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存坦荡浩然气,笔底泼墨风云起
——忆当年与画家亚明一起品画

2020-12-22文>>>

银潮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亚明题款泼墨

文>>>

1995 年3 月初,我为了江苏电视台成立35周年编辑出版《江苏电视台藏画选》任务,拜访隐居苏州吴县(现为吴中区)东山镇近水山庄的著名画家亚明,求赐墨宝。

亚明画室内,放置了一张铺着毛毡的大画桌。墙面的铅丝上还夹着几幅字画,墙边的深色木柜上放着一卷卷宣纸。缕缕阳光从窗外射入,室内闻得几分墨味清香,颇有“窗竹影摇画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意境。

多年不见的亚老向我走来。他头发花白,脸庞红润,笑声爽朗,步履稳健。我激动地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他那双温暖的手。

面对慈祥老人,我说:“亚老,您还记得1988 年4月底,我去您南京府上奉送请柬,邀您参加‘首届江苏电视艺术节暨彩电中心祝贺书画展’的情景吗?”“记得,记得。”亚老略有所思,拉来木椅让我坐下。

应江苏电视台盛情邀约,亚老凝神沉呤片刻,浓泼墨,淡施彩,皴擦点染勾勒线条。既大胆行笔,又小心收拾,如行云流水,方一气呵成。只见画面上白云缭绕,雄峰屹立,枝繁叶茂,一派生机,真可谓“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大作完成,亚老领我在他居住的近水山庄浏览。言谈中,亚老饶有兴趣地与我谈起国画章法与哲学的关系。亚老问:“古人《易经》有句名言:‘生生不息之谓道’,你是怎么看的呢?”“生生无已,生生不息,是有道理的。国画是老祖宗对艺术的贡献,也是一门高深的道艺啊!”我谈出自己的想法。

次日,我带着王酉亭珍藏的黄宾虹《西冷晓烟》画轴再次登门,向亚明求教。亚老小心展开泛黄的画卷,仔细检视画家的笔触线条、墨色敷彩,推敲书法题款的准确涵义,寻觅朱砂印章的来历寓意,探求一代宗师黄宾虹的深邃意境——

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北京花鸟画家齐白石,“南黄”指浙江山水画家黄宾虹。黄宾虹(1865-1955),籍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其画作重视章法虚实繁简、疏密统一。用笔如作篆籀,简练凝重,遒劲有力,行笔严谨,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是其显著特色。书法“钟鼎”功力较深,画作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拙有致。

这幅《西冷晓烟》右上角题款:“宿雨初收晓烟未泮兹以西冷山水写之 画不足观也。”题款是画家晚年的情景写证记录。“画不足观也”,乃大师自谦之语。“甲午年九十又一”,黄宾虹1954 年91高龄创作了此画。

亚老品鉴《西冷晓烟》画面下方:近处树木郁葱、山石相依。清澈江河曲水流畅,一叶扁舟浮渡启航。

仔细品鉴画中钤印,乃是“黄山山中人”。

黄宾虹 西冷晓烟

再阅《西冷晓烟》画面中方:一夜雨后拂晓时分,云雾缭绕,层峦叠嶂,一派清新勃然生机;林间草屋,依稀似有隐者静坐;屋前空地,似有农夫出行劳作。

《西冷晓烟》画面上方:远处山峰耸立,天际寥廓。恰似给您带来无尽遐想——

亚明感叹:“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这幅黄宾虹的《西冷晓烟》大尺幅经典巨作确实是一件富于神韵的国画佳作,细腻描绘杭州西湖龙井一带山川地貌、人文景观。人间气象融于秀美清逸的自然风貌之中,表现人与自然的相融和谐之美。”

我们的话题从《西冷晓烟》画面左下方的黄宾虹印章“黄山山中人”展开。

亚老侃侃而谈:“我和黄宾虹都是安徽人。黄宾虹一生登山临水,走遍皖南山区,沿新安江到钱塘江,定居浙江杭州多年。他早期受‘新安画派’影响,作画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风格,称‘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又称为‘黑宾虹’。人到晚年画风大转变,很了不起啊!

黄宾虹的这幅山水画我特别喜欢,墨色厚重,大气磅礴。层次分明,皴法独特,气韵生动,可以说是画中有诗更有意境。画得这么好,还非常谦虚——画不足观也。我很佩服,精神升华了,才会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胸存坦荡浩然气,笔底泼墨风云起。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载体,汇聚了历代文人墨客、艺术家所赋予的时代气息与精神内涵。这里,既有波澜壮阔的山河宏图,也有清纯淡雅的溪岸幽静,大千气象、咫尺天涯尽在画幅中……”

能亲眼见亚老挥毫泼墨作画,又零距离聆听近代名家对山水巨作的精彩点评,我实在是获益匪浅!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2002 年,亚明先生逝世。故人已去,但其壮心不已、耕耘画坛的音容笑貌却如同响水涧流淌的潺潺溪水,永远铭记在我的脑海中。

猜你喜欢

亚明题款泼墨
宋徽宗:“天下第一”还是“斜杠青年”
挥毫泼墨
浅谈中国画题款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图说书法
小荷露笔尖 泼墨弄丹青
6月,鸟语蝉鸣绿树成荫
马尔代夫前总统亚明被捕
浅谈中国画题款之提升画作审美价值作用
万世之功郑国渠
玉饰为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