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星级现场建设中,做好设备现场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2020-12-22刘博何斌锋刘欣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23期
关键词:操作者星级故障

刘博,何斌锋,刘欣

(1.西安文理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2.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100)

自2015 年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立足质量管理推行了星级现场建设达标活动,其下属的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了星级现场建设的相关工作。由于公司属于大型专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拥有种类齐全数量众多的设备,而生产现场加工产品的设备具有“六源”的特征——故障源、危险源、缺陷源、污染源、浪费源和清扫困难源,故设备现场管理是整个星级现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公司设备部门根据星级现场建设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参照TPM 全员生产维护模式开展设备现场管理。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做到了设备管理的全员参与,设备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规范,消除了生产现场和设备有关的“六源”,减少了人为原因导致的设备故障,设备完好率始终大于98%,未发生设备事故,为公司星级现场建设达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总结经验如下。

1 开展设备现场管理的教育培训,统一思想,掌握技能,做到全员参与

当今设备凝聚了人类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具有高度自动化、高精密、智能化等特点,企业科研生产对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设备的输入只有材料、能源和人员,而设备的输出:产量、质量、交货期、成本、安全、环保、劳动情绪等,同时设备具备“六源”的特点,生产现场的设备管理是星级现场建设的重要工作。设备现场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实现全员参与,每班按检查维护保养规范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包括对设备专属区域的清洁、整理和整顿),保持设备状态良好,提早发现故障征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消除人为原因引发的突发故障,保障科研生产顺利进行。

公司围绕设备现场管理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设备管理和检查维护保养技能的教育培训,做到从最高管理者到生产一线的设备操作者都正确认识设备现场管理在星级现场建设中的重要性,并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主要方式有邀请中国质量协会的专家到公司开展设备现场管理的专题培训并到生产一线检查指导实际工作(培训对象重点是设备部门主管人员、设备使用单位主管领导、维护组、生产班组公司和设备操作者代表等);派遣骨干人员到集团公司星级现场建设的先进单位现场学习取经;组织开展设备点检维护保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开展六西格玛专题、QC 小组、合理化建议征集等等群众性的活动。

在人员思想认识上破除和树立的主要观念如表1。

2 制定设备日常的检查维护保养规范

由设备部门根据设备现场管理的要求,负责制定每台设备每班的检查维护保养的要求(《点检表》)、周期保养标准(二三级保养标准),规范设备现场管理工作。

2.1 遵循PDCA 循环原则,给每台设备制定每班检查维护保养标准(《点检表》)

首先,设备管理部门到生产现场选择金属切削、锻压、铸造、钣金、焊接和工业窑炉等各类设备中的典型设备,组织生产车间维护组、工艺、操作者对所选典型设备每班应检查维护保养的内容、典型故障征兆等进行研讨,按照“五定”要求编制各类典型设备的《点检表》(略)。然后,设备主管部门组织各单位维护组、工艺和操作者参照这些典型设备的点检表编制其余设备的点检表,经设备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操作者每班按照《点检表》对所操作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在运行1 ~2 个月后,设备部门组织进行“回头看”,对点检表进行再修订。整项工作的开展遵循PDCA 循环原则,点检表编制时采取5W1H、故障树分析、头脑风暴等科学方法以避免缺失。“五定”要求如下:(1)定点:确定每台设备应检查、保养、润滑、清洁的部位;(2)定项:确定指定部位所应检查、保养、润滑、清洁工作的内容;(3)定时:确定指定部位所应检查、保养、润滑、清洁工作的周期;(4)定标:确定检查、保养、润滑、清洁工作的目标状态或应达到的标准,并尽可能的量化;(5)定法:确定每一个点检项目采取的方法、使用的工具或辅助材料。

表1

2.2 制定设备周期保养规范(二三级保养标准)

设备部门按照设备型号编制了每台设备的二三级保养内容和标准,建立了设备二三级保养数据库(可按型号筛选),规定了设备维护组和设备操作者的职责。一般情况下,设备运行6 个月安排二级保养,运行18 个月安排进行三级保养。二级保养由操作者在维护组的指导下完成;三级由维护组进行(操作者配合)。

2.3 其他

(1)点检表确定的检查维护保养项目,应围绕监测设备运行技术状态、故障征兆、“六源”等,力求能够通过规定的检查和维护保养,消除设备“六源”。

(2)点检表确定的由操作者进行的检查维护保养项目立足于通过人体的“五官”发现设备故障征兆,再辅助于专门的检测工具。当班操作者应是最早发现设备异常和变化的人。如操作者能够通过人体的“五官”发现设备运行动作、温度、声音和气味等的异常;通过所加工出来的产品工艺指标参数的细微变化,发现设备加工能力的劣化趋势。

(3)注重设备每班的清洁工作(这是操作者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的工作)。要求当班操作者清洁设备外表和整理整顿专属工作区域,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脱“黄袍”、除油垢污渍,专属区域内没有和设备生产使用维护无关的物品。规定操作者在对设备各个部位的清洁过程中,按照点检表对设备各部位进行检查和维护,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如发现螺栓连接松动,立即进行紧固;对导轨和工作台进行润滑和防锈等。及时清洁附着在设备上和专属区域内的污垢、水分等垃圾是设备每班维保的重点。因为污垢含有大量加工产品时所形成的金属微粒,如附着在设备的滑动导轨等运动面上后,不及时清洁易产生划痕,严重的可导致拉(研)伤,降低设备精度;附着在电器原件和线路板上会引起电器故障;水分附着在设备的金属材料上,易产生电化学反应,引起锈蚀,降低设备精度甚至导致设备故障。

