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探索

2020-12-22张艳利徐小云杨瑞红李元元寿先淑许江涛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产教就业指导

张艳利,徐小云,杨瑞红,李元元,寿先淑,许江涛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攀升,就业形式更加严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产教融合是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也是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国家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把产业与教学密切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积极制定更有利于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产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战略进程中,积极探索,科学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既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建设之路、提高对社会贡献度的重要举措。所以,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研究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如何高质量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影响因素

1.1 社会需求因素及发展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优化配置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且仍在不断增长,而我国的产业结构尚不够合理,企业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跟目前毕业生学历结构不完全匹配,使岗位需求和学历结构存在落差。

1.2 学习自身存在的因素

高职院校发展前景如何,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学生的数量及质量。但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视招生数量,而关键的学生质量确有所忽视,造成很多学生录取分数较低,生源质量较差。此外,为了不断增加招生数量,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存在许多不合理性,没有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没有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方向,仅仅是开设很多专业让学生选择,忽略了就业需求。

1.3 职业选择理念因素

我国传统的求职理念具有严重的片面性,甚至是误区,广大毕业生都希望能够在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工作;企业性质优选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这是许多高职毕业生甚至是名牌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理念,不愿意到工厂、基层去就业,不愿意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每年都有人挤破脑袋去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可以看出这种传统的求职理念对毕业生就业职业的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研究,各高职院校对就业创业指导也越来越重视。以就业创业指导体系为突破口,充分学校的各种资源,千方百计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但目前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仍不容乐观,而就业率高低及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直接提现,也是对高职院校综合考评的关键指标。对高职院校招生、发展都至关重要,所以就业工作作为核心工作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

通过构建完善的就业创业体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可以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及素质,通过教育可以提高毕业生的事业心,不断提高进取心,为毕业生更好的就业、事业发展提供帮助。不断适应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就业质量。但是,通过考察发现,在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2]:

2.1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对毕业生的就业技、事业发展进行教育及指导,但更应该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职业规划,根据毕业生自身特点帮助其设计更好的职业道路,特别是在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职业规划对毕业生未来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严格按照产教融合模式去构建就业创业体系。比如仅仅是增加了一些基础的职业规划理论课程,按照课本进行简单的指导教育,这种方式根本无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及就业技能,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因此,构建完善、合理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尤为关键。

2.2 就业指导缺乏整体规划

通过考察,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对毕业就业的关注点不同,刚入学时,对大学生活没有任何经验,对毕业就业更是茫然,对今后是职业规划、事业发展还一片空白,此时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这时大多数学生仅仅对学生进行一些专业介绍,没有去涉及毕业就业相关的指导。大二时,通过一年的高职学校生活,开始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对所在专业有了初步了解,此时仍没有特别明确的就业目的,但已经开始有意无意的去关注本专业的就业情况,具体的途径就是根据学校开始的就业指导课。大三是高职学生大学最后一年,开始需要面对毕业与就业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提高就业综合技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在大三安排就业指导相关工作,主要做法就是开办就业相关讲座、讲解就业政策、组织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等等,而对于大一大二学生,往往没有提前进行系统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归还,没有提前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各行各业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对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有不同的要求,但基本上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没能够采用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方式,不能根据企业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全面指导,仅仅进行宽泛的观念灌输,就业指导的成效很低。因此,大多高职学生毕业时,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但综合素质和其他毕业生相比有较大劣势,在后期工作、事业发展中缓慢无力。

2.3 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指导

随着社会发展,企业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也都建立了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但大多是从其他本科院校那里考察、借鉴,没有根据自身特点形成特色。课程设置多为基础理论,任课教师也不能根据需要调整,而是照搬书本内容,学生学起来也没有太大兴趣,也很难和自身毕业就业问题产生共鸣,从课程中发现适合自己有价值的点,指导课程起到到应有的效果。很多课程安排仅仅是讲解当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等,对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工作后的职业规划缺乏指导,再加上上课方式老套,缺乏新颖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结合实例,和学生互动少,这种现状远不能从就业观念上、实践锻炼上、职业素质上解决问题,以至于毕业生对就业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脱离了社会需求。

2.4 指导师资严重缺乏

构建合理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师,学生能否通过就业指导课学习到满足自身发展的必要技能,优秀的教师是不可缺少的,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更好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有很好的学习体验。而这类优秀的教师在高职院校普遍缺乏,是影响构建优秀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有些教师往往都不是专职的,都是业余兼任,缺乏基本的教学理论及实践经验,甚至有些老师连学生的专业都不了解,因此,优秀的师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连基本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都无法实现,遑论构建优秀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2.5 缺乏科学工作评价体系

任何一项工作成效如何,都应有对应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也需要配套科学的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仅仅是对就业指导老师的检验,也是对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学习效果、就业技能水平的检验。但大多数学习都缺乏相对应的评价机制,或者机制不完善、不具体,仅停留在表明,考核方式落后、不合理。

2.6 缺乏优秀的指导教材

课程的开设,除了师资以外,还需要优质的教材。但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均未使用符合实际的教材。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表示,目前学习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不符合社会发展与企业需要,缺乏实践内容。教材选用不当会严重影响就业指导课的质量,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企业需求存在偏差,因此,选择优秀的教材也是构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关键的环节。

