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0-12-22刘怡然胡腾飞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汽车

刘怡然,胡腾飞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引言:作为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汽车机械基础”主要是培养学生在高职汽车维修和营销服务类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它带领着学生迈入汽车专业领域进行学习,在整个专业的栽培体系当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门专业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动手实践及知识基础的特性。这门专业课涵盖了许多的学科,比如:材料力学、材料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等众多学科的内容,但是课时较少,因此,这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都比较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影响。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一般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模式上没有创新,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听课的效率一般。根据上面所说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从下面几个方向进行分析探索。

1 研究教学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与营销服务专业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观察到高职汽修电子技术、汽修服务和营销专业的学生都有下面几个特征:首先,学生对基本的机械基础课程掌握不深,知识不牢固,理解能力也不高,有一部分学生的机械结构形象的思维能力还未稳固。其次,一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没有兴趣,认为专业课的理论知识乏味枯燥、学不会,碰到一些不了解、不熟悉的知识点不喜欢加以思考,及时解决,也不喜欢找别人寻求帮助。最后,学生更乐于进行实践,对动手能力的积极性相对而言比较高。依据高职学生的这些实际特点,老师应该做出教学目标,创新学习理念,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被老师要求去学习。

2 整合教学内容,切合专业教学

以往的《汽车机械基础》的教学材料更加关注讲解机械基础知识,并且常常具有繁杂的推导与计算的过程,落实这些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计算能力与想象能力,但是,这些知识对于更加关注动手实践能力的高职学生来说,与学生的发展方向不太相符。并且,汽车机械基础这门专业课涵盖了许多种学科知识,面对内容繁多、学习的课时少的条件下,如果想要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接受并掌握学习知识,就必须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因此,把汽车作为载体,再把机械基础知识与之融合,这样可以将课程的内容分成:汽车工程材料、汽车力学分析、汽车常用机构、汽车机械传动系统、汽车轴系零部件、汽车联接等几个学习方面,需要依据专业课程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3 《汽车机械基础》这门专业课程的情况

这门专业课程主要开设在第一与第二学期,在这门专业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很多知识,总的学时为一百七十课时。学习完这门专业课程,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并熟练掌握汽车零件的加工方式,加工的机械设备;更加了解常常使用材料的组织、成分和性能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热处理原理、特征与使用,了解并熟练掌握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在汽修专业当中的应用;能够正确看懂并解释汽车的零部件图;学习各种各样的传动机构的组成、原理以及特点;能够正确并仔细的剖析汽车上面的主要零件的变形;掌握气压和液压传动的相关知识,正确剖析汽车的气压和液压控制系统,为学习之后的汽车相关的专业知识课程奠定夯实的基础。

4 设计汽修专业课程的理念与思路

4.1 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栽培能力”这一主要目的,依托专业基础的知识“必须、足够”作为准则。整体对学生与专业内容的特点进行分析,重点栽培学生的学习能力,栽培学生能够主动提出为问题、分析并对问题进行处理与解决的能力,为了之后能够处理实际生产的问题与技术改造的作业做好准备,为了之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高职学生的职业生长做好完全的准备。

根据社会企业中实际职业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教学,依据学生学习的特征、根据专业课程在体系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地位与职业教学的最终目的,对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的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与整合,确定专业课程所教授的教学内容,需要符合“必须、足够”的准则。

要重点关注专业知识的实用特点,把实际的实践与专业的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使用“先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同时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重点栽培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养成提出问题,再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

要重点关注在开放型专业课程中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与开发,完善学习资料、增加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最终能够满足高职学生在课上与课外自主学习的要求。

4.2 课程设计思路

4.2.1 根据高职学生与专业课程的特点,规划出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

在振业课程的建设环节当中,根据高职学生与专业课程的特征,需要专业课的老师和教授专业基础课程的老师一同进行课程目标的确定,一起推动授课内容、专业课程实施计划、实验实践的条件等建设作业。

4.2.2 理实一体,增强理论知识与实际之间的融合

需要突破传统教学观点的禁锢,把讲授课程的地点由教室转换成“实训室到教室再到实训室”的结构,最终做到理实一体化。老师供给给学生丰富又完善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并合理的使用引导文、教学样例、操作显示、小组间的交流合作、项目引导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实践和论理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进行沟通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有着较强实用性的教学手段,扎实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基础,初步对高职学生的汽修职业能力进行栽培,重点提高高职学生整体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综合素质。

