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康复外科在骨科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对策思考

2020-12-20张文阿勒泰别克闹乎坦高磊雷堃李宽新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循证骨科外科

张文 阿勒泰别克 闹乎坦 高磊 雷堃 李宽新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骨科的快速发展,骨科治疗也不断推出新技术、新材料、新器械,大幅度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但是,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往往首先关心手术本身,对手术的新进展更感兴趣;而对于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则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未及时更新观念,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治疗效果。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多种优化措施,减少患者生理、心理创伤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1]。ERAS 已广泛应用于普外科、胸外科等,尤其是在普外科,显著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在骨科,ERAS 逐渐应用于围手术期的各个环节,但多依据普外科的措施,尚未形成契合骨科特点的体系,现对其应用现状及问题对策综述如下。

1 ERAS 研究现状

1.1 ERAS 的概念

1997年,由丹麦外科医师Kehlet 提出ERAS,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整合麻醉、护理、外科等多学科,优化临床处理措施,以降低围手术期患者产生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达到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的目的[2]。

1.2 ERAS 的关注内容及具体措施

1.2.1 ERAS 的关注内容

重视患者术前教育; 选择恰当麻醉、止痛及外科技术,以降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及疼痛不适; 重视术后康复,如尽早下床活动、肠内营养等[3]。

1.2.2 ERAS 的具体措施

1.3 ERAS 的原理及意义

ERAS 理念主要是通过减少医疗措施,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在临床诊疗过程中,ERAS 强调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手术,而对于手术技巧尚未进行改变或创新;另外,该理念更加注重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采取一系列已被证实有效的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4]。任何医疗措施具有两面性,虽然有正面作用较大,但对患者机体均是一种刺激,会出现不同程度应激反应。手术治疗虽然能够清除病灶,促进组织修复重建,但是手术不可避免地对机体产生创伤应激反应,而过度的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可能会引发器官功能不全,对患者术后康复产生巨大影响。ERAS 不仅强调降低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同时注重围手术期的处理,但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常常面临两难境地,在面临进退维谷之时,必定会做出“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妥协。ERAS 的出现不仅是临床医学的创新,同时是对传统医学的挑战,通过将一系列优化措施应用于围手术期,以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2 ERAS 在骨科中的应用

2000年在瑞典成立ERAS 学会,2005年欧洲营养和代谢委员会制定一系列围手术期整体管理方案,为ERAS 应用于外科奠定了基础[5]。ERAS 最初应用于普外科,尤其是结肠道外科,目前已逐渐应用于其他外科领域,如泌尿外科、胸外科、妇科等学科,并且制定了相应的临床指南。ERAS在骨科中的应用暂处于研究阶段,并且相应指南尚未颁布。我国将ERAS 应用于临床的时间较晚,2007年黎介寿团队首先在结直肠手术中应用ERAS[6]。2012年,华西医院关节外科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ERAS; 2015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项目组发布《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7]。自2016年以来,通过对专家共识的推广,骨科ERAS 已在全国逐渐开展[8]。2017年3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现代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与围术期管理》,该著作为我国首部加速康复外科专著,受到临床骨科医师的青睐。

循证医学证实,ERAS 应用于创伤外科、关节外科具有较好的效果。在创伤骨科中,ERAS 常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Eriksson 等[9]研究发现,将ERAS 理念应用于髋部骨折患者中,结果提示患者等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且患者痛苦程度减轻。英格兰将ERAS 路径作为处理老年髋部骨折的标准化流程,Wainwright 研究发现ERAS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约3 d),降低住院费用[10]。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重,我国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逐年升高,郭艾等[11]研究发现,ERAS 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杨明辉等[12]研究发现,ERAS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平均缩短时间约5 d,治疗费用平均降低约4000 元。在关节外科中,ERAS 常应用于关节置换术中,Stowers 等[13]研究发现,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ERAS 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再入院率、并发症和费用均优于对照组。Auyong 等[14]研究发现,将ERAS 理念应用于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现再入院率明显降低,术后疼痛反应减轻,阿片类药物使用量降低,术后功能恢复更佳。ERAS 不仅可以降低关节外科患者住院时间,同时可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主观体验,提高满意度。

3 ERAS 在骨科中应用的问题

在特定专业中,ERAS 为一套成熟的、相对固定的实施方案或流程,即使在不同地区,区别也应该不大,但是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患者病情复杂,围手术期处理策略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ERAS 适用于我国骨科尚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3.1 如何实现国际指南本土化、数据化

目前,ERAS 国际学会颁布的12 部指南主要涉及普外科及妇科;我国ERAS 主要涉及肠内肠外营养科、麻醉科、关节外科、康复科等[15-16],但均为基于文献资料的专家共识,缺乏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证实。如国内ERAS 专家共识中所涉及的对于大部分“正常”患者,可在麻醉诱导前4 h饮低于400 mL 的碳水化合物,以缓解患者术前的口渴、饥饿感,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高血糖发生风险。尽管临床医师及麻醉医师对此有所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医师仍依据经验及习惯,嘱患者手术当天0 点后禁食、禁饮。而在国外,由于患者依从性较好,再加上医患关系相对缓和,使得医师敢于在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实施科学治疗,尽管不是最保险的治疗策略。因此,在我国推广ERAS 应用于骨科,需加强专家共识证据可信度及推荐力度,同时使国外ERAS 实施策略本土化。

