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心理干预,改善学生学业拖延问题

2020-12-18福建省漳浦县大南坂农场上埔小学张德琴

亚太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业法治道德

福建省漳浦县大南坂农场上埔小学 张德琴

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性格、品格的黄金时期,因为小阶段会让学生接受大量的新知识、新思想,使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道德与法治课程便是为了优化小学生的德育认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而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对小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小学生产生了学业拖延问题,难以深入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探究活动,也就无法形成规范、正确的德育认识。对此,低年级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积极优化心理干预,切实改善学生拖延学业、排斥学习等不良习惯。

一、追本溯源,分析学业拖延问题的成因

客观来讲,学业拖延问题虽然是小学生的行为表现,但却是由心理感受、学习态度等无形因素所造成的。因此,要想切实解决学生学业拖延这一不良习惯,就需要低年级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追本溯源,全面分析小学生产生学业拖延问题的根本原因,由此确定心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与策略,以便保证小学生可以切实转变自己的学习状态。

如,本班有几个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学业拖延问题,从来不会认真听讲,而且还会抄袭作业,或者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对此,笔者认真与学生沟通,询问了他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具体看法,由此全面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原来,这几个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重要,不知道学习这门科目的意义与价值。而且日常考试并不会考这门科目,所以还不如把时间放在其他学科之上,避免浪费自己的时间。笔者先是解释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必要性,根据本学科常用案例来引导学生反思了自己的日常行为,然后再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使其明确懂得本学科会对自身的行为、意识产生直接影响。由此,便可初步改善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自觉调整与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减少了学业拖延行为的发生频率。

二、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优化心理干预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呈现出了“大班额”教学特点。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学情资源,低年级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则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客观面对每一个存在学业拖延问题的学生,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思维意识等学习表现。由此制订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辅导计划,以便解决每一个小学生所存在的学业拖延问题,从整体上优化教学效率。

如本班有一个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经常走神,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且从来不会大声欢笑,总是显得十分孤独、孤僻。笔者及时观察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发现这个学生总是独来独往,很少与其他同学一起玩耍。于是,笔者猜测,这个学生是因为没有在学校内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而无法适应小学生活。于是,笔者便在“拉拉手,交朋友”一课教学中,鼓励小学生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朋友,表达自己的交友诉求,同时鼓励这个学生积极展现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帮助其融入了集体生活。笔者也会十分关心这个学生,认真聆听这个学生的心事,帮助他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小学生活,由此消除学生的陌生感、排斥感,切实解决学业拖延问题。

三、未雨绸缪,完善心理干预与防治活动

低年级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产生学业拖延问题的成因很多。比如,本学科枯燥、单一的教学活动会导致小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师的不良习性会导致小学生失去信任感;小学生本身活泼好动的成长特点使其无法适应课堂学习活动从而产生学业拖延问题等。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问题出现才去解决,而是要懂得未雨绸缪,及时优化心理干预与防治措施,避免这些因素对小学生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避免学业拖延问题的出现。

如低年级小学生并不喜欢高深、空洞的理论知识,所以,笔者会经常开发生活资源,积极组织生活实践,以便优化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潜移默化地渗透心理干预。比如,在“校园里的号令”一课教学中,笔者积极整理了本校的常用口号与命令,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生活与规章制度,使其更好地适应集体环境。另外,笔者也会实时观察小学生的言行举止,结合心理学、微表情等专业理论去判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态调整教学计划与指导策略,避免学生产生不良的学习心理,从而有效避免了学业拖延问题的发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低年级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完善心理干预是为了从根本上优化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促使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实现积极学习,形成进取、努力、天天向上的思维品质。因此,低年级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积极优化心理干预,为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准备。

猜你喜欢

学业法治道德
艰苦的学业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