4.3 课程实施

4.3.1 教学组织

根据工学融合的教学准则,把学生当做主体,把栽培专业能力当做核心来对教学方案的实施进行设计。在教授知识的环节当中,可以充分发挥发多媒体、网络教学、实物演示等作用进行教学,在教室、实训室、陈列室进行授课,教授学生知识,栽培高职学生汽修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与应用的能力,提升学生整体的专业素养。

可以使用以下陈列几种组织方式:

4.3.2 把理论授课和工程实际融合起来

使用分班授课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每个教学班中的学生最好不要超过五十个人。使用“先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组织教学方式,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授课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并熟练地掌握必要的、足够的专业知识内容,还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观念。

4.3.3 把课堂授课和现场教学相联系

依托于课堂授课的专业内容,依据要求把高职学生安排在陈列室、测绘室与实践教室当中进行授课教学,增强高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课程当中的专业内容的了解与掌握。

4.3.4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把有关的网络资源工程的问题和汽车专业工程当中的实际问题当做介质,布置下研究讨论的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做好课外实际问题的简化,再开展全班进行研究讨论的活动,让老师与学生一同进行评价打分,这样可以栽培学生的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且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依据需要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参观与学习。

4.4 实施条件

4.4.1 对老师的要求

这门专业课程教学也对教师做出了要求,需要教师有较高学历,并且还需要具有高校教师的资格证书,还需要受到过相关的职业教育学方法论的训练,具备了能够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并且还拥有一定的动手实践的能力。

4.4.2 设备要求

依照每个班级都不超过五十个人需要对教学的标准班级配备下面一些教学设备:(1)汽车典型零件(比如:轴套类、叉架类、轮盘类等等)最好各十份;(2)用于测量的工具要不低于十份;(3)两台汽车的轮胎平衡惯性的设备;(4)二十五个750型号的汽车轮胎等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为学生配备更多的教学设备。

4.4.3 学习场所

依照上面所说的每个班不超过五十人的教学场所需要符合下面几个要求:首先,教室当中要具备多媒体设备与多媒体播放的设备;教室中可以容乃的学生数量一定要大于班级的学生数量;还需要有理论教学,播放动画与视频。其次,拆装测绘的实践培训的教室还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与所需要的测绘与实践工具,可以进行分组的方式,每个小组都不能超过五个人,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能够对汽车的典型零件测绘与拆装齿轮减速器。再次,机构的陈列室还需要学校为学生配备优良的常用的汽车机构的模型,这样可以便于学生进行动态的模拟。最后,现代的机械加工的实践培训中心需要配置数量大、样式多的现代机械加工的设备,这样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对零件的加工方法进行更好的了解与掌握。

4.5 考核与评价

4.5.1 学业考核

考核方案的设计需要关注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还需要重点注意考察学生在实践当中的应用能力。《汽车机械基础》这门专业课程的考察与评分有下面所说的几个部分综合组成:平时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与出勤率占总体成绩的百分之十;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占据总成绩的百分之十;日常进行的试验、实践训练占据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最终的期末考试成绩占据最终成绩的百分之六十。

4.5.2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从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授课的过程中是否严谨;最后要关注教学的资料是否丰富多样、足够。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学生对其进行评价、系中进行评价和专业课的教师进行评价这三个部分。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对教师的平时教学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学生对老师的专业课程进行课堂授课的评价,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四十。系中对教师进行的评价需要由教学督导对教师进行三次到五次的定期与不定期的评价,占据对教师总评价的百分之三十,最后,专业课的教师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与评价,占据百分之三十。

结束语:为了推动汽车行业的进步,给社会输出更多的多样性的人才,在进行高职《汽车机械基础》的课程教学改革环节里,首先要根据改革方案进行试行,在长时间的实践当中依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优化,不断地进行探寻与深化,达到教育出满足专业培养目标与基础需求的学生的目的,能够满足适应社会汽车专业高技能的人才需要。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汽车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