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缺牙的危害与防治要点
——论老年人口腔健康标准之无缺牙*

2020-12-19刘洪臣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余留牙列牙周病

张 硕 张 戎 刘洪臣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尤其当今社会老龄化趋势愈发严峻,口腔健康水平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全身健康及生活质量,成为个体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对老年人口腔健康标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1989年,日本学者曾提出“8020计划”,即80岁的老年人仍余留至少20颗可以行使功能的牙齿。但这不应作为老年人口腔健康的标准,是因为牙齿脱落并非口腔正常的增龄性变化,会造成老年人缺失少数牙无需修复的误区,且若缺失牙位于磨牙区,将严重影响咀嚼功能和模式,从而影响老年人口颌系统功能及全身健康。

2015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65-74岁老年人有81.7%存在不同数目和部位的牙齿缺失,平均余留牙数为22.50颗,全口无牙颌老年人占比4.5%,与十年前相比,老年人牙齿缺失患者占比下降4.4%,余留牙数平均增加1.5颗,全口无牙颌比例下降了33.8%[2]。这表明老年人缺牙状况有所改善,但“老掉牙”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刘洪臣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口腔保健5项标准,并结合临床医疗实践,提出老年人口腔健康10项指标,即:1.牙齿清洁;2.无龋洞;3.无疼痛感;4.牙齿和牙龈颜色正常;5.无出血现象;6.牙齿排列整齐;7.不塞牙;8.无缺牙;9.咬合舒适;10.无口臭,明确指出无缺牙应作为该指标的重要组成之一[1]。以老年人口腔健康指标作为目标与指导,普及口腔健康标准,维护口腔健康,让老年人也能做到无缺牙,才能更好地保障老年人全身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1.老年人缺牙的原因

在我国,尚存在相当数量的人群未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观,口腔保健意识薄弱,部分居民尤其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相对欠缺,因此,老年人牙齿缺失现象普遍。造成缺牙的直接原因可包括先天发育、口腔疾病、外伤、肿瘤术后等,其中龋病和牙周病是造成老年人牙齿缺失的最主要原因。

1.1 龋病 龋病是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为细菌性疾病,若治疗不及时,病变持续发展,菌斑产酸侵蚀牙齿使其脱矿,进而有机质破坏,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最终结果为牙齿丧失。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表明,我国65-74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为98.0%[2]。龋病是老年人口腔常见病,更是人类最普遍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病及癌症之后需重点防治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1.2 牙周病 牙周病是发生于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牙支持组织疾病,晚期牙槽骨重度吸收,牙齿松动移位,严重者可导致牙齿的拔除甚至牙齿自行脱落。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牙周病患病率在80%以上,是造成中老年人牙齿缺失尤其是多颗牙缺失的主要原因。另外,我国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增长,患者数量位居全球首位,而国际糖尿病组织已将牙周病列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无疑会面临更大的牙周疾病乃至牙齿丧失的风险。

1.3 其他 先天性缺牙是人类牙列常见的发育异常,个别牙缺失多见于恒牙列,以第三磨牙先天缺失最为常见,其次为第二前磨牙及上颌侧切牙;先天性全口无牙症较罕见,可累及乳牙和恒牙列,通常与某些疾病相关,如Axenfeld-Rieger综合征、Hallermann-Streiff综合征及多种与外胚层发育不全相关的综合征等[3-5]。此外,外伤导致牙齿脱落或牙折无保留价值而拔除,也会造成牙齿缺失。恶性的颌骨肿瘤一般需要进行颌骨切除手术,多数情况下都会连同术区牙齿一并切除,因此颌骨肿瘤手术也是老年人牙齿缺失的原因。

2.缺牙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

随着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大力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牙齿,但仍有部分未受相关教育的群体对缺牙持有错误认知,尤其一些老年人认为,人老迟早是要掉牙的,缺一两颗牙齿没关系,等牙掉光再镶也不迟。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对于老年人来说,缺牙不仅会影响面容、咀嚼和发音功能,长期以来还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和肠胃受损,甚至引发多种疾病。

