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管理人员规范

张 景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所谓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事业单位为了使各项业务活动相互制约、相互支持、有机联系所采取的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规范,它是企事业单位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改善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益和产品质量的一种方式,它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是明确并合理的岗位职责分工制度;二是严格的事前审批和事后监管监察制度;三是健全的管理服务和会计审计制度;四是严格的保卫保管制度;五是严格有效的内外部审计制度;六是能胜任相关工作的岗位业务人员。内部控制制度和实施情况也是现代审计制度在审计被审计单位时的重点和要点,通过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实和评价,确定被审计单位的资金使用绩效。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逐步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管理,教育、科研等工作运转正常。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部分高职院校尤其是新建的高职院校在会计控制和内部控制管理上仍存在较多问题,相关的工作机制没有健全,管理服务不规范,控制工作不到位,监督管理机制为充分发挥作用等,由此引发一系列原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基于此,在新时代下,研究并加强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促进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相关管理规范,提高高职院校治理水平。

1 高职院校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1.1 部分院校及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

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时间不长,相关机制不够完善,部分院校的管理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认识不到位,只是将内部会计控制看作是少部分主管领导或者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实质了解不足,更谈不上深入学习,基于这种错误的认识现状,必然导致学校对内部会计控制的不重视和执行不到位,相关工作开展不顺畅,业务绩效不高,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1.2 实行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不畅

现代管理制度要求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但是高职院校的管理涉及面广,不仅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还要进行基本建设、扶贫开发等相关工作,这就需要协调多方面人员和资源,相关的工作能否落实到位,执行顺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院校内部的运行效率,高职院校里的专家学者、中青年教师在学术水平上毋庸置疑,具有较高的水平,但是他们大多数都将心思放在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对于学校的治理、学校的发展关心较少,尤其是很多教师反映财务报销制度繁琐、要求规范太多,能不能简化,报销相关费用只跑一次等,不喜欢受到约束,这也显示出高职院校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环境还不顺畅,推行规范化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来自各部门、各相关人员的不理解和抵触,工作实施推进不够顺畅。

1.3 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

总会计师制度的实施是为了加强高职院校的会计管理和经济业务核算而设置的,他是主管财务工作人员和经济核算的专门管理人员,从职能上,总会计师是组织领导本单位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决算管理、日常财务管理,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协助高职院校党政一把手开展相关工作,他是一种行政职务,不是专业技术职务,也不是财务部门的负责人。但是由于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工科类高职院校,由于管理需要和人才培养定位等因素的影响,学院领导往往是相关工科专业出身,本身并不具备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相关业务也不熟悉,即使有些院校为了规范管理,设置了总会计师,也是由主管的领导担任总会计师,职务是有了,但是能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资金管理工作能不能高效运转,尚需实践验证。

2 构建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途径

经过本世纪初本专科院校的大规模合并重组,不同类型的学校被兼并以后,规模扩大了,教职员工人数增多了,在校生数量增加了,但是相应的治理水平却并没有有效跟进,亟需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资金运作风险意识,提高治理水平。

2.1 提高认识,逐步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意识也决定着实际行动,如果思想认识不到位,将很难推进相关工作。就高职院校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来讲,管理人员尤其是主要管理人员能否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决定着高职院校是否的高校运转。主要管理人员首先要以身作则,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可能的情况下,多了解财务相关知识,加强财务制度规范化建设,涉及资金使用问题,要坚持按制度办事,不能突破财务制度底线,积极营造尊规矩、守规矩的工作环境。作为财务工作人员,更要加强业务学习,及时掌握国家有关会计制度的新文件、新规定,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对于前来办事的教师,要耐心解释相关规定、规范,答疑解惑,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及时向师生员工推送相关的文件政策,为学校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良好的控制体系,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2.2 健全制度,保障内部控制有章可循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高职院校已经超过1400所,很多学校的教职员工已接近1000人,教师多了,业务多了,管理水平如果没有及时跟上,将会导致管理混乱无序,如何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无疑按照现代大学的治理,加强制度建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但是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制度建设也需要时间,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机械的处理财务事务。应该在学校内部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性强的、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对于老的、不合时宜的、不合理的制度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修订,最大程度的服务师生员工。

2.3 相互牵制,为内部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高职院校的部门设置包括党政办公室、组织部、财务处、人事处、工会、教务处、各教育单位等众多部门,财务的岗位设置也包括支出会计、收入会计、出纳、银行出纳、复核等岗位,要按照财务管理规范,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构建相互制约的关系,上下级之间也要实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费用报销制度要透明化,让每一个人都不敢触及财务红线。同时在特殊岗位上,要坚决执行复核制度,不能让一个工作人员担任不相容职务,如物资采购和验收、记账和出纳、经办和验收等工作,必须安排两个人负责,保证资金的安全使用。

高职院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从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自上而下,从中间到边缘的相互协调,各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健全适合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治理水平。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管理人员规范
大型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来稿规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