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启发

2020-12-22刘亚男

福建茶叶 2020年8期
关键词:责任感茶文化工匠

刘亚男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1 茶文化中工匠精神的内涵

中国是最早用茶和饮用茶的国家,远古时期人类就发现和利用茶树,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了唐朝,茶业的发展到达第一个高峰,之后老百姓的制茶技术不断提高,自宋代开始,茶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所谓“晒米油盐酱醋茶”就是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体现,茶文化不仅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还形成了以道家和儒家传统文化为体现的茶道精神。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和为贵,体现了儒家的“礼、义、和”等思想;清心寡欲、清怡自然、真茶真水,又体现了道家“清、怡、真”等的道家思想,茶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茶道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赏茶品茶,而是通过程序和仪式,达到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审美和道德,茶一直是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张芳香名片,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逐渐形成自己独特气质的茶文化、茶道等,被人们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我国从古至今就有尊崇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传统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的处于领先地位。小到茶叶、瓷器、丝绸,大到桥梁建造和高铁工程,都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中国茶叶曾经垄断世界茶叶市场,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中国的各大名茶更是享誉海外。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已占全球面积的61%左右;茶产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产量的45%,中国茶的品质在世界上有目共睹。在文人墨客眼中高雅、醇香的茶叶,终究离不开孕育它的茶田,茶农的培育、加工,离不开严谨、钻研、勤奋的工匠精神,高品质的茶的背后是传承了几代人的工匠精神。之前市场火热的某小罐茶品牌,整合了市场的优质资源,由八位制茶大师代言的茶品,有普洱、大红袍、西湖龙井、黄山毛尖、铁观音、福州茉莉花茶、福鼎白茶、滇红茶。这八位大师基本上都是各自领域里的泰斗,对于茶业界来说,一个名字基本就代表了这个茶叶的水平。

高品质的茶,从采摘,炒制,晾晒,选茶,包装,运输都是严格操作,制茶师手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工序繁复,技艺高超,创制技术独一无二,各种茶叶的味道也不尽相同。如:武夷岩茶的手工制作从采摘、倒青、做青、炒青、揉捻、复炒、复揉、走水焙、扬簸、拣剔、复焙、归堆、筛分、拼配等要经历十余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把关都决定了最终茶的品质,比如在采摘环节,采摘时间的准确把握决定了鲜叶的质量,岩茶制作工艺最重要的阶段是做青,通过反复多次摇青让茶青叶片受到碰撞和相互磨擦,直到茶青叶呈绿底红边汤勺状,经以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茶青梗皮表面呈失水皱褶状,然后在静置发酵过程中,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厚重的花果香味,而形成乌龙茶特有的花香,兼有红、绿茶的风味优点,用手触摸呈松挺感,此时才能结束摇青,进入杀青阶段。

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茶叶的种植和制作工艺上,也体现在精美的茶具,优雅的茶艺,创新的茶叶使用技巧上,比如紫砂壶的制作,宜兴以陶都著称,宜兴的紫砂工艺甲天下,在宜兴爱茶者必有一把宜兴紫砂壶,宜兴紫砂壶朴素简约,简单的线条配上好的泥料,殊不知一把不起眼的紫砂壶在制作工序上,有近五十个环节,上百道工序一点不吹嘘,从打泥片到烧制,从刻字到整口,一把纯手工的大概要两到三天,成品还要几天,如果再加上刻绘,就更复杂,一把全手工壶,严格要求来,大约用到一百二十件左右的制作工具,这些工具在制壶中要逐一熟练运用并发挥出作用,才能制作出工艺精湛、造型完美的作品。

工匠精神,英文是Craftsman's spirit,它既是一种职业精神,也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充分体现,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百度百科)。从狭义上来看,工匠精神是传统手工业中,工匠对产品的精雕细琢和持之以恒;从广义上说工匠精神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工匠们对自身产品高度负责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态度,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对产品高质量的执着追求。从“工匠”到“工匠精神”,深究其里,重点不仅在“工匠”,更在于“精神”,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止于“工匠”,而应深植在各行各业,深植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工匠精神体现的是一份社会责任感的加强。工匠精神中的精益求精、对产品质量的执着追求,不仅利于提升大学生今后就业的竞争力,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风气的向上拔节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工匠精神对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要求。