2.1 影响咀嚼及发音功能 牙齿的缺失会导致咀嚼功能变差,其影响程度与缺牙的部位及数量有关。前牙、前磨牙和磨牙的缺失分别会影响对食物的切割、捣碎和研磨作用。另外,牙齿属于口腔内的发音器官,牙齿缺失尤其前牙缺失后,会导致发音不清,会对患者社会交际产生影响,严重者甚至有害于患者的心理健康。

2.2 胃肠系统损伤 缺牙者咀嚼功能降低,食物未经充分捣碎、研磨就进入胃肠道,这会大大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并且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长期如此,甚至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的十二指肠病变或胃溃疡等。此外,若全部牙齿缺失,唇、颊肌松弛使得口裂闭合受到影响,无牙颌患者的食物吞咽过程将会变得更加艰难。

2.3 影响面容 牙列是否完整对颌面部美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缺牙位于前牙区时,双唇非闭合状态下露出缺牙间隙会使人看上去缺乏活力,对美观产生直接影响。此外,若多颗或全部牙齿缺失,上下颌骨失去正常咀嚼力量的刺激,牙槽骨或整个颌骨逐渐退变、吸收,面下部高度变短,面颊部和周围肌肉松弛,唇、颊部因失去支持而向内凹陷,鼻唇沟加深,口角下陷,面部皱褶增多,会呈现明显的衰老面容。

2.4 余留牙受累 牙齿缺失后,缺牙间隙的存在使得邻近的牙齿失去了支持和约束,若未及时修复,会造成邻牙向缺隙方向移位倾倒,并且对颌牙因失去正常咬合关系而伸长,将导致食物嵌塞、咬合系统紊乱等,继而引发龋病、牙周病,进一步加重余留牙所受的损害。此外,牙齿缺失后咀嚼力由余留牙承担,其负担将大大增加,当剩余牙齿数目较少时,由于它们承担了过大的咬合力量,会导致牙槽骨快速丧失,出现牙齿松动甚至脱落。一般来说,缺牙时间越长、数目越多,余留牙所遭受的损害将会越大。

2.5 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牙齿缺失尤其是单侧后牙缺失后,患者缺牙侧咀嚼功能下降,且可能有塞牙现象,则极易形成只用另一侧咀嚼的习惯,加重颞下颌关节的负担。此外,若缺牙时间较长或缺牙数目较多,余留牙出现不同程度的伸长、倾斜等造成咬合关系的改变,导致咬合紊乱。久而久之,颞下颌关节的稳定状态受到影响,关节损害将难以避免。

2.6 其他影响 另有研究指出,牙齿缺失与老年痴呆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6]。老年人进食时会进行数万次咀嚼运动,此种运动通过三叉神经将感觉传递至大脑,为大脑做“保健运动”,而失牙导致部分或全部咀嚼能力丧失,从而咀嚼对大脑的良性刺激消减,于是缺牙老年人易发生老年痴呆。此外,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伴有复杂牙列缺损的人数多于无心血管疾病者,即缺牙多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增大;另有学者进行了12年的跟踪调查显示,牙齿缺失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存在关联[7,8]。

3.老年人缺牙的预防

人们步入老年后,机体各种器官逐渐衰老,口腔组织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人老就一定会掉牙,只要做好口腔保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检查,老年人也可以保持完整牙列,避免缺牙。

3.1 保持口腔清洁 口腔清洁最重要的是掌握完善的口腔保健方法。我国著名口腔保健专家刘洪臣提出口腔保健新模式,即“一刷、二通、三冲”三部曲:“一刷”是用牙刷将每颗牙齿的各个能刷到的面刷干净,“二通”是在刷牙后用牙线或牙间隙刷将每个牙缝通干净,“三冲”是最后用冲牙器将每个牙缝和口腔冲洗干净[9]。老年人要做好口腔保健,每天最少有效刷牙两次,每年洁治一次牙,这样可以有效预防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发生,保护牙齿,防止缺牙。

