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亲生朗读”教学实践探索

2020-12-18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华丰良村中心小学蒋巧真

亚太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亲生青蛙笔者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华丰良村中心小学 蒋巧真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开始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目的是保证小学生可以真正将语文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走向知行结合教学发展之路,为小学生的终身成长做准备。其中,“亲生朗读”便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所形成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是指教师与学生一同展开阅读活动,积极完善阅读交流与文本探讨,由此产生共识,从而构建共同的“言语密码”。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切实整合小学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双重作用,有效保证小学生的阅读能动性,且积极发挥教师的辅导与启发作用,是优化小学生阅读能力、促使小学语文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策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亲生朗读”教学活动。

一、突出小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常规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看重的是教师剖析文本内容、传递语文知识的讲解活动,忽视了小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能动探究。这一点,与“亲生朗读”看重师生平等沟通的基本教学原则相悖,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想真正落实“亲生朗读”教学改革,就需要有意识地突出小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鼓励小学生积极展开文本探究,切实优化小学生的自主阅读经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就如在《青蛙写诗》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有效突出小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为此,笔者将4 名异质学生分到一组,以便学生积极共享阅读成果。接下来,学生则可在小组内展开阅读探究。首先,学生需在组内分段朗读课文,检验本组成员的语音能力,初步熟悉课文内容。其次,小组需划分段落,总结《青蛙写诗》一文的线索与主要内容,概述课文内容。再次,小组要深入把握课文的主旨与内涵,思考这一文本的主要写作目的,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心理活动。最后,小组成员则可就自己喜欢的语言、段落进行个性化赏析,由此展示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便于学生真正实现阅读交流。

二、优化师生阅读交流

“亲生朗读”认为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小学生、教师都有权利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解读,积极分享阅读成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丰富阅读交流活动,鼓励小学生自主表达个人想法,同时要客观阐述教师观点,但是不可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想法,而是要尊重学生、认可学生。

就如在《乌鸦喝水》这一童话故事阅读教学中,笔者就与学生就“乌鸦喝水的方法”进行了平等交流。为了避免学生照着笔者的思路去分析童话内涵,笔者鼓励学生率先表达自己的阅读收获。比如,有的学生认为乌鸦十分聪明,因为乌鸦会想办法让自己喝到瓶子里的水,这说明乌鸦爱动脑筋。但是,也有的学生提出了令笔者十分惊讶的观点,这部分学生认为,往瓶子里放入石子会让水变得浑浊,受到污染,不应该这么喝水,应该寻找干净的小溪或者河流。面对学生的多元表达,笔者同时肯定了这两类观点,告诉学生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同时要寻找问题的多元解法。而且,笔者也告诉学生不仅要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阅读,本身是融合了读者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的个性化思维活动,所以有不少小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个人认知去进行阅读质疑,提出相关问题。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小学生的质疑意识,与学生进行动态的提问、追问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指导、启发作用,以便帮助小学生梳理阅读知识,进一步提高其阅读能力。

就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教学中,本班便有一些学生就青蛙的行为提出了质疑,这部分学生认为:“大家都在积极地展现自己,但是青蛙却在洞中睡着了,是不是青蛙不合群、很懒呢?”面对学生所产生的阅读质疑,笔者并未给出明确答案,而是引导小学生重新阅读了课文,还为学生普及了青蛙的生理活动,告诉学生课文的主旨是要教给学生辨别各类动物的不同习性,而我们要尊重、保护各种小动物,同时还要爱护自然,否则会让小动物失去在雪地里画画的机会。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亲生朗读”教学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整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重作用,促使小学生在能动的阅读探究与交流质疑活动中形成完善的阅读思维,稳步提升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亲生朗读”教学活动,与学生彼此尊重、相互帮助,为小学生取得阅读成功做准备。

猜你喜欢

亲生青蛙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瞧瞧,就是亲生的
亲生的就好
青蛙便签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