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化” 实训基地建设的双创人才培养路径实践

2020-12-18吴艳华王国东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项目化校企升级

吴艳华 王国东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营口 115009)

校企深度合作共育具有“双创”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具有生产经营性质的“项目化”实训基地则是产教协同培育创新创业型专业综合职业人才的重要平台。本文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类专业为例,依托“项目化”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将生产项目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探索实践了具备“技能+素养+双创意识”的综合性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1 实践内容

1.1 凝练创立“项目化”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树立了“专业建设随着产业水平升级而升级,教学内容随着岗位技术升级而升级,实训项目随着生产项目升级而升级,学习方式随着工作方式升级而升级”的理念。实训基地建设中,突出“项目化”,坚持以学做合一为目标,以理实一体为载体,以产教融合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为保障,把“项目”贯穿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使用、管理的始终。

1.2 构建“项目化”实训基地格局。通过校企联合共建方式,建成了以“产教园+工作室”为主体的“项目化”校内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文化、企业人员,按照企业标准进行实训项目开发,保证了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顺利实施,极大地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产教园由温室生产实训区和露地生产实训区构成。温室生产实训区主要包括播种育苗车间、现代化盆花生产温室、草本花卉生产温室等。露地生产实训区主要包括彩叶苗圃、宿根花圃、牡丹芍药园等。依托产教园,每年向社会提供年宵花卉20余万盆,优良苗木及花卉种苗100万株,承担校园绿化养护任务100余亩,对外承接绿化养护任务10余项,对外培训各类人员1000余人次。

工作室由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园林建筑设计工作室、计算机绘图工作室、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园林美术工作室等构成。依托园林工作室,每年对外承接若干园林景观设计项目、园林建筑设计项目,对外培训企业设计员工100余人次。

1.3 设计实施“项目化”实训基地运转模式。吸纳代表性企业参与“项目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了实践教学向生产性转化,选用先进的生产型设备,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设置必要的部门,教师和学生都以企业员工身份承揽实际生产任务,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生产性实训,实现工学交替,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如图1。

图1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群 “项目化” 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示意图

1.3.1 以产促学、以产养学模式。利用师资队伍技术优势,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将实训教学与经济产业相融合,承接生产业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生产和实训任务,通过实战训练,真正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

1.3.2 自主创新创业模式。依托“项目化”实训基地,开辟校内创业园,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鼓励教师指导学生或毕业生留校创业,创办公司,主动面向市场需求,寻求企业项目订单,开展校企合作生产,逐步为基地“造血”,反哺其他教学投入。

1.4 载入“四位一体”进阶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依托“项目化”校内实训基地,对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将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合理配置安排到具体的实践项目中,构建一套以项目为主体,融专业典型项目、专业技能项目、综合技能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四位一体”的进阶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整个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强调技能、素养、双创意识的培养,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项目掌握创新创业型专业综合职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系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如图2。

图2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群 “四位一体” 进阶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5 系统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学做合一”实践教学。根据专业特点,充分利用行业、企业有利资源引进生产项目,按照承接项目—分析项目—组建团队—组织实施—总结提炼—评价反馈流程开展“学做合一”实践教学。通过完成所承接的项目任务,完成课程体系中与该项目相关联的课程中所对应的部分内容。使学生在“边教边学、边学边做”中实现教学、实训、生产的互动,有效落实学生行业岗位技能的实验和实训。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轮岗制度”进行分班分组教学,做到一人一岗,并由行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训,实训时间可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分别安排。在教学内容上,以生产项目为载体,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学生学习与工作的一致性,既完成培养目标又生产出合格产品。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亲自完成一项任务,学会工作获得技能。

1.6 开发并应用虚拟园林工程实训软件平台。着眼高等职业教育园林专业教学实际和人才培养的岗位技能要求,对准教学活动特点,聚焦园林施工养护岗位标准,以虚拟园林景观游园为载体,突出游艺性设计,重点搭建了园林施工养护岗位关键技能训练交互平台,实现了场景三维展现,实施过程中,以游览路径为主线,以园林主要要素场景为节点,以关键技能训练交互平台为重点,以学生乐学、师生乐用为目标,通过专家引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有效实现了园林景观工程中地貌、植物、水景、建筑、铺装5大要素设计、建造等综合性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任务,拓展了现有的教学空间和时间,完全摆脱了时空条件制约,也极大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水平。

2 创新与特色

2.1 凝练创立了“专业建设随着产业水平升级而升级,教学内容随着岗位技术升级而升级,实训项目随着生产项目升级而升级,学习方式随着工作方式升级而升级”的建设理念。把“项目”贯穿于实训基地建设、使用、管理的始终。有效解决了基地建设管理和教学改革实践的思想理念不协调不匹配,统领作用不准不强的问题。

2.2 构建了以“产教园+工作室”为主体的“项目化”实训基地格局。有力保障了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有效实践,教学内容紧密对接生产项目,实现了课堂与项目牵手,课上与课下交替,有效解决了基于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的条件制约问题。

2.3 创新设计并实施了以“以产促学、以产养学”“自主创新创业”为主要形式的实训基地运转模式和“学做合一”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学习与生产衔接、实训与经营融合,教师与主管同身份,学生与员工共角色,有效解决了学习内容远离生产项目实际的问题,以及师生实践过程中定位不准、动力不足的问题。

2.4 开发并应用了虚拟实训场交互学习实训平台,突出平台游艺性、交互性,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线下与线上互补,虚拟与真实互助,解决了一些实训项目因天气、时间、空间、条件等限制而无法开展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3 改革成效

3.1 夯实了软硬结合的实践教学条件。建成的“项目化”校内实训基地,其功能更加清晰、完备,满足了园林专业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3.2 支撑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的以项目为主体,进阶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强调了技能、素质、双创意识的培养,学生能学以致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3.3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通过参与基地生产管理、自主经营创业项目等活动,双创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并获得广泛认可。

3.4 全面提升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素质。依托“项目化”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校企“两栖”途径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3.5 提升了校企合作的紧密度。引进企业项目、文化、人员以及组织管理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生产实训,接受训练,达到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从而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全面开展。

猜你喜欢

项目化校企升级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生产过程在电动汽车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