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类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及其运用

2020-12-22郭邦顺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专业课程顾客

郭邦顺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育工作当中充分地结合思政元素,尽可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传授给高校学子,在一定程度上诱发高校学子将为中华之崛起,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1 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的含义及意义

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不是在专业课教学过程当中,合理的融入思政课教学知识点,而是尽可能在专业课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合理的挖掘专业课内部含有的思政元素知识。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运用品德教育的学科思维理念,尽可能将专业课程知识含有的思想品德政治相关的一系列知识内容有效提炼,将专业课教学过程转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载体。尽可能实现在专业课教学过程当中合理的融入学生精神层面的信仰培养,进一步落实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2 管理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2.1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主要指的是,用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法去解决某一种困难问题,对待事物要打破常规的惯性思维,用不同的视觉去思考问题,尽可能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管理类课程中蕴含的创新思维主要体现在各个企业的创新管理工作上。在我国网络技术刚刚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信息技术会像现在这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用自己的创新思维改变了传统网络技术对于人们仅仅只是通话黄页的状况。淘宝与支付宝的更新,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网络信息时代。不仅如此,中国过去的四大发明分别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以及印刷术。而网络技术新时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则是共享单车、扫码支付、网购以及高铁[1]。时代的创新充分地体现在了企业创新工作模式,而高校的管理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者需要与企业创新有效地联合在一起,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高校管理类课程的教师需要注重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培养学生可以从未开发的市场中,创新自身思维找到潜在市场,提升自己的管理综合素质能力。

2.2 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企业员工在交往交流过程中,为另一方提供的热情周到行为举止的思想态度。随着市场营销理念的不断加强,营销不仅仅只是限定于销售产品。在现代营销管理理论当中,乔·吉拉德说过:真正的营销是从售后服务开始的。在当前社会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企业想要标新自己的产品特点,就需要从服务下手,尽可能通过服务这一渠道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满足顾客的实际需求,尽可能提高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仅仅只是需要将商品销售出去,如何留住顾客并且挖掘潜在客户才是企业管理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工作重点。服务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2]。只有企业内部员工在于客户交流过程中,用充满服务意识的行为举止去感染顾客,才可以在让顾客真正感受到企业的真心实意,提升顾客使用产品的满意程度,进一步认可产品,提升顾客的忠诚度。

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贯空服务意识的培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将顾客的潜在需求作为自身服务的中心要素,有效解决顾客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尽可能根据不同问题的汇总分析,为客户提供超出自身期望值的服务,让所有顾客感受到高强度的服务满意舒适度。与此同时,在企业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从思想上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尽可能围绕顾客的实际需求,提升顾客对于企业自身的认同感。

2.3 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主要指的是在一场交易过程中或者交易各方共同承担某一任务的过程中,互利互惠,保证交易各方的共同收益。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没有哪一个企业是完全依靠自身的能力就发展强大的。在社会时代的约束下,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保证自身完全独立,绝对不与他人合作。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健康长远发展的前提基础就是市场上各个角色的合作共赢,政府想要有效规范经济市场可以通过合作共赢调控市场秩序[3]。不仅如此,国家的长远发展也是需要建立在合作共赢的前提基础之上。

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销沙盘模拟实训让学生们切身实际体会到合作共赢,通过不同模拟企业之间的经营过程的竞争与合作,强化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管理知识,实际训练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管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PPP模式项目就是企业与政府的合作共赢模式之一,项目参者可以将风险、利润以及责任共同分担,进一步提升企业以及国家经营运转某一项目的稳定性。

3 管理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的实际运用

3.1 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应该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管理学的高度,管理者在企业运行过程中,需要尽可能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激发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将员工自身职业规划有效与企业长远规划有效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涉及到“思政元素”的教育工作,就是鼓励学生们尽可能将思想政治素养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实现依赖员工、相信员工、尊重员工,提升员工在企业内部的归属感以及忠诚度,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4]。

3.2 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渗透在专业知识的方方面面,教师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思政元素”教学意识。在实际教学管理学章节的课程中,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仅仅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去提升教学课程中的趣味性,例如在“激励理论”教学课程中有效挖掘“思政元素”,让学生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感受到管理学中激励理论的真正意义,学生们在学习激励理论的同时还进一步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激励理论的相关知识理论,提升学生实际运用激励理论的能力[5]。

4 总结

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发掘“思政元素”,不仅仅可以满足管理类课程实际的教学任务,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管理类专业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知识,有效提升学生们的管理专业能力水平,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专业课程顾客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豆腐多少钱
让顾客自己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