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赋能时代中小型茶企如何“智”变

2020-12-22孙笑然郭子叶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茶农茶叶利用

孙笑然,郭子叶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048)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中小型茶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比如,福建省安溪县作为“数字茶业”的推动者,率先标新立异更新发展理念,利用科技的力量转变企业经营发展模式,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数字化。中小型茶企如想要在数字化时代抢占先机,就必须深刻认识数字化赋能的内涵,了解数字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突破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

1 数字化赋能的具体内涵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赋能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顾客赋能,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对收集到的顾客需求进行分类并绘制出顾客画像,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生产和服务,实现消费者的价值共创;二是平台赋能,企业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平台内完善生产流程管理、实时系统监控并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决策[1]。数字化赋能能够保证产业链条上的节点企业信息更加对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协同效率。基于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赋能主要表现为连接、智能和分析这三种能力。其中连接能力表示将产品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如一品一码),从而能够线上连接,体现了物联网时代的发展;智能能力表示通过利用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制定智能化措施,这种能力的发挥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分析能力表示利用大智云移(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对企业生产加工、产品推广销售等提供计算分析支持。在产品流通上,减少中间商的参与,提高产品推广效率。

2 中小型茶企经营管理现状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更注重茶叶品质且需求更加多样化,中小型企业可以借助其自身规模小的特点,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更具有灵活性,可以迅速调整保持企业活力。但中小型茶企在行业内的发展形势并不乐观,由于大型茶企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导致中小型茶企销路不通,再加上缺乏营销模式创新意识,其产品流通受到严重的阻碍[2]。除此之外,中小型茶企自身规模小、劳动力不足、生产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也导致其在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同时,中小型茶企内部组织结构较为简单,内部管理不成体系,不能对茶叶生产加工各个流程进行实时监控。而监管不善不仅会降低生产效率,还会助长员工惰性。整体来看,中小型茶企无法在行业立足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不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去管理和进行产品营销。

3 数字化时代给中小型茶企经营管理带来的机遇

3.1 搭建智能平台优化产业链条

中小型茶企的供应商大多都是零散的茶农,并未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这也使得中小型茶企收集有效信息较为困难,更多的信息集中在供应商手里。产业链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给生产加工、批发和零售环节带来不必要的风险。而通过数字化赋能能够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基于平台中小型茶企可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实现产业链条智能化良性运作。在平台上中小型企业不用手动收集就可以通过筛选、查询功能获取供应商的茶叶种植情况,提高交互效率。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保障了各方的利益。通过利用智能云端服务,可以将传统的产品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将平台上汇集的各方数据经过系统化处理整合便于中小型茶企分析市场行情、监控流通环节以及洞察消费者需求动向。

3.2 产品数字化建立可追溯体系

由于茶叶制作工艺复杂,流通环节过多。如果中小型茶企监管不当,在产品出现问题时很难追溯到具体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茶企可以对茶叶从最初的生产到最终销售进行可视化的监控。通过数字化赋能让每一份茶产品都有它独特的信息存储和识别编码。中小型茶企在线上可通过这一识别编码提取有关茶产品的所有信息,便于在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时可以找出根源,对症下药。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可借助产品编码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所购买产品是在何种环境中生产出来的,极大消除消费者对茶叶安全问题的顾虑。

3.3 线上营销借顾客赋能拓市场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我国茶企获得了更为宽广的海外市场,自战略实施以来,茶叶出口量的增长趋势非常可观。并且65个沿线国家中,饮茶人数总量庞大也是中小型茶企拓展业务的重要市场。这就需要中小型茶企突破传统营销模式,抓住数字化赋能的发展机会,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新零售。同时数字化赋能还可以帮助中小型茶企探索新的市场以及商业机会,摆脱时间和地域的束缚,获取更多元化的消费群体。通过顾客赋能的方式,利用大数据的信息处理技术,对收集到的顾客需求进行分类并绘制出顾客画像,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生产和服务,实现价值创造。同时按照消费者类型*区域二维矩阵划分更为精细的消费群体,从而实现拉式供应链,以销定产,有效避免了茶叶产品库存过多的情况发生。

