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坡治理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方法

2020-12-20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山体岩土边坡

陈 亮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O五队,湖南 湘西 416000)

在现阶段中,很多建筑、公路以及水工建设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都需要对边坡进行进一步的加固处理,以此来降低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使施工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实际边坡治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如果前期的勘察工作不全面、不到位的话,或者是勘察方案的规划不合理,都会使边坡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大幅度的降低,因此必须要给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用足够的重视。当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有着非常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在边坡稳定性提高方面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效果,是边坡治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1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1.1 自身岩石以及土壤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山体,在其山体组成上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有的山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岩石,也有部分山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土壤,因此天然斜坡的稳定性会受到土壤或者岩石本身的影响。不管是山体的组成是岩石还是土壤,导致其能够聚集在一块形成山体都是由于物理力学的作用,由于山体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面对着长时间的风吹雨晒,因此岩石本身的物理性质就会被逐渐的弱化,因此岩石之间存在的物理作用也会被逐渐的削弱,从而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的产生。如果以土壤为主要成分的山体,受到大雨天气的影响,就会导致土壤长时间的浸泡的水中,就会使土壤之间的粘结力大大降低,从而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1.2 外界因素

这里所说的外界因素就是自然因素,主要指的就是风吹日晒以及水浸等,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自然因素就是地震,这也是最无法控制的因素。一旦发生强度较大的地震,就会导致山体岩石和土壤之间的作用力发生变化,会使土壤或者岩石之间产生较大的应力变化,并且在短暂的时间内,山体岩石以及土壤内部的应力会大幅度上升,一旦超出山体最大的承受范围,就会导致滑坡灾害的发生[1]。

2 边坡治理中常用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在岩土勘察工作的初始阶段,需要对已有的地质资料进行收集,要对边坡变形的原因进行详细的探究,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对边坡失稳的具体情况有着全面的了解。在详细勘探的环节中,要对不稳定区域以及区域附近进行仔细的勘察,从而为后期边坡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对边坡稳定性分析工作的开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勘探施工环节,还要能够对前两次勘探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补充,以此来使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保障。

2.1 地质测绘技术

在边坡治理工作开展之前,需要进入现场开展全面的地质测绘工作,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将测绘范围控制在20m左右,并且需要将绘制的地形比例尺控制在1:500内,并且在地形图设置的过程中,要能够以边坡横断面为例进行绘制,通常情况下每20m就能够设为一道,同时需要将比例尺控制在1:200以内。如果勘测区域的地形地貌非常的复杂,还需要选中变化非常明显的区域,对其截断面地形图进行加测。

2.2 地质勘探技术

对于边坡失稳治理工作来说,仅仅通过地质测绘工作,无法将边坡失稳的具体情况全面的、详细的展示出来,因此在地质测绘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地质勘探技术进行深入应用,通过地质勘探技术能够对边坡的地质条件、特征、成因以及构造等有着详细的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勘测区域内的岩土力学性质进行详细的测定,这样有助于工作人员对地下水的流动规律进行全面的掌握,从而在防治措施制定时能够考虑到地下水因素的影响,对于岩土力学性质的测定来说,常见的测定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钻探、物探以及探槽等。下面就来对地质物探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地质物探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在数据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地质构造以及相关的水文地质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其中,电阻率法的应用最为常见,在电阻率法应用之前,需要在勘测区域通过人工的方式形成一个能够全面覆盖待测区域的电场,再利用电测仪对地质的电阻率变化进行测量记录,并对电阻值的大小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能够确定勘测区域的构造、含水层分布、风化厚度以及岩性等指标[2]。

2.3 原位测试技术

在原位测试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特定区域的边坡岩土,并且在测试的过程中,要能够保证特定区域内边坡岩土的结构、含水量以及应用等重要参数都不会发生变化。原位测试技术主要应用在难以进行取样的土体勘察工作中,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最大优势就是测量结构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而缺点就是在实测过程中,难以对边界条件进行合理的控制,会在无形中使整个勘察成本升高[3]。

2.4 加强对新型勘察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来说,在技术层面有着更大的突破和创新,在信息资源快速传播和共享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新型勘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各种新型岩土勘察技术的深入应用,使得边坡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现代化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深对勘察技术的研究力度,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设备,推动边坡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 岩土工程勘察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应用措施

从岩土工程改革工作的开展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对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新需求进行重点分析,在整个勘察工作中,勘察人员是整个项目的核心部分,通过对勘察工作内容的分析,能够针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也能够使勘察工作的综合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以往勘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勘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受到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应用措施,使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合理性得到充分地保障。

3.1 不断增强地质勘察的整体规范效果

对于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来说,不同地区在管理工作上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进行统一的勘察分析,要能够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从而使得整个勘察工作能够得到非常好的规范效果。与此同时,还要能够按照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规范内容,对整个工程的勘察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这对勘察结构标准准确性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作用。

3.2 开展勘察专业,技能分析,提高培训标准设计效果

在边坡治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加强对勘察结构的分析,能够使勘察结构的准确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为了使勘察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需要加强对勘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研究力度,要给予勘察质量控制足够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勘察技术和相关的知识体系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因此为了使技术人员掌握更加全面的边坡治理勘察知识和技术,就需要制定完善的培训标准,尽可能的提高勘察技术水平,使边坡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3 加强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分析

在对工程地质进行分析时,可以按照定性分析的标准,来对工程地质的具体情况进行类比分析,要能够全面掌握边坡稳定的必要因素,通过可靠的设计以及丰富的经验,来加强对结构稳定性的分析。在对边坡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时,通常是通过地质分析法以及图解法来对边坡结构的稳定系数以及稳定因子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图解法的应用中,最常见的图解形式就是赤平投影图解。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够通过对各个阶段的类比分析,以更加便捷的方式来明确设计标准,并且可以对定量法分析法、差分法以及有限元法都进行灵活的应用,从而实现对不确定系统的特殊分析。在对页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整个分析过程有着较强的随机性,因此为了使分析结构的准确性得到保证,需要按照有效的概率分布进行科学的变量分析。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边坡防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勘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制定更加完善的边坡防止策略,最大程度上减少不利因素对岩土工程开展带来的影响。

猜你喜欢

山体岩土边坡
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基于BIM的岩土工程设计优化及应用策略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对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