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可视化”的研究

2020-12-18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范云霞

亚太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导图课题

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范云霞

实施“思维可视化”的图画展示技术主要有思维导图、概念图、流程图、模型图、问题树、鱼骨图等。而“思维可视化”在教学中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核心(心智水平)的教育体系,是以思维导图为手段(方法与技术)来展示的。

一、应用可视化思维的背景

“思维可视化”是以多色彩网状形式分布中心主题相关的各因素,并通过分支呈现彼此间关系。现在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也有良好的记忆力以及行为习惯。但是,大多数学生往往不爱动脑思考问题,只学会了课堂上讲过的内容,稍有变化就无从下手,思维不活,也不愿变通。基于学生的现状,本课题研究与实践,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可视化”是对文本信息实行图式整体把握,利于开发左脑抽象思维和右脑形象思维潜能,有七大好处:(1)标题醒目,文脉清楚;(2)呈发散状,人脑同步;(3)紧扣主题,用词简短;(4)提高能力,缓冲压力;(5)图文并茂,形象逼真;(6)图文并茂,刺激思维;(7)激发兴趣和创作灵感,拓宽思路。由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可视化’的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二、“思维可视化”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年级的特点,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较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 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而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还远远不够。他们对每天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方法等重要的信息掌握得不够好,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当下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育中最关键的任务之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展示出来,使其知识发展的过程清晰可见。在具体的教学中,内容应按单元、按课题备课,分课时制图。

三、“思维可视化”课堂应用

本课题中的“思维可视化”,是以更好地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发展服务为内容的研究。例如笔者在教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一课时这样操作:首先是课前导入。师问:“如果说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像一颗颗闪耀的珍珠,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拥有和保存它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长度单位的知识。”(板书课题:长度单位的整理和复习)其次,让学生交流成长档案,课前学生已经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整理,请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课前复习任务一,并完善自己的整理,然后选出一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全班汇报交流,统一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米:1 厘米→食指的宽;1 米→米尺的长度。(2)测量:对准刻度0,看右端刻度。1米=100 厘米。(3)认识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的,可测量。(4)解决问题:1 厘米、1 米有多长?估计物体的长度。(5)选正确的长度单位,总结单元的重点,利用好的方法记住1厘米、1 米的长度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再利用练习巩固长度单位的应用。(6)寻找我们身边自己喜欢的三个物品,先估一估,再用尺子量一量,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测量完成并汇报。这里让学生结合梳理,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师出示思维导图:“是不是看起来就更明了、更清晰了?这样的整理可以帮助我们回顾知识,更好地理解掌握学过的旧知识。建议同学们在今后每个单元学习之后都能养成这样梳理的好习惯,把知识的珍珠穿成串,更好地保存它们。”所以,如果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可视化”,就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更好检测和掌握,因为“思维可视化”策略会把知识形成和探究问题的过程展现出来,而这正是学生知识积累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四、结语

让看不见的思维“可视化”,使教师科学、平等、及时地评价学生的思维成果,做到思维成果共享,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策略的研究目标。思维导图就是东尼·博赞发明的可视化思维工具,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利于教师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够让教师减少备课的时间,更促使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思考和联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可以帮助他们在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发展其认知水平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即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可视化导图课题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思维可视化”教学,引发“每一个”的“脑内革命
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多元智能教育改革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