3.2 坚持口腔检查 老年人应养成经常自我检查牙齿的习惯,用拇指和食指拉开口唇,观察牙龈颜色、有无压痛和脓液,并且检查牙齿是否松动、牙根是否暴露、有无牙石等。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养成定期到医院检查的习惯,最好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发现口腔问题,及时处理。

3.3 防治口腔及全身疾病 若老年人已患龋齿、牙周病或黏膜白斑等,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经过专业口腔医生的科学治疗,以防可以保留的牙齿被拔除、戴用不良修复体或引起交叉感染,对口腔甚至全身造成更大的损害。一些老年人可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在治疗口腔疾病时,常常需要内科医生会诊,制定综合治疗计划,从而获得理想的效果。

3.4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老年人应坚持做口腔保健操,如叩齿、鼓腮、吐舌、牙龈按摩等,且养成规律作息,坚持早睡早起,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少吃软糖、糕点等黏食或含糖高的食物,以减少龋病的发生;进食时充分咀嚼,以起到刺激唾液分泌、清洁牙齿及按摩牙龈、促进牙龈血液循环的作用。另外,老年人也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因为全身的健康状况对口腔健康有直接影响,老年人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对保护口腔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4.老年人缺牙的修复方式

我国老年人缺牙现象十分普遍,选择合理的修复方式恢复牙列的功能及完整性,保护余留牙、牙槽骨及其他口腔组织的健康,以防继续引发口腔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才能将缺牙的危害降至最低。目前,缺牙修复主要分为传统固定修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全口义齿修复及种植修复等类型。

4.1 固定修复 固定义齿修复是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支持来修复缺失牙的修复方式。其咀嚼效率较高,美观性较好,无需患者自行摘戴,舒适度好,无明显异物感。但必须调磨天然牙,有引发牙髓炎的风险,且对基牙的健康状况要求较高,对适应症的把控较为严格。

4.2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可摘局部义齿是利用口内余留牙及缺牙区牙槽嵴做支持,通过固定在余留牙上的卡环及支托固位和稳定义齿,用人工牙来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用基托恢复缺损的牙槽嵴和软组织,患者可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方法。其适用范围广,磨除牙体组织少,清洁方便,制作简单,便于修理。但此修复方式咀嚼效率低,稳定性较差,异物感明显,易引起恶心,可能影响发音,若设计不当或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差会对余留牙造成损伤,导致其松动甚至脱落。

4.3 全口义齿修复 全口无牙颌或余留牙需要拔除的患者可依靠全口义齿恢复形态和功能,在种植义齿问世之前,它是牙列缺失的唯一修复方法。但长期戴用全口义齿的患者会出现牙槽骨萎缩、吸收,口腔黏膜增厚,颌骨高度降低的情况,导致义齿固位和稳定性变差,静止或功能状态下易脱落,此时需要重做义齿或更换修复方式。

4.4 种植修复 种植义齿是在缺牙区的牙槽骨内植入种植体,并在其上端安装修复体以恢复美观和功能的修复方式,其咀嚼效率高,美观,舒适,使用寿命长。种植修复对两侧的天然牙无损伤,在天然牙均健康的情况下,应当首先考虑种植义齿修复;若为牙列缺失患者,则仅在单颌植入少量种植体即可完成多个牙单位的固定或活动修复,是最理想的无牙颌修复方式。但相比传统修复,种植修复对患者的全身状况、经济条件及依从性有更高要求。

5.结语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无缺牙是口腔健康的重要指标,老年人牙齿缺失问题不容小觑,维持完整的牙列至关重要,一旦有缺牙,必须及时修复,否则很可能影响到余留的天然牙,不仅给将来的修复造成困难,而且会诱发多种健康问题。此外,老年人在修复缺失牙之前,应注意全面评估口腔健康状况,对龋齿、松动牙、牙周炎等进行治疗处理。老年缺牙现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老年人应提升对缺牙问题的认识,增强口腔健康意识,注重口腔健康,才能更好地保障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余留牙列牙周病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美观的影响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牙列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简化生物功能性义齿修复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评价
酒香不怕大山远,小康路上有情怀
余留芬,酿“人民小酒”的女书记
余留芬:芬芳映山红
喝生姜水预防牙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