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空间下阳城高跷走兽的传承与保护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阳城火神庙会

解 蓉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

1 高跷走兽的地域文化空间

1.1 村落历史沿革

稷山县北阳城村位于稷王山北边,属山西稷山清河镇管辖,该村始建于公元前594年,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整个村落坐北向南,南北长,东西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阳城走兽,传承至今。稷山县是农业始祖后稷的故里。公元前594年,晋侯治兵于稷,此后魏王豹在此屯兵,建太阳城。公元487年,孝文帝在此筑高凉城。唐宋时期,称之为阳城村,其后该村人丁兴旺,到明末清初时,分为南、北阳城两村,阳城村悠久历史,文化底蕴丰富。

1.2 独特的村落空间布局

村落建造的初期目的是为了防御敌人和危险,在动乱年代人们长期处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在村落选址过程中十分重视周围环境天然防御功能,因地制宜,建立自己的村落,许多村落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古村落从区域总体环境、外部的构建,内部街巷空间的设计、民居的建造形式等多方面,都会层层设防,达到保护民众的作用。

民众在建造村落时不仅注重村落外部的自然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在人为加工的基础上,使村落更具安全性。地势险要,能播种,有水的地方是人们定居的主要条件,北阳城村的选址就在较为平坦的台地顶端,东侧是沟壑,沟壑里有一条天然的李铁河,现已经干涸,北阳城村选址独特,利用天然的自然地理环境增强村落的防御功能,保护村民的安全。除了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外,北阳城村外现有留存下来的高凉故城遗址,城墙高而坚固,供民众进出的门又矮又小,城墙不仅有防御野兽和敌人的作用,还能抵抗大风的侵袭。

2 庙会文化空间与高跷走兽

2.1 火神信仰体系

在北阳城村东南方向,有一座火神庙,庙内供奉“火神娘娘”。传说火神爷和火神娘娘下凡,火神娘娘看重北阳城村这块风水宝地,在此定居。根据寺庙正梁记载,庙宇建于清雍正四年,正殿主体结构保存较好,殿内墙壁有彩色壁画,有祥龙、屏风和火灵圣母巡幸图,石柱上刻有对联“位正南开天景运,德符中女普慈心”,柱下有立体图像雕刻精美的方形石礅。火神娘娘在阳城村非常受人们的崇拜,围绕火神娘娘的众多故事和传说,每逢闰年正月二十九周边村落和许多外地人都来参加阳城火神庙会,为火神庙捐钱捐物,表达自己对神灵的崇拜和信仰之情,庙里现存有河南商号捐赠的“神聽和平”黄稠一幅。据当地人们口头讲述,清朝末年光绪帝经过此地,在庙内休息时,火神娘娘托梦于他,让他赶紧回去,只剩下几年当皇帝的时间了,没过几年,光绪帝便驾崩了,据传这件事有碑文为证,但已丢失。高跷走兽是庙会表演中的一种民俗活动,有驱邪功能。

阳城高跷走兽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由两人表演连体高跷,表演人员穿戏服踩高跷,与兽巧妙组合在一起,从远处看就像人骑在兽的背上。据说高跷是古代人采集果实时在腿上绑两根长棍而产生的。高跷也称“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舞蹈时双脚踏木跷。表演高跷的时候,表演者比一般人高,人们需要抬头才能观赏表演,所以也称“高瞧戏”。阳城高跷走兽是兽与人的结合,表演的时候,表演者脚踩高跷,跟着鼓点的节拍走,八只走兽并排走,场面十分壮观。

2.2 走兽的象征意义

现有的走兽形象基本都是古时流传下来的,由技术高超的艺人做出兽头和兽身的模型,为其涂上颜色,兽的外形威武而精美,每个走兽的背后都有对应的传说或故事,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和思想。

阳城高跷走兽的形象来源于图腾崇拜的产物和神话传说故事。貅狼是古代的一种猛兽,相传战国时,番邦向晋国进献了一头猛兽叫貅狼,为向晋国示威,此兽被晋国大将齐化须用智慧所降服,番邦服输。独角兽是生活在北方森林里的猛兽,凶猛异常。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大将孟明同其母去寻找父亲百里溪,路上盘缠用尽。刚好看见路边贴有榜文,有员外悬重金寻能降服独角兽的人。孟明揭了榜文,手执宝刀、口念法术,降服了独角兽。麒麟的取自《封神演义》,传说麒麟是闻太师的坐骑,是吉祥的走兽。黑狸虎也取自《封神演义》,是大元帅赵公明的坐骑,“黑狸虎真凶剑,赵公明手拿金姣剪”,说的是赵公明驯服黑狸虎的故事。梅花鹿源于《封神演义》,是一燃灯道人的坐骑,梅花鹿象征着幸福安康、福寿延年、吉祥和谐等美好意义。鳌又称“鱼龙变化”和“魁点状元”。相传鳌是大海中的怪兽,龙头鱼身,是天神魁星的坐骑,魁星后面坐的是新状元郎,“独占鳌头”、“魁星点状元”典故就因此而来。貘是一种十分凶猛的野兽,相传它吃铁如泥,背部灰白色,头肩、四肢均呈黄色,尾巴短鼻子长。高跷走兽中有个著名节目“九凤呈祥”,讲的是天庭的老寿星带着九天仙女来到人间,每个仙女都骑着一只凤凰,老寿星骑一只白鹤走在仙女们的后面,表演者头戴老寿星的头盔,一走一点头,场面十分壮观。

阳城高跷走兽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阳城村再也没有举行过大型庙会祭祀活动,许多庙会节目都已失传,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民众逐渐恢复了传统的庙会活动。经过漫长的岁月洗涤,阳城高跷走兽的表演既继承了传统又有了时代的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充实。高跷走兽作为当地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民众积极参与,增加了民众的地域文化认同,也体现了人们向神灵祈求平安顺遂,五谷丰收的愿望。

3 高跷走兽的传承与保护

高跷走兽被列入国家首批非遗后,受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保护,虽然高跷走兽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但其发展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阳城走兽是民众集体智慧的展示,它的存在发展不仅依赖于人民群众,同时也依托自身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高跷走兽是庙会祭祀活动中的一种,反映了先民祭天拜神娱人的原生态庙会文化,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反映了当地人们审美和信仰文化。脱离了火神庙会空间,高跷走兽也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高跷走兽代代相传,它是人民群众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既保存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记忆,又增添了许多新的时代因素。高跷走兽有非遗传承人、专门的表演团队和非遗保护协会,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高跷走兽也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一代的年轻人很少参与到高跷走兽的传承活动中,2016年阳城村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但对非遗实际的传承发展作用甚微。

4 结语

北阳城村历史悠久,村落的古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得到很好的保护。近年来,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北阳城的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北阳城的历史文化风貌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高跷走兽的传承和变迁,体现了当地群众民俗信仰和价值取向的变化,促进阳城高跷走兽的积极健康发展,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猜你喜欢

阳城火神庙会
火神之怒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新年智慧庙会
火神山医院
天下为家
元宵节,逛庙会
火神颂
ВРЕМЕННАЯ БОЛЬНИЦА ЗА 10 ДНЕЙ!10天建成 火神山医院交付
浅谈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以零陵庙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