4 数字化时代给中小型茶企经营管理带来的挑战

4.1 市场开拓产品研发成本较高

海外市场开拓以及新产品研发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业务和规模拓展所需的试错成本对于本身规模较小的中小型茶企来说是一个挑战。如果试错失败,前期投入的人财物不能及时变现,极大可能导致中小型茶企资金链断裂。因此,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在市场开拓和新产品研发方面都处于观望状态,错失发展的良机。此外,又由于这些中小型企业信用等级不符合银行等信贷部门要求,不容易通过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因此,即使中小型茶企具有发展的眼光能够感知到数字化赋能带来的机遇,也难以把握。

4.2 建立可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中小型茶企一般都是从零散的茶农手里收购茶叶,在建立可追溯体系中农户配合困难。茶农都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如果对他们进行规范要求,需要前期进行大量沟通调解工作才能保证他们能够遵从茶企的质量标准。这将是推进可追溯体系建立中最大的挑战,需要协调好各方关系,为之后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4.3 数字化技术预算有限且人才稀缺

中小型茶企之前大多都采用粗放式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人才储备和数字化技术的预算有限。如果要突破传统把握数字化赋能机遇,则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大数据等新技术辅助管理和经营。但这一学习周期过长,很可能会错失最佳发展时间,所以必须引进专业性技术人才帮助企业快速转型。但目前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招聘门槛高,并且这类群体更希望进入大企业学习和成长。因此,在数字化时代下,如何引进和快速培养数字化人才,抢占数字化赋能先机,是中小型茶企的一个重大挑战。

5 数字化时代中小型茶企经营策略及方法

5.1 利用智能技术打造“智造茶叶”

中小型茶企首先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造茶叶”,并将此与“智能化生活”进行有机连接。中小型茶企可以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优化,实现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全生命周期精益管理,优化茶叶加工工艺,优化茶叶炒制品质,提高茶企内部设备等固资管理效率以及运营效益。利用智能化自动化操作代替繁琐的人工生产模式。中小型茶企还可采用数控技术将低温提取、浓缩以及干燥的过程指标量化到准确数值,增强流程管控,保证茶叶的品质。

5.2 利用平台赋能建立研发销售协同平台

通过数字化时代的平台赋能,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研发销售协同平台,在平台内完善生产流程管理、实时系统监控并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决策[1]。为了降低市场开拓和产品研发成本,与平台企业建立合作联盟针对产品品类和加工工艺开展协同创新,共担风险。这样既能保证中小型茶企抓住机遇发展自身,又能降低企业的试错成本。同时与平台企业协同创新,能够在短时间内汇集更多有价值的创意点。各自企业所处的产业链条节点不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会有所不同,企业间思维共振提高创新效率且更好地对风险进行预判。此外,与平台企业协同研发还有利于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使得行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5.3 改变茶农思维建立智能化生产基地

作为可追溯体系建立的源头,茶农在茶叶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型茶企要挖掘茶农利益背后的深层需求,如何将他们转化为能够履行规章制度的规范种植户,实现茶园规模化管理。如给予他们固定福利、跟进智能技术使用情况反馈、采纳新技术有补贴等方式来推动茶农向新技术倾斜,打破传统种植思维定式。中小型茶企要对茶农种植方面提供指导,给予智能化茶园管理支持,减轻茶农负担。通过线上操作就可以了解终端茶园种植情况(如土壤、水分、虫害等),打造智能化生产基地。

5.4 加强员工培训利用外包服务把握机遇

中小型茶企通过内部员工培训和利用IT外包服务两种方式并举,把握数字化赋能机遇。通过制定人才数字化培养方案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同时中小型茶企可以与产业链其他企业建设人才培养平台,让员工快速了解垂直产业的最新动态和数字化时代机遇[3]。其次中小型茶企还可以利用在线教育方式将企业可借鉴案例作为教学材料,节约人才培养成本,或者利用IT外包供应商实力,节约数字技术投资成本,在数字化时代快速跟进时代的步伐。

6 结语

数字化赋能成为各行各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样在茶行业的发展浪潮中,中小型茶企也需要利用数字化赋能革新自己,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自身特点尽可能规避风险降低数字化技术的投资成本,利用数字化赋能不断提高连接、智能和分析能力,开拓市场,实现差异化优势。因此,中小型茶企在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多转变,将数字化赋能提升到战略地位。

猜你喜欢

茶农茶叶利用
《茶叶通讯》简介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老党员“卖”茶忙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早春茶”开采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香喷喷的茶叶
茶乡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