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脑血管病术后的注意事项及如何护理

2020-12-23余明霞,郑雨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卧床无菌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脑血管病患者逐渐增多,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则占其中多数,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护理问题是目前医生和患者主要关注的问题,现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术后焦虑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病人在术后都会因疼痛感而减少运动,长期卧床则会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护士和家属可通过观察病人的情况进行询问,主动帮助病人缓解心理问题,同时可帮助病人进行体位的转变以及舒适体位的调整。安静的环境也能够为患者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患者焦虑情况的产生。

2 腰酸背痛

该情况在老年病人中经常出现,出现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卧床休息或保持肢体伸直限制了自身的活动。日常护理中可协助病人或指导家属深入患者腰背部进行按摩或腰部两侧轮流垫小枕,或帮助患者进行翻身运动、下肢保持伸直,指导并教会患者家属进行下肢揉捏,促使病人放松肌肉,患者在此期间也可通过适量的运动改善腰酸背痛现象。

3 感染

感染情况的产生通常与患者创伤的热量吸收有关,日常护理需要关注患者体温、脉搏以及呼吸情况的变化,并且需要定时对患者的体温情况进行检查,观察手术创面是否存在红肿、疼痛以及发热现象,并仔细观察患者局部是否存在渗液,伤口辅料是否脱落等现象,同时加强无菌操作的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消毒,保持敷料的干燥。

4 排尿困难

术后疼痛感往往促使患者发生行动困难或排尿不便的情况,对于手术日期确定的患者可尝试在训练床上卧位大小便以减少排尿困难现象的产生。对于急诊患者而言,由于手术时间紧急,在治疗前未能进行一定的训练,术后易产生尿潴留情况,此时需要为病人提供隐蔽的排便环境,例如屏风的使用、流水声应用以及温水冲洗会阴和腹部按摩等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排便。

5 便秘

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胃肠道蠕动减弱,从而导致病人便秘。术后需要与病人多交流,了解其排便习惯,并鼓励多饮水,多以营养丰富的食物促进胃肠道的蠕动,隐蔽的环境和腹部按摩也能够帮助排便,必要情况下可给予开塞露帮助排便。

6 失眠

该情况多出现于手术当天,主要与患者自身的不适感和焦虑情况有关。护理中应注意患者的睡眠习惯,安静的环境和暗色的灯光可提供一定的辅助睡眠作用,可使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术后的护理中,必要情况下可给予患者安眠药。

7 伤口渗液

常表现为穿刺部位渗血,产生该情况的原因在于动脉压力过大、内径较大、术后肝素抗凝、术中血管损伤、术后压迫手法不正确或时间不足、病人体质以及过早活动患肢等因素共同产生。术后护理中需保留动脉鞘管,避免脱出导致出血。拔除鞘管后需要基于沙袋包扎6 h。患肢制动24 h,并观察足背动脉波动情况。同时观察病人伤口敷料的清洁程度,教会病人咳嗽时按住穿刺部位,避免局部张力过高导致出血。

8 结语

缺血性脑血管病症术后的效果往往和术后护理具有重要联系,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家属以及护理人员共同协助。为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以及良好的预后效果,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是改善治疗效果的关键。在护理时不仅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要求,同时对于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知识、无菌技术、专科理论技术等内容提出需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手术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卧床无菌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脑血管病知多少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追溯系统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研究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第十一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专题论文刊发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