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基于阅读推广活动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2020-12-22张双双张洪彪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图书图书馆

张双双,张洪彪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长春 130122)

科技的日新月异,加速进入数字化社会,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富有保存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图书馆员的我们如果只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是不够的,如果可以通过阅读推广活动既提供用户信息的同时,又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个系统化的方式方法,用户掌握的这种自助查找信息,获取知识,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用户的信息素养,这才是我们高校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的最终目的。

1 相关概念

1.1 阅读推广

“阅读推广”源于英文的“Reading Promotion”。目前对于“阅读推广”尚无统一定义,本文采用张怀涛先生对此所作的定义,即: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促进人们阅读而开展的相关活动,将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阅读活动推而广之。

1.2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数字化社会所需要的一种基本能力,它是一种系统化、综合性的能力。包括面对信息的敏感性,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并且最终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

2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原因

2.1 我国国民年均阅读量下降化

之所以大力倡导阅读推广,是因为阅读正在被人们遗忘。据有关资料统计,各国年均阅读量如下:犹太人64册,日本40册,法国20册,韩国11册。据我国《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册,只有一成以上成年国民全年纸质图书阅读量超过10册,相比与其他国家,我国国民阅读量确实很低。

2.2 全球阅读推广倡导化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为“世界读书日”。世界各地对于每年的读书日都非常重视,图书相关行业会为此提前做许多精心准备,从而促使更多的读者多读书,读好书。我国连续三年将倡导全民阅读写入政府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阅读推广的重视。

2.3 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偏低化

随着信息社会的加快,数字社会的到来,纸质文献使用率逐年下降,阅读量减少,这一现象也在影响着图书馆界,自然高校图书馆也不能幸免。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量分别为(以本科生为例):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均4册/年,普通二本高校图书馆人均6册/年,普通一本及以上高校图书馆人均8册/年。高校图书馆借阅量的下降,迫使馆员不得不大力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唤醒用户阅读需求,扩大用户阅读量,培养阅读习惯,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3 阅读推广与信息素养的关系

首先将阅读推广给用户,参与进来的用户通过阅读,提取其中有用的知识信息,用户再通过自己对获取知识信息的消化、吸收。使阅读从量变到质变,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对信息的敏感性,信息分析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以及信息创新能力等,也就是通过阅读推广提高了用户的信息素养。这种过程的反复,阅读量的增大,可以使用户发自内心真正热爱阅读,从而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4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深化方式

4.1 持续性的新书推荐、好书推荐

阅读推广主要针对那些想读书不知道读什么和一部分不太想读书的但稍加一些外部吸引,就会阅读的用户,因此高校图书馆员可以定期挑选一些新书、好书给用户,使不知道阅读什么的用户有了目标,也成功吸引了那些不太想阅读,但也可以进行阅读的用户,久而久之使用户从本质上热爱阅读。

4.2 创新性的阅读模式

4.2.1 朗读亭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购买了朗读亭,一般放在图书馆很醒目的位置,密闭的玻璃亭子,类似于公共电话亭,配有电脑显示屏,麦克,耳麦、触摸点播系统,椅子等一些列设备。点播系统里内置很多朗读素材,用户先选择朗读内容后,即可全身心投入朗读,这种新颖的模式大大吸引了广大用户前来阅读。

4.2.2 打卡阅读

微信作为当今我国最有效,用户人数最多的沟通软件。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充分利用微信平台,举办一些多人打卡阅读活动。个体阅读可能对于多数没有养成很好阅读习惯的人来说比较难坚持,但如果大家每天一起阅读,会起到很好地督促和激励作用。

4.2.3 聆听阅读

高校图书馆可以持续举办一人阅读,众人皆听的活动。每位用户阅读完毕后,大家可以针对阅读内容进行点评、提问。由于每个人可以自由选取阅读内容,使得聆听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更多知识信息,通过大家讨论、分享心得的方式,使知识信息更好的被吸收,最终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4.3 智能化方式

4.3.1 智能图书馆

智能图书馆顾名思义包含众多智能化设备的图书馆,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户可以自助借还图书。图书大开架,用户脱离开馆员的借还操作,这大大扩大了用户借阅图书的时间,从而最大化图书馆图书使用,不论是自助借还机,还是自助文印机、自助选座机,都对阅读推广起到了保障作用。

4.3.2 将信息、知识做成手游的方式

目前高校图书馆用户多为90后和00后,作为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电脑、手机对于他们来说非常熟悉并且很感兴趣。高校图书馆员可以结合计算机学院共同打造适合用户阅读学习的小游戏,将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嵌入游戏中。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将信息检索课及入馆须知等做成手游,使得用户体验游戏闯关的兴奋之余扩大阅读量,最终提高了用户的信息素养。

4.3.3 智能机器人讲解

近几年人工智能火热发展,很多高校都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笔者认为作为高校馆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及阅读推广活动时,如果能加入智能化机器人会吸引众多用户的眼球。提前将需要机器人表达的内容及需要做的动作注入芯片中,让机器人按照管理员的要求及用户的反应进行操作,也省去高校馆员那些重复性劳动,使高校图书馆员可以从事更为智慧,更复杂的工作,可谓一举多得。笔者认为这是未来图书馆的一种趋势。

5 结论

面对“互联网+”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对信息的传递,知识的传递,笔者认为都不及使用户掌握信息知识获取方式更好,这就是基于阅读推广活动提供用户信息素养的过程。高校图书馆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不要将此活动流于形式,使用户发自内心的热爱阅读,提高信息素养,为用户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图书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研究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