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浪县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2020-12-18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古浪县机井总量

王 晶

(甘肃省古浪县水务局,甘肃古浪733100)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是重要的供水水源和应急抗旱水源,也是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对保障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下水水量稳定,水质良好,是农业灌溉、工业、矿业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与地表水灌溉相比,地下水灌溉具有分布范围广,灌溉保证率高等优点。

1 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

古浪县水资源总量为27 398万m3,包括古浪县地表水资源10550万m3,调入水资源15520万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净量1 328万m3。

2019年古浪县配置地下水总量为5 600万m3,实际用水量5 218万m3,其中农业用水4 690万m3,生活用水297万m3,工业用水10万m3,生态用水221 万 m3。

2 地下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水权指标不足

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是古浪县的基本县情,一直以来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农田灌溉只能实行非充分灌溉,土地的种植收益不能充分发挥,大片的肥沃土地被撂荒。加之《石羊河流域治理规划》中确定古浪县的古浪河、古丰灌区地下水水权指标1 500万m3,未对古浪县的永黄井灌区和景电二期古浪灌区分配水权指标。给古浪县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古浪县地下水资源规范管理和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计量设施老化,监控体系不完善

2008年古浪县在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时,将全县1 328眼机井全部安装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经过多年运行,计量设施控制器内电气设备已严重老化,基本报废失效。近几年古浪县依托《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更换大部分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目前约有130眼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因无法更新未运行,严重影响用水户的正常灌溉,增加了管理难度。截至目前,除县、市、省级管理信息化平台在古浪河灌区设置的监测点以外,灌区还没有单独实施任何信息化建设,基础水利数据的获取仍然以人工观测为主,数据的时效性差,准确性低。大量现有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分散到各管理部门,多半以纸质文档或Word、Excel表的形式存在,而且基本都是最终数据,大量的中间原始数据已不存在。

2.3 群众节水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

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对群众的宣传引导不够,促进节水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充分。干部和群众对水权制度改革、地下水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精细化管理认识不到位,节水意识不强,老百姓“缴多少钱买多少水”的思想根深蒂固。

2.4 地下水资源管理粗放,精细化程度不高

各灌区管理单位、各乡(镇)、村组对地下水资源管理认识不足,对地下水资源配置、轮次控制、用水计划申请、水权审批管理流程等掌握和熟悉程度尚有差距,水权落实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轮次控制、打卡上水等工作不细致、资料不完整。

3 地下水资源配置

古浪县政府每年出台《古浪县水资源使用权配置方案》,严格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基本用水制度,坚决做到按灌季配水,按轮次控制。强化水资源管理调度,加大水资源使用量的审计与监督,确保不突破市上下达的水权控制指标。

3.1 总量控制

地下水水资源配置严格执行《武威市年度水资源配置及用水总量控制方案》,根据古浪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制订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的用水总量,逐级分配到各灌区、各乡(镇)、各村组,并层层实行总量控制。

3.2 定额管理

依据《武威市行业用水定额(2019)》(武政发〔2019〕29号)的定额标准,结合古浪县水资源实际状况确定各行业用水定额。生活用水:城镇90L/人·d,农村 60 L/人·d,大牲畜 60 L/头·d,奶牛 100 L/头·d,猪 35 L/头·d,羊 9 L/只·d,家禽 1 L/只·d;工业用水定额根据企业生产的产品,按相应规定标准确定;基本生态用水定额3 150 m3/hm2;农业灌溉用水综合定额4 200 m3/hm2,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5,滴灌工程为0.92,管灌工程为0.9。以定额核定用水总量,总量不足时通过调整结构确保总量控制指标。

3.3 以水定地

以井灌区内实际灌溉面积为原则,结合乡镇核实上报的年度作物种植面积,在确保生活用水、满足生态用水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用水总量指标、用水定额和渠系配套状况等因素,核定灌溉面积,进行水量分配。所确定的灌溉面积即为(配)水权面积。

3.4 配水到户

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下,乡(镇)根据确定的水权面积,将水权细化分配到各村组,村组结合实际情况将水权进一步分配给农户,落实到地块。在此基础上,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向用水户核发实名水权证,明确用水户的水量、面积。

4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

4.1 强化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

依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制度,严把取水许可审批条件,对新取水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申请新打机井须通过关闭现有机井取得取水权,严格控制新打机井。

4.2 健全完善地下水计量管理

全面维修安装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保证计量设施正常运行、精确计量。新建、改扩建工程同步配套取用水计量设施。加强地下水取用水计量设施巡查监管,做好地下水监测管理。严厉打击超定额用水和偷水、破坏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等违法行为。完善和配套管理制度,规范运行操作程序,加强收费管理。

