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2020-12-22左晓瑛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源教学方式体育

左晓瑛

(井冈山大学)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存在一定问题,对于学生的综合进步和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基于此,高校应该做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从而促进学生实现综合发展,本文主要结合高等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措施。

1 高等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生源基础不等,素质偏低

高校体育生的生源多数来自于农村和乡镇城市地区,这一情况往往会导致生源的结构有更多的基础性要素,同时也会影响到高校体育生源的运动水平,多数生源的体育基础较为薄弱,在一些体育生的体育锻炼上,往往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相应的锻炼方法都存在不同的差异,甚至会出现生源不稳和体育运动多方面的差异。

1.2 高校体育教学设置短缺,教学方法陈旧

体育设施的短缺往往会影响体育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体育运动器械方面的短缺势必会对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教学或的开展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应该要做好这方面的重视,教学条件的限制势必会影响到体育教学工作开展。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往往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和学生学习的方式,这种较为传统的方法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接收效果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感悟,教师多数是采取单一式的填鸭式的教学,往往在学习实践方面较为短缺,运动技能方面的交流和沟通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最终会导致师生互动得不到有效开展,造成整体的教学工作难以有效进步。

1.3 教学观念有所差异,且课程设置不平衡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更多的重视对学生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培养,其中,主要是由于部分高校将体育成绩与毕业证结合在一起,开展应试教学,将学生的考试分数看的非常重,往往忽视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和相关教学知识的引导,在相应的课程设置上也忽视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方面的练习,最终会造成教师更多的针对考试内容来进行教学引导,当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往往更多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来做好复习,并根据考试要求来进行,最终会影响学生实际体育运动能力的提升,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升。

1.4 高校体育教学师资不足,投入不足

高校教学过程中,借着高校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提升,相应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增加,高校的教师队伍增长较慢,教师队伍的数量增长并不能跟上学生迅速增长的需要,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受到教师数量不足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部分教师往往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教学工作方面,导致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科研工作中的时间大大减少,且不能满足这些方面的学生学习需求,对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都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另外一方面,高校对于教师进修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在资金和政策方面都难以达到教师所需要的程度,最终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校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影响,同时由于高校体育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展体育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情况来做好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上针对体育方面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当然教师应该积极的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般来说,高校的体育教学往往与体育教学和相应的课外实践有很紧密的联系,体育教学更多的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引导,通过丰富多样分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并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化的激励和发展,以此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构建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公平的竞争意识,也能够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

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措施

3.1 更新教学观念

实际上,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面对日益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形势,应该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并与现代人才培养方式结合在一起,积极发挥出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思想理念,实现体育教育的健身和教育以及情感发展和娱乐等方面的有效效果,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并让学生明确参与到体育锻炼和学习的重要意义。高校体育教学者应该明确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将学生的体育教育与多样化的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结合在一起,应该树立起全新的教学观念,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使用健康第一的思想来进行指导教学。

3.2 创新教学模式

面对新型的体育教育环境和形势,高校开展体育教学应该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以此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高校体育教者应该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予以优化和创新,从传统的知识技能传授为中心,转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方面的教学模式,当然还要从灌输式的教学转向启发式的教学,从课内体育教学向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转变,结合相应的教学方式向终身体育教学转变,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不仅能够确保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体育锻炼方法,以此来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面对新的体育教学形势,高校体育教学应该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素质教育,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3 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开展教学对于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育相关知识的感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学往往要求更高,这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优化和创新,同时要将更加新颖高效的教学方式应用其中,来实现培养人才的良好目的和效果。针对高效体育教学,应该要将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应用到教学中,确保学生都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过程中,往往都有自身的体育学习目标,当然,每个学生也会从中学习到自身所喜欢的运动项目,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有意识的增加羽毛球和游泳以及健美操等大众化项目,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将强身健体和保健项目及娱乐类体育结合在一起,从而促使高校体育更加多样化和全面化的实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学生实现更加综合化的进步和发展。

4 结语

总体来说,高等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生源基础不等,素质偏低、高校体育教学设置短缺,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观念有所差异,且课程设置不平衡、以及高校体育教学师资不足,投入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应该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猜你喜欢

生源教学方式体育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我们的“体育梦”
跨省生源调控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