杠柳干燥根皮,有毒性,饮片为槽状或卷筒状,较厚,表面为灰棕或黄棕色,栓皮易脱落,质地较脆,断面不整齐,香气浓烈。后者五加皮被称为南五加,饮片为不规则卷筒状,外表灰褐色,横向长圆形劈空,易折断,断面可见浅黄棕色小点,气微香。

肉桂与阴香桂:前者还为樟科肉桂干燥树皮,浅槽状‘双卷筒状,表面粗糙,为灰棕或棕色,指甲划过可见油痕;断面呈颗粒状,香气浓郁,味微甜、辣。后者则为樟科阴香干燥树皮,为块片状或槽状,表面粗糙,灰棕色,指甲刻画可见油痕;断面为裂片状,气微,味微甜、涩。

综上所述,充分掌握鉴别中药房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的方法,可提高中药饮品用药鉴别水平,保证用药安全,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化与科学化。

猜你喜欢

白头翁调剂中药饮片
能“二战”考研尽量不要调剂,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要不要服从调剂?
早春信使白头翁
我和白头翁的“战斗”
2019年考研调剂复试开始
使用这些问题中药饮片,当心
某三级中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
想改名的白头翁
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重要性及相关方法
不同产地白头翁药材的有效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