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培养工匠人才
——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匠校企技能

郭 剑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1 什么是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要培养工匠人才来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就要将办学目标确定以就业为导向,来解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同时培养时要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企业职场的需求,这样不仅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企业实践,使学校与企业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2 校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

现在社会对工匠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具备实践能力强而且职业素养高的工匠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素质为主的教育。我们教改就要需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就业素质为目的,走校企合作,强化教学、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拓展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工匠人才,成为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

3 校企合作在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就是构建企业与职业学校一体化,发挥各自在技术应用、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企业、学校合作办学。在这样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到了真本领,教师教出了真水平。

3.1 搭建校企合作教学平台

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应该以其应用技能为主要目标。在项目中边做边学就是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知识的基本途径。根据学生职业培养能力要求,依托产业的资源与优势,淡化教室和实验实训室的界限,校企共同制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工作任务引入教学,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完成课程的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淡化计算机基础课、计算机专业课的界限。将计算机专业课与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相结合,构建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强调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也要不断强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力度,这样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通过校企结合制定的相关项目的训练,在项目实现的过程中将学生掌握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也大副提升了自身专业技能,轻松掌握原本抽象的专业知识,也能够理解所学的知识在今后工作所起到的指导意义。

3.2 加强专业指导,明确培养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是培养工匠人才,来满足社会以及企业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较高的技能和较好的职业素养。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企业需求相结合,以项目来进行,来加强技能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也熟练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这样的培养,使学生们在学习时明确所学知识的实际需要,另外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们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为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补充,使学生在正确的明晰学习目标的基础下,自主努力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效果。

3.3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把工作活动与学习活动交织在一起为专业设置更适应社会需求。我们把企业请到学校去,由企业人力专家向教师和学生发布用人需求,让学生也了解企业需求,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也能注意到这一点。同时教师在制定课程体系中,也能更好地贴近用人单位的需求。按照“企业岗位→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方式,构建项目化课程结构,例如:企业岗位为办公助理→工作任务为办公自动化→知识体系需具备word处理的能力、具备使用excel数据处理的能力、具备PPT设计与播放的能力;企业岗位为计算机维护工→工作任务为计算机销售、组装维护→知识体系需具备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具有计算机系统检测的、维护、测试的能力。企业岗位为平面设计员→工作任务为平面图像处理→知识体系需具备掌握图像处理中选区、图层、路径、通道、蒙版、滤镜等知识;企业岗位为多媒体制作员→工作任务为动漫设计与制作→知识体系需具备掌握动漫制作软件中建模、材质、灯光、渲染、动画、特效等知识;企业岗位为网络管理员→工作任务为网络搭建与管理→知识体系需具备掌握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络布线、网络设备检修的能力;企业岗位为网站设计制作员→工作任务为网站建设→知识体系需具备掌握网页设计、网站制作等能力。

3.4 教学中实施校企合作的途径

要培养工匠人才就需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职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整个教学要以实训教学为主、理论为辅助,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实践教学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成为企业和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工匠人才。

授课时,教师按照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模块教学或项目教学来组织理论教学和技能操作的训练,同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以实现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统一。

实训过程中,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要随机组成小组,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来完成项目任务。小组成员通过交流、协商及在老师的帮助下来完成项目任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例如项目下达后,教师将大量的操作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助学习如查看老师发的学习资料包、网络查阅相关的知识技能,并在小组内讨论、与同学互助、向教师询问等方式进行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和学生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不直接回答,而是启发式的引导学生,让他们尽量自己找出答案,通过互动与辅导,对于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示范,统一解决。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主导,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这个过程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这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紧张有序的关键期和高潮期。

教学中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将用人单位的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等能力融入到学习态度中,强化学生的吃苦尽职的精神、将职业素养摆在教学工作的首位。让学生具有“先做人后做事”的思想理念,并且将这种理念始终贯穿教学整个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职业素养,并使他们成为具有高素养的工匠人才。

4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引入校企合作的优势

校企合作培养工匠人才就是打造对产品具有精品意识和技能上的卓越追求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企业文化进入学校,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学生通过“真刀真枪”地实习,提高了自身的技能水平。这样的培养模式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企业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了自己的职业素养,受到企业的欢迎。

猜你喜欢

工匠校企技能
90后大工匠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工匠风采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工匠神形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工匠赞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