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与产业共振
——《2020年地理空间产业趋势报告》摘要

2020-12-23王悦承陶闯

卫星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空间人工智能数字

文|王悦承 陶闯

1.泰伯研究院 2.知卓集团

2016-2020年,泰伯研究院与知卓集团连续五年发布《地理空间产业趋势报告》。2016年报告重点关注微小卫星的崛起,提出空间智能将成为地理空间产业发展的重大走势;2017年报告重点关注空间大数据,认为空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大力推动空间智能的发展;2018年报告重点梳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给空间产业带来的机遇;2019年报告重点关注自动驾驶与高精地图,初步提出数字孪生将成为“明日之星”。

进入2020年后,地理空间产业将发生哪些重大变化?未来产业将往何处走?本文为《2020年地理空间产业趋势报告》摘要,供读者参考。

一、大事件频发的2020年

2020年是见证历史的一年,发生了多起大事件。

第一个大事件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封城。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称,武汉封城可能会带来数万亿元的经济损失。

第二个大事件是高考推迟一个月。这是继2003年高考提前一个月后,17年来第一次高考时间调整。

第三个大事件是美国股市出现4次熔断。这种情况在过去三十多年时间里仅发生过一次。

第四个大事件是奥运会推迟一年举行,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发生。在此之前,奥运会只在世界大战爆发时才会取消。1916年的柏林奥运会因一战而取消,1940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44年的伦敦奥运会因二战而取消。换句话说,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可能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相当。

除此以外,全球航天领域的大事件还包括,中国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链”计划已发射约600颗卫星(截至报告发布时)等。

二、科技领域的“10-12定律”

以2020年为起点,未来十年的科技领域会发生什么大事件呢?从一组简单的数据推导,报告得出了一个有趣的“10-12定律”。

从计算机发展史来看,1995年开始进入个人电脑和操作系统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个人电脑是硬件,操作系统是软件。10年以后的2005年,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又一个10年以后的2015年,开始进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里可以近似地把物联网看成是硬件,人工智能看成是软件。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12年轮回。1995年的12年后,微软在2007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2005年的12年后,苹果在2017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2015年的12年后,谁会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报告认为,大概率是人工智能加物联网领域的一家公司(图1)。

图1 “10-12定律”示意图

未来十年是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年代。甚至可以说,这是二战以来全球第一次面临这种非常不确定性的环境。报告认为,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科技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技术和市场的落地结合,即科技与产业共振。

三、新基建成为科技产业的主战场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加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根据德勤研究的结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动力,在全球GDP中占比达到了15.5%,在美国和中国GDP的占比分别为21.6%和30%。德勤认为,疫情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加速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居家隔离加速数字化经济社会基础提升,经营活动方式由线下向线上转变,无人银行、在线医院等无接触场景快速发展,政府等社会职能机构的数字化需求凸显。

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断崖式下滑,保护主义加深,产业供应链从全球化变成了区域化。高精尖产品被封锁,各个国家都开始把核心技术留给自己,经济全球化出现严重倒退。用技术化的口吻来表述,世界经济越来越难以“开源”了。

由于数字经济占据中国GDP约三成的比例,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德勤的研究,中国经济的“新三驾马车”分别是新基建、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和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2.0。

报告认为,新基建将成为整体拉动中国GDP的主要核心推动力,也将成为未来中国科技产业的主战场。新基建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并不完全由政府投资,而是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有机联动,二是更加注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过去,政府市场在科技企业的优先排序中靠后,企业大多认为面向政府的机会不容易把握,面向消费者的机会更容易把握、且容易规模化。但现在,重心明显反过来了。很多资本机构在进行投资时,甚至首先会看企业或项目是否属于新基建领域、是否面向政府用户。举个例子,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作为数据管理发展最快的方式,2019年中国云服务市场的总体规模为1612亿元,其中政务云市场规模为528亿元,占比约为33%。换句话说,超过三成的云服务市场来自于政府采购。

四、数据智能成为全行业数字升级的核心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智能(Data Intelligence)越来越成为全球科技企业的关注焦点。数据智能的实现依赖于三个相关联的步骤:一是信息化,包括建立信息技术系统、实现业务模块化、开展数据库运维;二是数据化,包括建立数据中台、建立异构数据处理机制、具备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三是智能化,包括建立业务中台、优化人工智能模型、形成反馈机制。

目前国内各行业已基本实现信息化,或者说都拥有了信息技术系统,为什么还要做数据化、智能化?这是因为,信息化只能够帮助管理文档、统计表等一类的信息,采用数据化平台则可以直接把异构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融合进来,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系统会自动组织这些数据,并找出关联关系。德国思爱普公司(SAP)是全球顶尖的信息技术公司之一,也是全球顶尖的信息化公司之一。但该公司目前尚未完全实现数据化和智能化,正在大力推行数据智能的理念。

数据智能对智慧城市更为关键。报告认为,过去城市管理的重点是强调数据打通,如今新型智慧城市将完全重构以前的信息化系统(其中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更强调数据化和智能化。全行业、企业和政府都将面临一次巨大的信息技术变革,从信息化时代真正进入数据化时代;而只有进入数据化时代,才有机会迈向智能化时代。以疫情传播预测为例,科技企业通过融合多源异构的时空数据建立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图2),测算国内各个社区的风险值,有效加强精准的疫情防控。

