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18江苏省徐州华顿国际学校陈珊珊

亚太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先学教学法课文

江苏省徐州华顿国际学校 陈珊珊

小学语文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所培养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乃至日后发展的基础。但是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低下,教师所耗精力下不来,学生学习效率上不去,双方都很疲惫。新课改一直倡导多种教学方法,这也是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一个有效手段。因此,本文针对此问题,对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故事教学法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一直都是教师言传身授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难免枯燥。而故事教学法的目的便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在达到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教学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这里所提到的讲故事,是要求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搭配与之相符的故事,并以故事作为切入点,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主动地接受知识。当然教师讲故事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要将教师讲逐渐变为学生讲。例如,在学习《孔融让梨》时,教师便可以在上课前先向学生说:“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好吗?这个故事就是《孔融让梨》。”当学生的注意力被教师吸引过来的时候,教师便可以继续往下说了:话说在中国的古代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孔融,而有一天孔融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他的面前有几个大小不一的梨子,他需要把这些梨子分给另外几位年龄比他大的哥哥,那么他该怎么分呢?同学们,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分呢?教师针对课程内容,讲出故事,又针对故事提出问题,学生必然会畅所欲言,有的说这么分,有的说那么分,而这个时候教师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带出本节课的内容了。“那么,同学们,我们就来看看孔融到底是怎么分的吧!”从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课程的进入非常自然,并且学生的兴趣也相继被调动起来了,教师再讲课时,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问题教学法

除了故事教学法外,教师也可以采用提出问题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讲述一篇课文前,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读课文,一来学生学习时会变得更有目的性,二来学生读课文时也会更加认真。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2)小蝌蚪的妈妈是谁?(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一共问了几个小动物?以此类推,每个文章都能找到很多类似的问题。而经过这些问题,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也会变得更加仔细,并且在找到答案后也会得到相应的成就感,当一节课除了知识外,还能让学生得到其他收获时,学生自然会对上课感兴趣。此外,在学生读完课文,也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阅读,一来是再次加深对答案的印象,二来也能更立体地理解课文的含义。

三、先学后教法

新课改一直都在提倡转变师生主体地位,即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先学后教法便是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一项具体措施。所谓先学后教法,指的是在学习一节课时,并非教师上来就教,而是要先让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时会遇到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可能因为有一定难度,他们解决不了,但有些难度不大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等方式来自行解决,这样既提高了之后教师讲课的效率,也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小虎还乡》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先自学课文,其中不认识的字,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解决,而一些不理解的话,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来解决。至于剩下的一些真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便可以先记下来,在之后教师讲课时来向教师反馈,这样也能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同时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以多种教学方法为出发点,提出了故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先学后教法,均达到预期效果,值得被推广。

猜你喜欢

先学教学法课文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背课文的小偷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