4.3 严格规范地下水用水程序

严格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认真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强地下水用水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用水效益。地下水水权实行村组、乡(镇)、水管单位自下而上的三级审批制度,由用水小组依据水权配置方案和农业结构调整计划提出用水计划申请,经村组、乡(镇)政府审批后,到水管单位购买水量,水管单位审核后登记刷卡,用水户充值取水。各级管理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水权配置台账,确保配水工作有依据、有计划规范开展。

4.4 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

根据《甘肃省地下水超采区限采范围划分报告》(甘政发〔2016〕2号),划定古浪县中型一般超采区2个,分别是古浪县浅层中型一般超采区和古浪县大靖镇浅层中型一般超采区。古浪县浅层中型一般超采区超采面积408.4 km2,坐标范围东经102°53′04″~103°06′58″、北纬 37°44′08″~37°35′04″,超采区内机井304眼;古浪县大靖镇浅层中型一般超采区超采面积224.1 km2,坐标范围东经103°25′06″~103°38′10″、北纬 37°34′57″~37°28′57″,超采区内机井96眼。对超采区的400眼机井建立管理台账,年初严格核定农业灌溉面积、用水计划,严格逐井控制取用水量,加强巡查监督。在地下水一般超采区内,除应急供水和生活用水更新井外,严格控制旧井更新。确需新增取用地下水的新打机井,严格按相关规定,通过关闭现有机井置换水量(权)解决,按照用1减2的比例进行置换,逐步削减地下水开采量。

4.5 严格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严格执行水费、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加大地下水水费、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以价格杠杆引导用好地表水,少用地下水,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取水人应当依据批准的年度用水计划取用地下水,超过批准水量的,实行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累进额度和加价幅度为:超用水计划10%~30%的,超额部分加价1倍征收水资源费;超用水计划30%~50%的,超额部分加价2倍征收水资源费;超用水计划50%以上的,超额部分加价3倍征收水资源费。

4.6 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

根据古浪县环境保护局出具的水质监测资料,古浪县地下水水质类型为Ⅲ类水,水质符合人饮用水及农田灌溉用水要求。为保障地下水安全,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方式,有效控制治理排污口造成的点污染和线污染,灌区农药化肥造成的面污染。地下水埋藏于地层中,一旦污染,其治理难度要比地表水大的多,治理费用要高出地表水、治理时间需要百年。因此,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显得非常重要。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二要统筹规范,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三要建立水质监测站点,加强水质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要切断污染源,对面源污染应加强农业节水型灌溉技术推广,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对点线污染源应加强工业企业废污水排放的管理,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五要对报废、闲置或者未完工的取水井,机井管理单位及机井所有人应当采取封填等有效措施,防止地面污染物通过报废井进入含水层污染地下水,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禁止采用渗井(坑)以及无防漏设施的沟渠、坑塘排放污水或者有毒有害物。

5 保障措施

5.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

古浪县水务部门制定年度地下水水权总量控制、水量分配方案和开采计划,实施水量统一调度及其日常监督管理。各水管单位负责做好灌区内各乡(镇)、企业地下水水权总量和轮次水量的配置及落实工作,注重加强科学调度和有效控制。各乡(镇)负责辖区内地下水水权的落实,督促各村组落实节水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与地下水资源管理有关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古浪县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

5.2 完善取用水计量,健全监控体系

配套完善地下水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建立健全地下水动态监测网,逐步完善县内地下水监测技术、方法和监测站网的建设,掌握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动态变化趋势,加大地下水开采井计量设施安装。加快建设地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立起流域、市、县及灌区地下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及时统计、发布地下水资源信息。

5.3 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投入机制

拓宽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投资渠道,建立长效、稳定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投入机制。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地下水总量控制指标的落实和完成,对地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井灌区节水改造等给予重点支持。

5.4 严格巡查监督,强化地下水执法检查

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巡查台账,对地下水取水进行全面的督查,定期与不定期的开展巡查,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落实,确保地下水取水工作的规范运行。持续加强地下水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并查处非法凿井、无证取水、超配置水量取水、未安装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更新机井或新打置换机井旧井不回填、不缴纳水资源费等水事违法活动,使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5.5 加强宣传教育,科学引导取用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使用权配置与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优化用水结构,转变用水方式,通过发展高效节水技术,提升用水效益。各级部门要加强宣传,多方位开展地下水知识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对地下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意识,让群众树立水商品意识以及地下水超采造成不良生态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提高有偿用水和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猜你喜欢

古浪县机井总量
古浪县水果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古浪县祁连山北坡退耕还林现状生态效益探讨及可持续经营对策
甘肃古浪县黑果枸杞人工栽培与采收技术研究
基于RFID技术的农田机井灌溉管理系统设计
农用机井管理
对银行业支持贫困县生态移民情况的调查
ICP–OES测定饰品中砷、镉、汞、铅总量的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