与此同时,5G时代已经到来,将加速万物互联,催生新型大数据和应用新场景。与地理空间产业密切相关的是,5G将大幅提升位置定位的精度。同时,5G叠加智能化和网络化,将重构汽车和交通产业。

图2 疫情时空图谱预警平台

五、数字孪生建立通讯、数据和智能的闭环

《2019年地理空间产业趋势报告》初步提出,数字孪生将成为“明日之星”。到了2020年,数字孪生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重要趋势。

数字孪生是支撑政府和产业数字经济的通用赋能技术。如图3所示,数字孪生的内涵包括:两个空间,即物理空间和赛博空间;三大技术要素,包括作为基础的数据,作为核心的模型,以及作为载体的软件;四大功能等级,包括描述、诊断、预测和决策;五大典型特征,包括数据驱动、模型支撑、软件定义、精准映射和智能决策。其中,反馈是数字孪生的重要机制,既包括从物理空间到赛博空间的反馈,也包括从赛博空间到物理空间的反馈。

图3 数字孪生内涵示意图

从当前的应用场景来看,数字孪生应用主要包括三大类型,即城市数字孪生、工业数字孪生和自动驾驶数字孪生,这几种场景在2020年都有了丰富的应用案例。自动驾驶是典型的数字孪生应用,如图4所示,机器和系统通过高精度地图定位,在边缘计算、5G等辅助下进行感知,通过AI预测做出决策,最后再进行反馈,形成了一个数字孪生的闭环。

图4 自动驾驶数字孪生应用

报告大胆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在理解当代社会时,可能会抛开物理空间,而直接从虚拟空间来学习。未来的世界不再是物理世界,地图会重建一个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相结合的新世界,这个新世界就是数字孪生。

六、资本加码地理空间科技

2019年,资本市场上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是“寒冬”。进入2020年,由于资本市场上市门槛降低,有更大概率能够嗅到春天的味道。科创板和新三板精选层大门敞开,让越来越多的地理空间企业抓住了机会。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包括新三板精选层)的地理空间企业络绎不绝,例如航天宏图、中科星图、龙软科技、盟升电子、国源科技、天箭科技、中国卫通、测绘股份、天奥电子、观典防务等。

已经公开声明进入上市辅导阶段的地理空间企业也不断增加,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正元地理、速度时空、臻善科技、九天微星、纵横股份(至发稿时已经过会)、特力惠、科工火箭、创辉达、理工导航、星月科技、伟志股份、鱼鳞图等。

上市企业的投融资并购尽管频率略有降低,但是超过亿元的交易仍然活跃。例如中国电信投资辰安科技(17.68亿元)、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投资恒华科技(11.68亿元)、航天长峰收购朝阳电源(9.6亿元)、箩筐技术收购易图通(8.36亿元)、雷科防务收购恒达微波(5.62亿元)、海兰信收购欧特海洋(3.4亿元)、北斗星通收购远特科技(2.98亿元)、山东华鹏投资天元信息(2.48亿元)等。

与此同时,受商业航天和自动驾驶两大主要因素的推动,创投市场异常活跃。在最近一年里,融资超过1亿元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深蓝航天、航天驭星、九天微星、微纳星空、国兴宇航、星河动力、国电高科、丰行智图、滴滴出行、爱泊车等。

报告预估,在未来两到三年里,商业航天、自动驾驶将持续成为地理空间产业资本交易的主赛道,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数字孪生。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是自然资源信息化供应商测绘股份的成功上市,很有可能会在近几年内拉动一批与自然资源信息化相关的科技企业的上市小高潮。

在自动驾驶与高精地图领域,科技巨头强势入场,为地理空间产业带来了强大的资本、人才和技术,同时也将带来不可低估的产业催化能力。在最近五年里,滴滴、华为、京东、顺丰等科技巨头均取得了导航电子地图甲级资质。

越来越多的科技头部企业意识到,空间科技是企业长远战略的核心组件,是企业、经济和社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缺少空间能力的科技企业战略是不健全的,可能会带来丧失数据主动权等重大风险。

七、在慢增长时代打造高韧性企业

在过去多年时间里,业界公认地理空间产业保持着2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在最近两年,产业增速已经明显减慢。报告预估,地理空间产业仍然会保持稳健的增速,但很难恢复往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换言之,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地理空间产业已经进入慢增长时代。

麦肯锡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经济低迷时期,高韧性企业的表现良好。该研究指出,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每个行业都有一小部分企业的表现优于同行。当冲击到来时,这些企业的收入同样降至行业平均水平,但在危机过后却恢复得极快。2009年,高韧性企业的盈利增长了10%,低韧性企业的盈利却下降了近15%。这些高韧性企业有一些共性,那就是在危机来临前就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并在危机期间做出有效应对,尤其是大幅削减运营成本。

未来十年,在地理空间产业领域脱颖而出的企业,很有可能就是具备高韧性、有效提质增效的企业。

猜你喜欢

空间人工智能数字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答数字
数读人工智能
数字看G20
下一幕,人工智能!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