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智力障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

2020-12-18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特殊教育学校郑建凡

亚太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智力多媒体技术障碍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特殊教育学校 郑建凡

多媒体是一项集视频、图片、文字和音频等多种要素为一体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具有极强的综合表现力,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改变传统教学存在的形式死板、信息单一的问题。通过具体情境的构建,将抽象的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生兴趣,非常适合应用于针对智力障碍学生的教学活动中。

一、智力障碍儿童数学教学的目标分析

智力障碍儿童普遍具有迁移能力弱、逻辑思维能力差、理解能力弱等方面的特点,导致教学难度大幅度提升,尤其是数学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启智教育学校的教学难点。近些年来,我国关于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加,如何提高智力障碍生的数学教学效率是研究热点。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即智力障碍学生数学教学的目标,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其一,知识技能目标,即通过教学使智力障碍学生掌握1—100 之内的数字和简单的四则运算,认知几何图形、人民币等,并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二,缺陷矫治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补偿智力障碍学生在语言、思维、手脑协调等方面的缺陷。

其三,情感态度目标,对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情感;挖掘学生本身的优良品德,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其形成乐观自信、勤奋进取的精神;开发家庭教育资源,通过家长和学校的合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智力障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

(一)创设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智力障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积极配合教师实施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基于智力障碍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尽可能地构建具有视频、声音、图文等多种要素和多种颜色的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多重感官,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实现快乐学习。

例如,在学习“认识数字10”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基数和序数的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10 种形态各异的小动物,有小猫、小狗、小鸡、小兔子、小猪等,它们共同参加一场动物运动会。教师在给出图片之后,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数一数图片中共有多少种动物。学生会回答:10 种。教师再一次适时提问,如:小乌龟现在是第几名?学生们会回答:第10 名。前后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涉及了“10”这个数字,但所表达的意思却不同。这种多媒体呈现的方式比教师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解更容易让学生们理解,且新颖的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

(二)化抽象为具象,锻炼学生们的理解能力

数学学科中包含了大量的抽象知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智力障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偏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知识以更加直观和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否则学生们很难理解吸收。对此,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例如,在学习“时间”时,由于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难以直接感知到,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出一组相互对应的数字秒表和时钟。秒针每动一次的时间为一秒钟,数字秒表从0 变成1,秒针转动一圈,走动60 次的时间为1 分钟,数字秒表代表秒数的部分清零,代表分钟数的部分从0 变成1,这样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每一秒的时长以及秒、分、时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时间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

(三)充实内容,强化数学学习效果

针对智力障碍学生特点编制的培智教材中包含的教学素材较少,涉及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也稍显不足,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弥补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加减运算时,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在什么情况下选用加法或是减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场景,让学生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例如,一个商店中共陈列了5 只布娃娃,先后卖出去4 只,店主看到销量旺盛,于是又从厂家进了6 只,现在共有布娃娃7 只。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布娃娃卖出之后,数量变少了,就需要使用减法计算;而进货之后,数量变多了,就需要使用加法计算,调动学生思维全程运动,了解加减法适用的场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智力障碍学生的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化抽象为具象,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内涵,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实现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

猜你喜欢

智力多媒体技术障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跨越障碍
智力闯关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欢乐智力谷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