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2020-12-18甘肃省和政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李永鹏

亚太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生素质教育

甘肃省和政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李永鹏

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加强推进德育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发展的要求,是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健康人格的迫切需要。

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关于全面推进初中生教育的规定中明文指出: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初中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不能松懈。教师在传达德育要求和内容时,应当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年龄段确定总体目标,在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有效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目标递增的方式。初中生要有明确的世界观和有价值的人生观,这些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并且能够将我国的各种教育思想、优秀传统文化、伦理思想进行传述,使得学生能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并传承下去。

转变思想观念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步,但是要想转变思想观念,就要将德育渗透到素质教育当中,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及道德和法纪等教育。中学在为我国输出大量人才的同时,也要全面兼顾素质教育,在初中历史学科教育中加强德育渗透,这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

二、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发展的要求

如今,社会经济都在快速发展,改革产业结构的脚步从未停止,各行各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某项调查显示,目前的初中毕业生普遍存在缺乏自信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等不良问题。读史使人明志,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古人的良好作风和优良品格来提高自己的素质,通过历史故事分析来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来加强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是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通过了解初中学校德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发现,新型的德育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普及等,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抱怨德育课程枯燥无味,觉得上政治课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所以,初中学校的德育教育不应是单纯地教授学生条条框框,更应该融入其他各科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初中的历史课,历史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德育教学素材,可以在教授学生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将德育融入进去,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故事人物的优秀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将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相结合是可行且意义非凡的。

四、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众所周知,初中生年龄较小,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学教师需开拓有效的、更高的及多元化的德育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明了过去、驻足现实、展望未来,在此基础上,增长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并且对于形成初中生的性格、思想品德、气质方面都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如今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他们的模仿性和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所以他们不仅能接受好的教育,也能受不良思想的诱惑。历史课堂既是培养能力、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场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正循序渐进地进行,初中学校在历史学科教育中穿插德育,符合我国进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增添了更多的保障。

五、结语

在历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提高了初中学生的文化水平,还能提高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以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初中生素质教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