3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意义

产教融合,是指将产业和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成为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角色,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和学习的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身潜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及素质,对未来的工作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产教融合可以使高职生将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及综合素质,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从教室走进企业,从课堂走进生产一线,使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知识,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并根据实践情况完善理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工作技能。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会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能够主动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提高敬业竞争力。

其次,产教融合模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起到推动作用。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学校、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会参与到教育当中,形成综合性的教育格局。学生可以更加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提升自身技能和综合素质,学校也能够有效降低教学成本。同时,学校会注入多发动力源泉,人才教育模式更加多样化,学校的学科建设能够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将推动就业创业教育理论及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创新,使高职院校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服务国家与社会。

最后,产教融合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推动作用。在当前高职教育模式下,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及综合素质逐渐同质化,就业竞争日趋严峻,该模式可以将高职院校的自身办学优势及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学习根据自身特点,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不仅提高了学生党综合就业技能,也有效推动了高职院校的供给侧改革。高职院校的供给侧改革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产教融合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3]。

4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路径

4.1 立足自身实际,深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整体建设

对于当前教育制度改革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起到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要深入分析当前形势,思考实践与教育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明确建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同时,先做好整体规划工作。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专业设置特点、生源情况、和社会需求,从宏观上对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进行整体优化规划,确保建设的体系更加规范、更加符合实际,能够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就业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创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察借鉴其他院校好的做法与经验,结合本校自身实际,取长补短,不断深化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避免出现其他院校存在的弊端,不断提升本校就业指导的水平。此外,在创建过程中要和企业相结合,和实际应用紧密集合,不断深化建设目标及内容,使体系建设更丰富、更实用,在发挥优势作用中同步完善产教融合、就业指导两大环节,在共赢过程中顺利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满足“新使命”对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要求。

4.2 基于企业需求,增加就业实践指导

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能力一方面在于学习的教育,另一方面企业实践指导也是关键的一环,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整体规划、实施内容都需要紧密联系实际。通过考察,在大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过程中使用的都是传统的理论指导,和企业实际脱钩,因此,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紧紧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及企业的实际需求,强化学生的实践指导,在多种方式的指导中,不断提升职业综合技能。学校要认清实践指导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断强化就业实践指导的比重,提高学生知识层次和能力。同时,学校要掌握分析企业不同岗位的招聘条件及要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指导深入融合,组织学生到企业一线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生产及安全管理流程,探寻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高职院校也要根据企业需求设置合理的专业,有针对性的深化就业指导,增强综合素养,为未来的职业规划、事业发展奠定基础[4]。

4.3 引入企业骨干,加强院校师资建设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立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构建体系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首先要摸清掌握目前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在自身师资队伍不足的情况下应加强和企业合作,充分发挥企业高水平员工的合作关系,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方式,同时促使自身师资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入了解当前就业市场和企业需求,提升自身就业指导能力。高职院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定期对教师进修全方位的考核,掌握岗位培训效果,通过各种方式激励教师提高水平、逐渐壮大就业创业指导师资团队,为构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自身师资提升及企业优秀员工合作相结合,为学校不同专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展现出阐教融合背景下的就业指导特色。

4.4 结合企业考核机制,优化就业指导评价体系

建立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体系需要各个因素的融合,其中对就业指导评价是尤为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时应借鉴其他院校或企业的考核机制,吸取先进经验和做法,完善考核方式及考核标准,科学合理的开展就业指导评价工作,通过评价的过程不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改进问题不断提升就业指导成效。高职院校在创建评价体系时要围绕企业制定的岗位考核机制,让学生和企业都加入评价体系,是评价体系更加合理。设置评价体系时要从评价指标、权重、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入手,系统的考核学生的就业技能水平及提升情况,使就业指导更加全面、准确。在评价的同时,学校要发现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企业考核机制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评价体系,将产教融合背景下下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效能最大化[5]。

4.5 结合企业发展,选择优质指导教材

建设合理科学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除了师资、实践指导、评价体系的建立外,选用合适的优质教材也异常重要,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需要,深入分析目前经济体制形态下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要,深入分析不同企业的实际发展形势,从不同角度入手深化分析合作企业各方面发展实际情况,优化产教融合模式下就业指导体系建设路径。高职院校要通过到企业考察、交流,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不同岗位人才需求与要求,认真总结分析自身专业设置情况及不足,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立足素质教育理念,以专业课程为切入点,从实际出发开发合适的就业指导教程,在对教程编写过程中要确保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与社会实践更好地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此外,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企业形势,与时俱进的不断调整优化教程内容,使就业指导更有时效性、针对性,使其在掌握理论知识中把握合作企业内部岗位性质、要求等,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满足企业发展实际需求[6]。

5 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门的技能人才是机构,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起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要不断认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专业设置情况、学生情况,深入结合当前企业发展选修,全方位、系统化把握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新情况、新要求,立足产教融合新模式,不断探索构建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体系的新路径,使其更具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创造良好的就业指导条件,对毕业生进行全面、丰富、系统的就业创业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在发展综合素质中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顺利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促使高职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产教就业指导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