(4)点检表规范应由操作者负责的设备润滑工作。每台设备的点检表均按照使用说明书编制润滑项目,做到“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和定人)。操作者按照点检表规定,对设备各个润滑点检查和润滑。

(5)点检表应为设备二三级保养计划的编制和修理提供参考。设备部门每次编制设备二、三级保养计划时,到现场查阅设备点检表,了解设备实际状态,最终确定应保养的设备,避免“过保养”或“漏保养”。在设备发生故障需要修理时,维修人员也会查询点检记录,为修理提供参考。

(6)助力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点检表》将设备专门的安全防护装置单独列出,如防护栏、罩、电气柜门、电线的绝缘防护等,并规定检查方法和周期;特种设备(如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等)和特种作业涉及设备(如厂房中央空调、焊机、热切割设备)的点检项目和要求遵循国家及行业的规定。

(7)助力文明生产和节能环保工作。每台设备的《点检表》确定了每台设备的专属区域(等同于将整个生产现场以设备为核心划分为一个个小责任区)。操作者每班按照点检查表对设备、专属区域和附属动力管线进行检查维保,擦拭设备,消除管线的跑冒滴漏,清理专属区域的铁屑、流到地面的切削液油等垃圾,将设备专属零部件放到指定的位置。

(8)为保障被检查项目不漏、不乱并提高效率,应规定科学的检查路线,如一般按照由低到高、由外到内、由近及远等。

3 落实职责,制定奖惩制度,保证设备现场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公司从2015 年开始推行星级现场建设,就建立考核机制,注重将经过实践验收的好的做法和经验以制度文件的模式固定下来,避免“一紧二松三垮台四重来”的现象。在公司军品质量体系从GJB9001B-2010 版的转成GJB9001C-2017版时,将星级现场建设中设备现场管理好的工作做法写入军品质量体系文件,建立起了长效机制。

3.1 落实设备现场管理工作中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

参照TPM 全员生产维护模式,重点落实设备主管部门、车间、操作者的职责。

(1)设备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设备现场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以及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

(2)车间负责本单位所属设备现场的管理;接受设备主管部门的业务领导,贯彻落实各项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完成设备各项考核指标;执行定人定机——每台设备确定使用人和保管人;检查督促设备操作者按照点检表对所使用的设备每班开展检查和维护保养。

(3)操作者执行设备管理制度,达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故障)的要求。严格遵循设备操作规程,按照点检表对设备每班的检查、维护保养,服从和配合车间设备维护组开展工作。

3.2 建立奖惩制度,保障设备现场管理顺利开展

在每年的经营承包文件中确定各车间设备管理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设备管理部门每月进行考核和奖惩。围绕现场管理的考核指标主要是车间每月应完成的二三级保养指标和设备完好率指标,车间未完成任一考核指标扣罚当月提奖额1.5%。各车间完成设备二三级保养后,由设备主管部门进行检查验收。由于点检表所列的设备维保项目属于二三级保养范围,如果操作者未按照点检表要求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保且情节恶劣,参照未完成二三保考核指标处罚车间;设备发生故障后,分析原因属于操作者未按照点检表要求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保且情节恶劣,参照未完成设备完好率考核指标处罚车间。

另外,在开展车间、班组及个人“评选推先”时,对设备现场管理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

4 星级现场建设中开展设备现场管理的探索

4.1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是做好设备现场管理的关键

这是因为设备凝聚了当今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技术含量很高;设备现场管理涉及部门多、时间跨度大,需要企业各个管理部门、车间、生产班组,以及设备操作者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需要从思想、技术、经济、组织、人才等多方面着手。

4.2 妥善处理操作者参与设备的维修工作

在设备现场管理中,应妥善处理操作者参与设备维修工作。既要鼓励和保护操作者参与现场管理的积极性,又要考虑其自身的素质能力和设备的实际情况,避免发生意外。对于国家、行业或设备厂家有资质要求的,尤其是特种设备和涉及特种作业的设备的维修,操作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相应的资质后,方可开展设备维修工作。

4.3 通过技术进步提升设备点检工作的水平

投入资金,改进监测手段,提升设备信息采集、统计和分析工作水平,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误差。如给设备检查人员配备必要的监测工具;在购置新设备时,要求厂家给设备配备监测仪器仪表,实时采集和向后台(乃至设备生产厂家)传授送设备运行时的数据,如电压、电流、温度等,从而保证信息准确、及时,对异常情况迅捷正确处理。

5 结语

公司参照TPM 全员维护模式开展设备现场管理,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使设备技术状况保持良好,避免了人为原因导致设备故障,设备完好率始终大于98%,强有力的保障了公司星级现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操作者星级故障
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操作者内及操作者间可重复性研究
浅析汽车制造业人机工程标准
故障一点通
“星级联创”促进星光党建的创新实践
唐DM 智联创享型
大指挥官 2.0T四驱臻享版
操作者框架在车辆传动系旋转耐久试验中的研究与应用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故障一点通
光明《留学》诚信星级评选前30名好评机构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