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动型课堂的建构

2020-12-18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藏族小学虎银忠

亚太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汉字环节法治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藏族小学 虎银忠

自素质教育改革以来,本着体验、感知的原则,小学教材内容多以活动的形式出现,道德与法治课堂也不例外。这足以看出活动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然而,有关活动的开展,教师并不积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活动多出现于课外拓展环节,发挥着巩固、迁移知识的作用。实际上,活动的作用不止于此。活动还具有形象理解知识、激发学习热情、调节注意力的作用。教师可以将活动灵活应用于预习、教学、巩固等环节,让活动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活动贯穿预习环节

预习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深刻掌握知识的前提。由于缺乏预习或者预习效果不好,教师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帮助学生解读基础知识,导致知识重点和难点难以得到深刻剖析,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因此,在素质化课堂上,教师应该强调预习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实现有效的预习呢?教师可以设计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串联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时,教学内容包括“辽阔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和“一方水土、一方生活”三部分,根据这三部分内容,笔者设计了预习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信息,掌握基础知识。活动如下:

(1)绘制一张中国版图,体现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以及海陆疆域等信息;

(2)化身成一名导游,结合教材信息和已知经验,设计一份旅游路线;

(3)作为一名生活小记者,写一篇题为“我的家乡”的通稿,介绍家乡的水土和风俗习惯。

由于活动是动静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历三个活动,学生主动学习了书本知识,掌握了教学内容。因此,活动贯穿预习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活动支撑教学环节

小学生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群体,如果你让他们在45 分钟的课堂上不动只听,就违背了他们的天性。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解放天性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鉴于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不仅动手还要动脑。这有利于学生走进教学内容,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培养道德与法治学习热情,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用活动支撑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

例如,在教学“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汉字特点,弘扬历史和汉字书法艺术。根据这一内容,首先,笔者组织了讲故事的活动,引导学生说出与汉字有关的故事,促使学生掌握汉字发现历程,培养热爱汉字的情感。具体来说,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收集资料,学习与汉字有关的故事。一段时间之后,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讲述故事。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掌握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其次,组织游戏活动。比如猜字游戏,即通过古汉字、书法汉字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现代通用汉字。在游戏活动中,学生掌握了汉字演变规律,学习了汉字的特点,认识了书法艺术。因而,在教学环节活用活动可以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三、活动点缀巩固环节

巩固环节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环节。巩固环节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学生无法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不能明确知识盲点,从而降低了学习品质。因而,教师非常重视巩固环节。然而,教师经常采用变式练习的方式回顾、复习知识,让巩固落入了俗套,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巩固环节。鉴于此,教师要创新巩固形式,用活动点缀巩固环节,促使学生快乐复习,有效弥补知识漏洞,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讲了“明志”“气节”“诚信”“求新”“知行合一”以及“仁爱”等知识点,由于知识点较多,学生很容易产生知识漏洞,因此,在巩固环节,笔者设计了复述活动,让学生复述所学到的故事,以此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输出。具体来说,笔者组织了接龙复述活动,即从第一个同学开始复述典故,这名同学讲了“明志”的典故;第二名同学就要讲出“气节”的典故,如果讲不出来就换下一名同学讲,依次循环讲述,直至每名同学都会讲为止。在复述活动中,学生的大脑被充分调动,高密度的回忆、思考活动让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和输出。因此,活动点缀巩固环节,可以保障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总之,活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教学形式。教师要学会用活动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各环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猜你喜欢

汉字环节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