2 从工匠精神的视角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信息开放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渠道的,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高峰期,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和社会经验,部分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出现了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淡漠国家和集体利益,漠视自身所应承担社会责任的现象。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主要是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主观上和认知水平、情感特点、个性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等有关;客观上包括对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党的十八大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感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中,把社会责任的培育排在首要位置。《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2019)》发布中显示:从社会责任感的五个维度看,大学生网络责任感、学习责任感、生命责任感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政治责任感和学校责任感相对落后,显示出大学生对“自己负责”明显,“小我”融入“大我”尚有差距。各方面显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担当,但对社会责任还不甚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教育需有待加强。

高校探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构架,应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基础、社会实践以及促进模式。茶文化的工匠精神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要求和内容。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将茶文化的工匠精神内涵融入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过程中,能为大学生所接受,同时也为高校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更好的育人模式,为开展德育教育和社会实践拓展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高校可以围绕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目标和措施,设计工匠精神文化,并开展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营造匠心文化氛围,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并以工匠精神为自身约束力,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将茶文化的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期间,参观了大师工作室制作的超精密数控加工零件,提出要让工匠精神渗入产品的每一道工序,不能总是“差不多就行”,无论是大工厂、小工厂,甚至是小作坊都能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使中国制造不仅物美价廉,而且品质卓越。学校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校要准备把握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围绕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工匠精神,积极拓宽育人途径,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将工匠精神对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理念融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积极实施活动实践性课程。

3.1 培育工匠精神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汲取工匠精神的对工作和产品的严谨专注的责任感,将茶文化的工匠精神内涵融入到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过程中,共同创建匠心精神的环境氛围。首先,应该分析茶文化的工匠精神对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的理论依据,构建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框架,并出台相关的人才培养政策,培养尊崇工匠精神的校园风尚,设计工匠精神文化,营造相关氛围,来引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其次,高校要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纳入到学生德育教育教学内容中,把当代工匠精神作为学生职业培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渗透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提升,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新一代的有知识,能创新性,有思想的新型人才。

3.2 以社会实践平台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首先要将内心认同的社会责任感外化于行,积极地去践行,积极主动的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能感受到自身的不足以及社会的形式,才能不断总结和提高。因此,高校除了给学生教授文化基础知识,要创建各类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平台,主张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各类社团活动,通过大讲堂、志愿服务、扶贫帮困、感恩助学等活动,把以工匠精神成就人才的典型事迹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学生能够耳闻目睹,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受到教育和启发。高校要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打造与之相关的载体和平台,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形成积极、勤勉、负责、严谨的职业精神,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进一步磨砺个人意志品格、树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能为社会做出高质量服务的“工匠”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学校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组织学生积极到企业里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近职业,在实践体验中提升公民意识,开展团队合作,培养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从而将社会责任感内化在学生的职业道德观中,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3 创设茶文化精神的良好氛围,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茶文化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影响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学校以“茶”为媒,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茶基地生产制作过程,在校内参加茶事服务,开展茶会活动,学习茶艺、茶道,参与茶会场地的布置、茶器、茶摆件的整理、进行茶艺动作的基础训练,让学生在沏茶、赏茶、饮茶、茶艺学习中发扬茶德、传播茶道、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可以开展茶具陶艺制作,让学生体验整个制作环节,亲自感悟工匠精神,学习大师匠人的感人事迹,让具有悠久历史底蕴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茶文化精神深入学生的心灵,和学生互动交流,随着时间的沉淀慢慢累积,让学生真正感受和体验到茶人工匠精神的专注、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从而学以致用,提升从业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4 结束语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道德品质,工匠精神的学习和引入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则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当前是我国社会重要的转型时期,要建设“制造强国”,应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要利用教学改革、校园文化的创设、社会实践等措施,不断把对茶文化的工匠精神的领悟内化为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同时结合实际行动,从而培养出对工作精益求精、恪尽职守、高度负责,对行业和专业持之以恒、无私忘我的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责任感茶文化工匠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