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的发展应用

2020-12-20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植苗植树造林成活率

王 毅

(云阳县国营长江林场 重庆 云阳 404500)

1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概念及作用

1.1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概念。造林整地是指在造林工作开始前,相关工作人员对场地翻耕,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造林整地是造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林木幼苗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1]。植树造林是森林培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木幼苗的培育是植树造林的关键。

1.2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作用。造林整地,可以为林木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其生长速度。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杂草会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通过造林整地,可以将杂草清除,提升幼苗的存活率。造林整地主要是为了改善造林地的环境,借助清除杂草等手段增加林地光照范围,为林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植树造林对改善环境具有显著作用,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如,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通过植树造林可以改善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利于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2 造林整地技术的发展应用

2.1 整地前的准备工作。在实施整地工作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造林整地技术应用过程中,要科学地选择整地时间,通常秋季比较适合开展造林整地的相关工作。针对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在实施造林整地前要对植被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将区域沙漠化程度降到最低,为林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2 整地方式。整地方式可以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全面整地就是全面翻耕相应的林地,确保土壤肥力的稳定性,全面整地对地理环境有更高的要求,通常适用于面积比较广的林地,可以极大地提升翻耕的效率,但成本相对比较高。局部整地就是在局部范围内对土地实施翻耕,可以用于比较复杂的地形,其经济成本比较低。所以,科学对造林地进行整理,不仅需要选择适宜的整地时间,还要按照地形选择相应的整地方式。

2.3 整地范围的确定及实施。第一,科学分析林区,针对勘测数据及当地气候条件展开科学探讨,按照相关结果对整地范围进行确定;第二,勘测后要对确定位置的其他植被进行清除,便于后续整地工作的科学开展。在实施土地植被清除过程中,要按照植被的类型与特点科学选择清除手段,保证后续整地工作的顺利进行。通常的清除方式有割除法、烧山清除法以及化学除草法等。

3 植树造林技术的发展应用

3.1 播种造林法。即通过播撒种子满足相关的造林需求,这种造林方式对造林区域较大的地区比较有利,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但是这种造林方式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在种子选择方面要统筹考虑种子的成活率,评估其环境是否适应种子的生长。播种前浸种有利于提升播种成活率[3]。

3.2 植苗造林法。通过植苗法种植的苗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可以在恶劣环境中生长,且具有很广泛的适用范围。植苗造林方式的不足就是苗木根系可能会受到损伤,所以对种植技术要求比较高。植苗造林的苗木存活率与其自身的水分调节能力具有重要关联,因此要选择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而且在植苗造林的全过程都要注重对苗木水分的保护,避免苗木出现失水过多的情况。

3.3 分殖造林法。应用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的方法,其特点是可以节省育苗费用以及时间,造林操作相对简单,具有很高的成活率。幼树初期生长速度比较快,但是对造林环境要求比较高,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营养繁殖的树种,比如杨树、竹类和松树等。

3.4 插条造林法。插条造林主要在春秋季进行。春季造林,要选择在土壤解冻后苗木还没有发芽之前进行;秋季造林,要选择在树木落叶后到土壤结冻前这段时期。整理造林地后,选择待插的枝条剪去侧枝,选择科学的株行距进行插条。在土壤条件比较干旱的地区,采用覆膜技术可将环境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植苗植树造林成活率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从50%到90%,草鱼养殖成活率倍数提升,致胜法宝是什么?
植树造林作贡献
植树造林绿化浙江大地
植树造林共参与
浅析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
浅谈植树造林的主要技术方法
不同扦插处理对爬地柏成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