虽然我国骨科医师倡导将ERAS 应用于临床,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国内专家共识进展得比临床数据快,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ERAS 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尚未进行,有部分代表性文献多是回顾总结性分析[17]。因此,我国开展ERAS,还面临着专家共识数据化的问题。

3.2 如何实现ERAS 诊疗无缝连接

从我国ERAS 发展状况来看,早期主要集中于外科医师推广,但根据ERAS 所遵循的循证医学证据来看,麻醉因素在实施ERAS 过程中至关重要,而目前关于麻醉领域ERAS的研究性文章相对较少,而由外科医师发表的研究性文献中,对于麻醉管理的描述较为含糊不清或存在一些问题。从ERAS 定义来看,一系列优化措施主要基于循证医学,整合多学科,采用多种模式对手术患者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目前临床中对患者进行碎片化管理不符合ERAS 要求,如何整合各科室,做到无缝连接ERAS 围手术期诊疗,是临床医师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以ERAS 理念下骨科手术患者管理为例,不仅要做到微创化手术,同时还要注意疼痛管理、术后康复等,需要联合麻醉科、外科、康复科等科室共同进行管理。从目前我国医疗实践来看,骨科医师重点关注手术问题,麻醉医师重点关注麻醉问题,康复科医师重视术后康复,各学科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 即便术前麻醉医师进行访视,评估风险,但有时仍无法兼顾外科疾病与合并症; 而康复科医师术前未对患者进行指导,术后按照制定的流程实施康复,个性化程度较低,导致患者康复时间较长。因此,加强各学科交流,在实施ERAS 路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如何确保ERAS 实施中的安全

4 解决策略

任何一种医疗改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面临挑战,在中国倡导、推广ERAS 过程中需结合我国国情,使其本土化;在国外推广ERAS 主要遵循“效率第一、兼顾安全”,而我国需遵循“医疗安全第一、兼顾效率”。因此,为更好地在我国推广ERAS,笔者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

4.1 更新学科理念

无论是骨科,还是与骨科相关的学科,都需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观念。在ERAS 提倡多学科、多模式管理围手术期的大背景下,不仅骨科,相关科室均应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围手术期管理,只有这样,骨科及相关学科医师才能够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医疗服务,促进患者恢复。

4.2 规范医疗行为

在骨科治疗过程中推广实施ERAS 时,首先要加强骨科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合作,最好能够在院领导的安排下,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学术研讨会,达成各专业的院内ERAS共识,利于保证实施ERAS 过程中的顺畅及医疗安全。国内外相继展开在骨科中应用ERAS,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结合本院应用ERAS 经验,需将ERAS 流程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术前需进行健康宣教、评估心肺功能、准备胃肠道、抗血栓、镇痛等,术中关注麻醉策略、手术策略、生命体征监测、体液管理、引流管放置等,术后关注镇痛、营养支持、综合护理、康复锻炼等。并且,在实施ERAS 过程中,规范章程,简化流程,为患者提供经济、可靠的治疗策略,保证患者满意度及预后。

4.3 加强专业沟通与合作

临床实施ERAS 时,需结合患者合并疾病、骨科疾病、麻醉、术后康复等多因素,对涉及各个专业的环节,加强专业交流沟通,才有可能实现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与效率。加强专业沟通与合作需适应所在医学中心的实际情况,当存在分歧时,能够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通过交流沟通并达成共识。加强专业沟通与合作利于ERAS 路径在临床的实施,避免临床诊疗碎片化。因此,骨科及相关学科医师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在诊疗过程中,不仅关注于骨科疾病,同时兼顾患者其他疾病,如骨科医师面对骨科疾病合并复杂内科疾病时,不仅要考虑手术策略及时机,同时要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因此,需要与不同专业医师进行沟通,结合专业意见制定最佳治疗策略,提高患者预后。

4.4 加强ERAS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在骨科推广实施ERAS,构建一个安全的ERAS 体系至关重要。事实上,任何体系均有一定缺陷,再加上“是人就会犯错误”的遗憾,ERAS 体系应该从管理角度加强质控安全管理建设,从制度层面弥补体系存在的缺陷,尽可能降低人为犯错的风险。要求对手术患者进行“手术三方核对制度”,即通过三方核对,降低人为犯错风险[20]。“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则是通过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降低该类问题再犯的可能性。在建立ERAS 体系时,首先要强调制度,以及制度执行者的专业技能与责任心; 其次,不再单纯地建立安全制度,更需要建立安全文化,以保证体系实施过程中的安全。

5 展望

在骨科中应用ERAS,不仅仅体现为实现微创操作,减少手术打击,还需降低患者手术前后的应激反应。术前应加强与患者沟通,进行健康宣教,术前镇痛,血压、血糖及基础疾病的管理,防治血栓,骨折制动,减少不必要检查、搬运,减少侵入性操作,降低术前禁饮时间等。术后予以合理镇痛,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尽早拔除尿管并进行血压、血糖及基础疾病的管理,防治深静脉血栓,缩短术后禁食水时间,减少体位限制等。总之,在实施ERAS 时,需结合医疗中心实际情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更新各学科理念,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专业沟通与合作,加强ERAS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新标准及新路径,确保实现“医疗安全第一、兼顾效率”,让更多患者受益。但我国骨科ERAS 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未来应用过程中,需骨科医师不仅关注疾病本身,同时关注围手术期,破除固有思维及习惯,促进ERAS在骨科中的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循证骨科外科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