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案一则

2020-12-19姚梦恬朴春丽邵蒙苏杭俊升

关键词:气滞甲亢颈部

姚梦恬,朴春丽*,邵蒙苏,杭俊升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广州 深圳 51800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临床上发病率居甲状腺疾病首位,病理基础为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甲状腺毒症[1],主要症状有易激动、心悸、手抖、乏力、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等。发病原因复杂,主要归为自身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甲亢归属于中医的“瘿病”、“瘿气”范畴。

朴春丽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二级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方向,于临床、科研、教学方面均有所建树,擅长治疗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等),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等内分泌系统疾病。本文整理朴春丽教授中医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案一则,以供临床参考。

1 典型案例

罗xx,女,30岁,青年女性,2017.8.2初诊。主诉:颈部肿胀,伴心慌1个月。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颈部肿胀,未予重视,症状持续不缓解。现为求中医药系统治疗,遂来我院门诊就诊。现症:颈部肿胀,心慌,怕热,乏力,纳可,睡眠尚可,二便尚调,体重变化不大。舌红,苔黄微腻,脉弦数。查体:心率114次/分,手抖(+),甲状腺二度肿大。门诊查:甲功三项:TSH <0.005 uIU/mL↓,FT3 39.64 pmol/L↑,FT4 52.93 pmol/L↑;TRAb:5.30 IU/L↑;肝功:ALT 52 IU/L↑,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弥漫性改变。诊断:瘿病,肝郁化热证。

诊疗措施(初诊):

1)低碘饮食;2)保持心情舒畅;3)规律服用心得安及保肝药;

4)浙贝10 g、远志10 g、香附10 g、白僵蚕20 g、夏枯草30 g、生牡蛎35 g、

山药15 g、柴胡10 g、白芍15 g、牡丹皮10 g、山栀子10 g、15付,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分服。

2017.8.16二诊:服药两周后,心慌、怕热症状好转,仍有乏力,复查肝功恢复正常,前方加黄芪20 g,续服15付。

2017.9.1三诊:心慌、怕热、乏力明显好转,自觉颈部肿胀减轻,手抖较前减轻,心率88次/分,查肝功正常,甲功三项:TSH <0.005 uIU/mL↓,FT3 14.30 pmol/L↑,FT4 40.86 pmol/L↑,前方加穿山龙20 g。15付,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分服。加小剂量赛治10 mg口服,每日1次。

2017.9.16四诊:病情较稳定,症状皆有好转。复查肝功正常,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前方加半边莲20 g,半枝莲20 g,续服15付。

2017.10.01五诊:心慌、怕热、乏力症状基本消失,颈部肿胀明显减轻,心率76次/分。血常规、肝功正常,甲功三项:TSH 0.057 uIU/mL,FT3 6.20 pmol/L,FT4 20.45 pmol/L,前方之夏枯草变为20 g,加炒白术20 g,续服15付。赛治减为5 mg,每日1次。

此后3个月一直坚持口服中药汤剂,病情稳定向愈,直至颈部肿胀消失,甲功正常,TRAb转阴后停药。随访1年,未见复发。

2 讨 论

本案为青年女性,甲亢病程较短,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则肝郁气滞,郁久化热,或火热煎灼津液成痰,久病多瘀,气滞、痰凝、血瘀三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足厥阴肝经“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2],甲状腺位于足厥阴肝经循行所到之处,与肝的关系密切。气滞、痰凝、血瘀壅结于颈前则发为瘿病。

夏枯草归肝、胆经,清肝明目、消肿散结,《神农本草经》谓之:“主寒热、瘰疬”、“散瘿结气”,为治疗甲亢之主药,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肿,《本草正义》曰其:“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清肝火”、“解热毒,瘰疬”,远志安神益智,祛痰消肿,《本草再新》:“行气散郁,并善豁痰”,《神农本草经》载其“除邪气,利九窍”,香附理气解郁,《本草纲目》谓其“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且“利三焦,解六郁”,此三味为导师朴春丽教授治疗甲状腺疾病之经验用药组合,三药合用解气郁而化痰凝,郁消痰化则能药到病除,共为臣药。柴胡、白芍并用,寓“逍遥散”之意,二药相合,养阴柔肝,养肝体利肝用,一敛一散,刚柔相济,调和阴阳,为治肝郁气滞之证常用药对,牡丹皮苦寒,入血分,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凉血不留瘀、活血不妄行,山栀子主气分,泻火除烦,清热凉血解毒,可清三焦之热,二药合用,宣散郁火,凉血散瘀,一气一血,气血分之热俱除,生牡蛎化痰软坚散结,消颈部之肿,《本草纲目》谓其能“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以上各药共为佐药。山药、白术,补益脾胃之气阴,防苦寒败胃,为使药。本案之加减用药,穿山龙化痰活血通络,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半边莲及半枝莲,均清热解毒,且具有调节或抑制免疫的作用[3],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疏肝解郁,清热化痰之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放射碘治疗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多,最常见的有皮疹,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病程较长,通常为1~1.5年甚至更长,易复发,放射碘治疗及手术治疗各有其不同的适应症,虽然能快速缓解或治疗本病,但所带来的收益与后果是值得商榷的,如永久性甲减。患者们常常因治疗感到痛苦或无所适从,有些患者更是对这些治疗方法理解片面,造成两个极端。甲亢病因复杂,缠绵难愈,想要治愈相对困难,而对待这一类慢性病的治疗,中医往往极具耐心,以其独特的辨证思维方式进行治疗,通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中医药治疗甲亢也对临床中医医师的思辨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根据症、舌、脉,一旦对患者的证型有了判断和把握,就应立即找出对策,即适合或者有效的方剂,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有相应的反思,如若方药一举中的,则守方继进,直至药到病除,不宜频繁变动所用方剂。但是亦不可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盲目自信,若方药久不显效,则应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失为一种最佳方式。最终目的即是提高临床疗效,为患者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

猜你喜欢

气滞甲亢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造出一个天鹅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