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视域下高职教育创新改革路径探究

2020-12-18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鲁淑华

亚太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新课改技能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鲁淑华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家、社会以及民众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对于人才素养的要求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育领域进行针对性的改革,这种改革涉及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大环境,培养出满足新时代要求及发展趋势的高素质人才,国家组织推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新课改。虽然新课改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领域,并未对高职教育这一高层次人才培养阶段作出明确的改革要求,但是作为向国家、社会输送高层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核心源泉,高职院校必须根据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以及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进行适应性的创新改革,以提高高职教育阶段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匹配程度。因此,高职教育在新课改下进行创新改革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本文针对新课改视域下的高职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对创新改革路径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希望对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高职教育进行创新改革的路径探究

(一)对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进行改革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从教学目标来看,在要求培养学生一定的知识素养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学生新课改学习技能、学习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也必须从教学目标这一环节进行创新改革。高职教育不能只注重培养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首先,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目标,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和技能应用能力协同比重发展。其次,高职院校必须更加重视引导和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精神等。由于高职院校生源具有复杂性,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最后,高职教育要根据教师需要更加注重人当前社会、行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相关的技能培养,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对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从课程体系及内容上来看,新课改对学生艺术人文素养、体育健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够有效衔接新课改后的基础教育,高职教育阶段必须对其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创新改革。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注重平衡学生的通识类素养和专业类素养,在注重学生专业应用型技能培养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其他通识类素养的培养,不能最终培养出来的是专业素养优异、其他方面较差的“高分低能”性偏才,要强调培养通才的重要性。例如,高职教育可以进一步加大体育、美术、音乐等综合素质类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比例,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和人文艺术素养的提升。再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加大就业指导以及创新创业等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提供基础。

(三)对高职教育的教学实施进行改革

根据新课改对教学实施方面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并通过科学的引导,充分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学习以及实践的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养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要积极学习和使用新时代的教学工具和设施。高职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人喜好、学习接受能力等各方面信息,然后根据新时代育人思想和技术,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教学工具和设施,辅助自己的教学,大幅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

二、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进行适应性的改革。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为了更好地发挥为社会输送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功能,高职院校必须根据新时代特点和新课改要求对高职教育进行创新改革。新课改视域下,高职教育的创新改革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施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方能进一步巩固和发挥高职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猜你喜欢

应用型新课改技能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画唇技能轻松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