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背景下开展冬季奥林匹克教育路径研究①

2020-12-19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2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冬奥冰雪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北京 100191)

我国从北京奥运会开始就积极探索奥林匹克教育,到举办“模拟奥运会开幕式和古希腊奥运会比赛”的奥林匹克教育主题活动,再到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执行团队的出现,不断地为奥林匹克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教育部及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也共同制定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提出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讲解冬奥项目与文化、围绕奥林匹克主题设计课程, 从而深入推进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CNKI、衡水市图书馆、浏览平昌冬奥会及冬奥组委官网、北京冬奥会及冬奥组委官网等,查阅了多篇相关中文文献及图书资料,通过归纳与总结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 实地调查法

为了解奥林匹克教育开展情况,先后走访多家学校及冰雪运动场馆(如表1)。

2 现状分析

2.1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现状

奥林匹克教育以奥林匹克知识体系为教育内容,以比赛及相关体育文化活动为途径,对推广奥林匹克人生哲学,培养体质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如表2)准备时间长达4年之久,反映出了我国对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视程度,但由于一些原因,在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2.2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的“绊脚石”

2.2.1 开展范围受地域限制出现不平衡

中国冰雪运动普及程度“先天不足”,这与我国疆域辽阔,跨及多个温度气候带有重大关系。其次,东、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各省市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理念差异也息息相关。

2.2.2 传统教育限制“育”的发展

中国处于儒家文化圈,教育对理论的重视远大于实践,由于社会对学历的过度“溺爱”,导致了应试教育这一现象,而学校也在极力压缩体育课的时间,多数人对体育持有“四肢发达”“无竞技,不体育”等观念。

2.2.3 无法适应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构建要求

要开展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就要一大批懂冰雪,懂文化的教师;一个体育教师是否能讲好一节体育文化课是值得思考的;而教师的培养与成长,也受限于教材及科研水平。显然,这3个方面均无法满足。

2.2.4 国外市场乱入,无本土特色

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不是照搬照抄,要有自己的特色,以大众滑雪为例,目前仍未有一套官方的体系,大家对于滑雪众说纷纭,滑行风格也以多国体系混搭为主。

2.2.5 宣传普及力度不足

媒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 其侧重点并非是专业化的奥林匹克知识, 而是以体育明星为侧重点。其次,尽管开设了冬奥相关课程及文化节目,但观注度较低,无法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从而影响了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

3 建议

3.1 地域互助

对于无法开展冰雪项目的地区,可采用互派交换生、教师培训、志愿活动等方式来促进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

3.2 冰雪特长生到体育认同感

竞技体育仍然是体育大国形象的“展示牌”,但也要避免唯金牌论的现象出现,将奥林匹克教育转到全民健身上来,着重培养青少年的体质、性格。冰雪特长生升学,希望通过对冰雪运动的学习,进而达到对体育的认同,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要更加注重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招生部门也应考查学生的体育素养,而不只是简单的运动成绩。

3.3 “入乡随俗”与“落地生根”

奥林匹克教育本土化,如何“移风易俗”发展成中国特色奥林匹克价值观,就要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韩国为例,平昌冬奥会上,运用明星作为形象大使无疑能促进本国文化的传播。再以滑雪技术为例,欧洲的“暴力”滑行风格与日韩注重的小巧灵活完全不同。我国是否应该根据生理特点及文化氛围,建立自己的滑行体系呢?

3.4 网络与媒体齐头并进

平昌冬奥会面对大众开展了以网络资源为主的普及教育,内容包括21个介绍冬、残奥会项目历史、比赛场地及装备和规则的视频,6个介绍奥林匹克运动和残奥价值、奥林匹克休战、筹办、圣火接力的视频短片。中国也积极开展了冬季项目奥林匹克教育(见表3),课程描述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渊源,还让学习者感受到冬奥会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除此之外,一些火遍大众的娱乐APP也开发了冬奥账号,介绍冬奥会项目规则、历史及冬奥健儿故事,以更便捷休闲的方式进入了大众眼球。微信公众号在传播奥林匹克教育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媒体也要做好奥运人物榜样计划,奥运人物在竞技及生活习惯、言谈举止上更要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表1 走访信息表

表2 近四届冬季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统计表

表3 网络教学平台冬奥相关课程一览表

4 结语

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是服务国家战略、宣传冬奥文化的重要举措,符合全面健身的时代诉求。希望通过实践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让我国在北京冬奥会大放光彩的同时,也将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迈向高峰。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冬奥冰雪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