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2020-12-18欧东洲

医药前沿 2020年8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医护人员居民

欧东洲

(河池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西河池 547000)

要想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就应该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其管理模式,可以从让群众也参与进来,建立相应的培训和学习,以及落实每个医护人员的责任并对其进行定期考核来实现。

1.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为了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序的开展和运行,也为了使能够长久的运行下去,设计者和决策者要保证制定出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我国已经存在很多年,通过对相应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使他们知道和明确相应的工作标准,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效果和质量却不是很明显[1]。因此,要构建一个持续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保证该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

2.现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的特点

2.1 优点

就目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是以团队的形式呈现,也就是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全科的医生再配有相应的公共卫生和护理人员。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出这样的团队相对来说比较有针对性,而且质量也过硬。这样团队成员在一起工作中能够弥补各自的优缺点,通过他们之间的协调和帮助以及合理的分工使得医生和居民之间保持比较好的医患关系。这样的团队存在也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群众之间起到良好的作用,使居民能够在他们的引导下能够合理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疾病。同时,随着医联体的不断发展,使得很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门之间很好的联合起来,诊疗机制也逐渐的分层次进行,促使居民越来越依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病的患者[2]。

2.2 缺点

对于现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首先存在着传统的思想,也就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门还是比较习惯传统的患者自己上门来才进行相应的服务工作,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使得在服务于居民的过程中没有主动性和连续性。其次是参与培训和学习的医护人员并不多,即使参加的成员也欠缺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是被强迫式的进行培训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转型。再次是基本公共卫生一般服务的范围较广,并且所需要服务的居民数量也比较多,所以就使得所配备的人员不是很充足,这就会造成现有的服务工作人员有较大的的工作压力。最后是缺少一定的激励机制,也就是除了对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人员给与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也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体制奖励,如工资、人事和保险方面的奖励[3]。除此之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传统的管理模式限制,传统的管理模式只是关注结果,而忽略了对环节和过程进行管理,所以要不断的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

3.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的策略

3.1 动员全民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为了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能够持续有效的进行下去,不但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同时还需要居民的参与。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可以定期的采用发放传单和宣传册,举办义诊和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通过向他们普及和推行相关的预防疾病知识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让居民积极的参与进来,变被动为主动,而且还提升了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支持和配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活动,如与一些单位和学校等部门进行合作,通过与他们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宣传,促使全社会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了解,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4]。

3.2 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

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学历、专业水平和技术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保证全员都参与组织的培训和学习中,各个科室的人员都要从基础知识开始学起,对于一些特殊科室可以进行重点的强化学习和培训,通过这种有层次的学习和培训,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在技术能力和素质方面不断的提升。也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业务交流讲座和比赛,通过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使全员加深知识和技术能力,这也为顺利的开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培训和学习,工作人员不但要掌握和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政策和要求,而且要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理念,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为民服务的理念,通过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使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这样居民才能够体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给带来的益处,才会积极主动的配合相应的工作。

3.3 落实工作人员的责任

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医生和护士的身上,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绩效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以此来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模式。将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工作量以及工作质量联系起来,这样能够积极有效的带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护人员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人员将每一个人的责任划分清楚,并让他们知晓自己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并进行督促和考核,严格按照奖惩制度来实行。同时,通过一些奖励机制来使医护人员不断的去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使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的提高。

3.4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为了有效的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模式,应建立比较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因为这样可以大大的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手册,每个季度或每个月进行工作考核,并且保证考核的过程中做到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考核结果做到公开透明[5]。只有这样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才能够真正反映出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并且考核的结果要和他们的薪资、荣誉奖励以及职位晋升相联系,可以采用团队和个人的薪酬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这样不但能够营造出一个比较和谐的工作氛围,而且还强化了员工之间的工作协调性,这也在一定程度地上提升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目前卫生机构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尤其是现在紧缺基层医护工作人员的情况下,更要使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和合理。同时在日常的实践工作中更要去不断完善管理模式,通过对医护人员热情的激发,使他们的工作更加规范和系统。对医护人员的监管措施和力度做到位,使医护人员在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和理念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程序来对居民进行服务。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医护人员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你睡得香吗?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