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建设农业强省

2020-12-20孙丽红

新农业 2020年24期
关键词:加工业辽宁农产品

孙丽红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一、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农产品加工业是食品生产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业的延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改善创新食品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还可以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快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2019 年规上企业达到1 578 家,营业收入实现2 869.9亿元,同比增长8.54%。2019 年,全省初具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达到21 家,主营业务收入892.5 亿元,同比增长11.8%;2019 年,投资超1 000 万元农产品加工项目311 个,其中新上项目144 个;全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636 家,其中,国家级55 家。双汇、伊利、蒙牛、九三、温室、安井、鲁花、希杰等一批国内重大企业先后布局辽宁,禾丰、宏发、韩伟、九股河等一批省内优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密切相连的主要农产品产业链条基本形成。

辽宁农产品加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不高。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不足1 ∶1,与全国平均水平2.1 ∶1 相比差距很大。我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在全国20 位以后,仅相当于山东的八分之一,广东、江苏的五分之一,在东北,仅稍高于内蒙、吉林、黑龙江。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集聚度带动力不够。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过50 亿元仅有1 家,超过30 亿元的企业仅6 家,从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规模看,我省企业平均规模只有1.6 亿元,远低于全国平均规模(2.4 亿元)。

分析其原因:一是和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我省确实存在市场化程度低,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环境、市场经济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都有很大差距。二是辽宁省对农产品加工业总体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支持农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制定缺乏可操作性、稳定性以及持之以恒的连续性,使其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三是辽宁受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及人口数量的限制,市场容量小。

二、对发展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几点思考

(一)高度重视,精准发力

辽宁是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我们要进一步巩固辽宁农业大省地位,加快向农业强省迈进。国家财政部下发文件提出了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加大财政政策支持20 条意见中第15 条明确提出,巩固东北地区国家商品粮生产核心地位,积极促进粮食就地转化,支持发展现代畜牧业、粮食深加工和食品工业。现代畜牧业本身,一头连着种植业,一头连着加工业,是种植业再转化,也是粮食生产的稳压器。畜禽产品不仅是国家重要的食产品,更是食品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对此,辽宁应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辽宁要用好国家支持政策,结合辽宁实际,细化成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其次,对此前制定的相关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按照国家要求,从辽宁实际出发制定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发展连续的、稳定的政策体系。

(二)发展适度规模,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

农业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发展加工业,必须充分发展农业。辽宁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气候、资源优势。辽宁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一直位于全国前列,不仅产量高,而且品种资源丰富,产品质量好。但辽宁农业目前仍摆脱不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阶段性特征。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质量安全管控体系建设。二是要培育新型的市场主体,发挥合作社、联合社、龙头企业的作用,组织起来,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优化布局,突出地域特色,大力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发展适度规模,统一服务、统一标准、统一品牌,加强内部约束与外部监管,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三是要稳定发展优质稻米、玉米、杂粮、花生等优势品种,加快发展果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尽快恢复生猪生产,加快推进禽类、牛羊驴等替代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建设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优化服务

农产品加工业在一些县区尚未形成支柱产业,全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只有21 个。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把集聚区打造成为承载项目、资金、科技、人才的重要平台,打造成及生产、加工、流通为一体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加大培育龙头企业,贴近企业,创新服务方式,及时倾听、反映、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引导中小企业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鼓励支持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园区距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格局。

(四)着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依托各地优势农产品资源,结合“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发展,以粮油、畜禽产品、果蔬、水产品、林特产品等产业为重点,努力延伸产业链条。粮油加工业重点发展主食加工,积极开发副产品综合利用,开发终端产品;畜禽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肉、蛋、奶产品加工,大力发展用现代工艺生产传统风味制品;果蔬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绿色、有机产品加工,提高清洗、分级、预冷、保鲜、杀菌和包装等商品化后处理能力,开发果蔬特色产品;水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系列鱼制品、风味食品、速冷制品、保健方便制品等,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培育一批代表辽宁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精品农业。

(五)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品牌,开拓省外、国外市场,才能不断壮大企业,从而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壮大,建设辽宁农业强省。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创建品牌,完善质量认证体系,加强科技研发,加强源头和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监控。突出地域优势、特色,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充分发挥品牌的辐射力、带动力,扩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逐步构造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的产业创新体系,开发培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优质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加工业辽宁农产品
1—10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3.7%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辽宁舰
对长治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