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2020-12-18江苏省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吴国明

亚太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开放性长方形

江苏省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吴国明

素质教育是整体的、系统的、开放的,是保证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开放性教育。数学是训练人思维的工具,人能否创造性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当今教育界愈来愈重视的问题。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无论是教师的教育手段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都要注重开放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开放性也成为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之一。现阶段,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开放性课堂教学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数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数学课作为传授数学知识的主渠道,实施开放性课堂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重视课堂组织形式的开放性

课堂教学向来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都是机械而被动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笔者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组成4 人学习小组,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机放手让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学习。如教学圆周率时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根据所准备的圆形物品及测量工具,自行想办法选择绕测或滚测等方式测出所准备圆形物体的周长,再用已掌握的方法测出直径,并求出它们的比值。通过观察、比较表中的数据,小组讨论研究得出圆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总是在3.14 左右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再导出圆周率的概念。采用学习小组这种开放性的组织形式来组织课堂讨论,能最大限度地给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重视课堂提问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提问是指思路较为广阔、深刻、答案不唯一的提问。课堂中提问的开放性,既可以拓宽学生对基础知识间的纵横理解,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又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数学第六册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教学例1“26×2”后的试一试“260×2”时,笔者是这样提问的:“260×2,你会口算吗?请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一“问”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先算200×2=400,再 算60×2=120,最 后 算400+120=520。”有 的 说:“先 算26×2=52,再在52 的末尾添一个0 得520。”有的说:“26 个十乘以2 得52 个十,也就是520。”还有的说:“直接在例1‘26×2’的积的末尾添一个0 就可以了。”开放性的提问没有将学生的思维囿于已有的模式中,而是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检验了教学效果,又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在另辟蹊径中得到培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重视课堂操作的开放性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操作和思维是一对链环,操作是前导,思维是关键。教学中开放性操作有利于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维的环境,使学生积极动脑,积极创新。如笔者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让学生用12 个面积是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看可以怎么摆,并将摆成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填入表中,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们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操作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与宽的积。实行开放性的操作既满足了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需要,又使学生在探究操作的不同方法、不同过程和不同结果中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重视课堂练习的开放性

开放性练习是指那些条件不充分、结论不确定、策略不唯一的富有挑战性、思考性的题型。课堂练习的开放性是实行开放性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练习常采用的如条件性开放题:( )+( )=;策略性开放题:要检查213×42=7246 对不对,你有哪些方法;结论性开放题:男生有30 人,女生有15 人, __________?(提出一个问题)等。这些灵活开放的练习,既扩大了学生思维空间,又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既满足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促进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学中重视开放性练习,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将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开放性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由于过分强调结构化、公式化、模式化所带来的被动、封闭、局限等弊端,更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在重视教学开放性的同时,应立足于教材,以学生的实际为依据,以学生可接受性为基础,把握好开放的“度”,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采用不同方式、不同途径、不同方法跳着摘“果子”吃,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开放性长方形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